对联 ·故事 ·史海钩沉 ·人物档案 ·地方风俗 ·谚语大全 ·讽刺与幽默 · 赚钱 · 法律 · 在线教研 · 会员中心 · 心理测试 · 魔鬼词典 · 顺口溜
 
主页特效 网页特效 百家姓
娱乐 歇后语 绕口令 脑筋急转弯
 
谚语 谜语 名言 邮政编码
便民 酒方 验方 偏方 站长工具  
 
算命 风俗 手相 爱情
女孩 音乐 面相 星座 血型
 
饮食 穴道 偏方 医药
生活 软件 硬件 解梦 高考



   JS特效



实用工具
便民服务 加密解密
 
魅力高密 民间故事 Flash教程 PS教程 最新国内新闻
新华字典 黄道吉日 英语园地  万年历 Html2anycode
  首页 | 美图 | 短信 | 安全 | 校园 | 网站 | 游戏 | UFO | 文秘 | 生活 | 信息技术 | 论文 | 人生 | 情感 | 日记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主页 > 地方风俗 >

谈谈元宵节的历代风俗

时间:2009-02-01 00:28来源: 作者:磁卡 点击:
元宵节就要到了,大家是不是也在憧憬着这个美好的节日呢? 本文将要谈到的是与元宵节有关的历代风俗:     有关元宵习俗的记载,大致起于魏晋南北朝时期。 其中较有系统的记载,首推宗懔(五○一~五六五)的《荆楚岁时记》宗懔在《荆楚岁时记》中记载当
  

元宵节就要到了,大家是不是也在憧憬着这个美好的节日呢?

本文将要谈到的是与元宵节有关的历代风俗:

    有关元宵习俗的记载,大致起于魏晋南北朝时期。
其中较有系统的记载,首推宗懔(五○一~五六五)的《荆楚岁时记》宗懔在《荆楚岁时记》中记载当时有在正月十五夜迎紫姑的习俗。他并在按语中引了刘敬叔(约三九○~四七○)的《异苑》来解释这项习俗:“姑本人家妾,为大妇所妒,正月十五日感激而死,故世人作其形迎之。咒云:“子胥(云是其婿)不在,曹夫人(云是其姑)已行,小姑可出。”于厕边或猪栏边迎之。
迎紫姑,是为了“以卜将来蚕桑、并占众事”。
紫姑为蚕神的典故大约来自吴均(四六九~五二○)的《续齐谐记》:吴县张成夜起,忽见一妇人立于宅东南角,谓成曰:此地是君家蚕室,我即此地之神。明年正月半,宜作白粥,泛膏于上以祭我,当令君蚕桑百倍。
言绝而失之。
成如言作膏粥。自此后大得蚕。
宗懔记载了当时人“正月十五日作豆糜,加油膏其上”的习俗。
但他们所祭祀的对象是门户而非紫姑。祭祀的方法是以杨柳枝插在门上,看杨柳枝指向何方,就以酒肉及豆粥插上筷子来祭祀。

除了《荆楚岁时记》的记载外,魏晋南北朝的元宵习俗还散见于下列各书。
较早的有杨泉(约三世纪中人)的《物理论》:“正月望夜占阴阳”。
(晋)陆翙《石虎邺中记》:“正月十五日,有登高之会”。
《魏书?东魏孝静帝纪》“(天平)”四年(五三七)春正月禁十五日相偷戏”。这条记载说明了南北朝时民间于元宵夜相偷戏的盛行。
《北齐书·尒朱文畅传》:“自魏氏旧俗,以正月十五日夜为打竹簇之戏。有能中者,即时赏帛”。

 

    隋文帝统一天下后,混乱的政局暂时得到安定,社会逐渐繁荣,元宵节也成了一年一度狂欢庆祝的日子。
《隋书·柳或传》记载了柳或所见的元宵庆典:窃见京邑,爰及外州,每以正月望日,充街塞陌,聚戏朋游,鸣鼓聒天,燎炬照地,人戴兽面,男为女服,倡优杂技,诡状异形。以秽嫚为欢娱,用鄙亵为笑乐,内外共观,曾不相避。高棚跨路,广幕陵云,袨服靓妆,车马填噎。肴醑肆陈,丝竹繁会,竭赀破产,竞此一时,尽室并孥,无问贵贱,男女混杂,缁素不分……
御史柳或对这样的豪奢,当然是抱持挞伐的态度。崇尚勤俭的隋文帝便下令禁止这些元宵娱乐活动。
但是,到了他的儿子隋炀帝,却一意追求浮华逸乐。大业六年(六一○)元宵,隋炀帝召集民间艺人至洛阳城外举行盛大的百戏,以招待来朝的各族首长。
据《隋书》“音乐志下”记载当时的场面:“于端门外建国门内,绵亘八里列为戏场,百官起棚夹路,从昏达旦,……大列炬火,光烛天地,百戏之胜,亘古无比,自是每年以为常焉”。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最新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赞助商位置
推荐内容
杂七杂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