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 ·故事 ·史海钩沉 ·人物档案 ·地方风俗 ·谚语大全 ·讽刺与幽默 · 赚钱 · 法律 · 在线教研 · 会员中心 · 心理测试 · 魔鬼词典 · 顺口溜
 
主页特效 网页特效 百家姓
娱乐 歇后语 绕口令 脑筋急转弯
 
谚语 谜语 名言 邮政编码
便民 酒方 验方 偏方 站长工具  
 
算命 风俗 手相 爱情
女孩 音乐 面相 星座 血型
 
饮食 穴道 偏方 医药
生活 软件 硬件 解梦 高考



   JS特效



实用工具
便民服务 加密解密
 
魅力高密 民间故事 Flash教程 PS教程 最新国内新闻
新华字典 黄道吉日 英语园地  万年历 Html2anycode
  首页 | 美图 | 短信 | 安全 | 校园 | 网站 | 游戏 | UFO | 文秘 | 生活 | 信息技术 | 论文 | 人生 | 情感 | 日记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主页 > 论文大全 > 管理学 >

创业板福祸难辨

时间:2010-07-29 21:57来源:盼盼的家园 作者:皮毛 点击:
很多关注创业板的人都是抱着对创业板的极大热情而期待着“创业板”上市,但是到目前为止中国创业板最后设立的时间表还没有排定。相对于其他国家类似的创业板来讲,我们面对的
  

很多关注创业板的人都是抱着对创业板的极大热情而期待着“创业板”上市,但是到目前为止中国创业板最后设立的时间表还没有排定。相对于其他国家类似的创业板来讲,我们面对的外部环境不太一样,当初设计的时候认为这是一蹴而就的事情,但是具体到实施过程中发现目前国内的一些法律、法规政策,对于创业板来讲都起了一定的束缚作用。因此我们可以看到中央政府包括国务院都没有正式表态关于创业板出台的时间问题。 
“年内运营”空欢喜 
另一方面,新闻媒体却对创业板“年内运营”寄予了极大的信心,但是比较乐观的估计创业板明年下半年运营的可能性较大一点。问题在于: 
1、创业板条例受到已有的公司法与证券法的限制。创业板条例鼓励企业管理层、技术骨干——自然人持股,而我们的《公司法》是在93年出台的,《公司法》对于有限责任公司要求股东人数不超过50人,股份有限公司则分别要求最高发起股东不少于5人,在实际注册中涉及到股东超过50人则不予注册。 
2、非国有企业新生代公司里面,有多少企业是非常优秀的企业。现在全国各地不完全统计计划在创业板上市的企业有4000家,这些企业里哪些是属于高成长性的企业?对于高成长性的企业要求是上市以后销售额每年增长200%到400%,而税后利润每年增长40%到60%,甚至更高。按这个指标来讲,我们的政府对于企业可以说是心里没底的。很多证券公司所接触的好企业是凤毛麟角的。所以如果在很短的时间内将创业板匆匆忙忙推出来,把过度包装的企业或者其他企业推到创业板上,无异于政府又制造了一个经济泡沫。英国在1980年建立了一个非上市股票交易市场,类似于美国的纳斯达克,也就是我们的创业板,这个市场到1990年上市公司已经超过448家,但是经过十年发展这些上市公司大都原地踏步,没有赢利,成交量极度萎缩,最后英国政府不得不在1992年下令关闭这个市场,然后又重新建立了一个替代型市场。这也是我国政府的顾虑之一。 
3、我们大多数即将上市的企业公司制度带有很强的中国特色。无论国有企业还是民营企业,2001年我们将加入WTO,我们面临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就是大多数中国企业的公司体制如何与国际接轨。参与国际竞争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你的公司制度和企业制度要与国际接轨,竞争的规则必然是一致的,而我们的企业制度、公司制度与国际接轨成为问题,我们过多强调中国特色。比如公司重组合并中第一大股东都要求绝对控股在60%以上。绝对控股第一解决不了内部人的控股问题,第二摆脱不了企业的家庭色彩。因此我们面临的严重问题是企业内部制度与国际接轨的问题。  
“上板企业,板打上身?” 
这种内部的改革包括公司产权制的改革,公司制结构、员工的培训。在目前世界9个创业板里面,中国企业上市第一目标选择是美国纳斯达克,第二目标选择在纳斯达克日本东京板,第三选择是新加坡自动报价系统,第四选择是香港创业板,最后才是中国的创业板。为什么?因为这些创业板都是比较成熟的市场,企业的风险较小,而国内如果在新闻媒体的误导、官员误导情况下,创业板很可能就是创建三五年,重头再来。这样对企业来讲,是祸不是福。在国外的案例中就有由于非官方交易市场的关闭、清算,企业跟着完蛋的。搞不好就成了“上板企业,板打上身”。 
企业的关键是你是不是一个高成长性的公司,不是,你就要被淘汰出局。纳斯达克可以容忍你两年不赢利,第三年就要淘汰出局。这一点在搜狐上市之前我和张朝阳谈过,第一,美国的投资者对中国缺乏了解。第二,中国现在处于经济低迷时期,在整个世界经济中不发挥作用,因此中国概念在纳斯达克是形不成板块的。第三,网络公司的赢利还不知在何时。而在纳市如果你的股票跌到了垃圾股状态,你就丧失了第二次第三次增发新股、配股融资的功能,拿不到第二笔资金。搜狐的管理结构、股权结构不符合美国人的投资习惯。美国人的投资习惯是一种分散的股权结构,是一种弹性化的组织结构,董事会的组成外部董事占了三分之二。因为公司的股权结构和组织结构在上市招股说明书里是要披露的。因此在这个市场要建立一个新兴企业是很难的。但是张朝阳当时的头脑太过于发热,上市之后就是亿万富翁,而实际上没有人买就可能一分钱也不能变现。 
可以说无论在国内创业板还是国际创业板上市,企业内部的管理都是非常重要的。创业板是非常透明的,如果外界知道你的企业管理层在抛售股票,股票下跌是非常厉害的。微软就存在这样的问题,比尔·盖茨曾经抛售股票时发现每抛出一个点,微软股票下跌7-9%。国内裕兴电脑也存在这种情况,在香港创业板上市之后,其高层管理者打算抛售一部分股票,结果发现每抛售一个点,股票下跌20%左右。这样一来,想通过抛售股票成为亿万富翁的梦想几乎是不可能实现的。如果公司存在,那么所有者还是一个纸上的亿万富翁。很多在创业板上市的企业都有这样的想法,上市之后把股票卖掉了几千万就金盆洗手,而实质上你根本就洗不掉。 
扩张的纳斯达克 
我们可以先来看看美国的纳斯达克市场,美国有九大证券交易所,而98年10月31号纳斯达克兼并了美国第三大证券交易市场,组建了一个新的证券交易市场,叫纳斯达克迈克斯系统。而且纳斯达克计划明年或后年在全球最大的三个证券交易所纽约证券交易所、伦敦证券交易所、日本东京证券交易所同时发行股票上市,通过兼并这些市场把在纳斯达克市场成长起来的大公司留下来,大公司是他的利润来源。在纳斯达克市场排在前50位的这些大公司占了全纳斯达克交易所成交总量的40%,而纳斯达克市场主要的利润来源就是成交量的来源,成交量越大赚的钱就越多。兼并后可利用美国其它证券交易所的网络来延伸纳斯达克本身的覆盖范围。第四个市场就是纳斯达克的海外市场。纳斯达克目前在日本设立了纳斯达克海外东京板,而且这个市场对亚洲所有的企业都是开放的,中国的企业也可以到日本的纳斯达克东京板上市。她今年又建立了纳斯达克欧洲板,然后在去年纳斯达克市场的10%的股票包括微软在内在香港联合证券交易所挂牌。因此我们看到纳斯达克不断的在海外扩张,要把她的覆盖范围延伸到世界的各个角落。 
纳斯达克的中国梦想 
纳斯达克在飞速扩张的过程中,并没有忘记来切分中国这个21世纪最大的市场。目前据说纳斯达克有三个梦想,第一,在2003年要在中国设立纳斯达克中国板,让中国的老百姓能够买卖美国公司的股票,变成美国上市公司的投资者。我们可以想像一旦纳斯达克的这一梦想实现,我们将会面临这样的两个问题: 
一、我们的A板市场目前上市的企业都是一些投机性比较强的企业,一大批的劣质公司没有赢利,市场风险十分巨大。一旦美国设立这个市场我想一大批企业都会转到纳斯达克市场去上市,因为她的市场成熟,风险小,回报高。而且每年上市公司都分红。如果我们的A股市场到那时还没有塑造出一大批绩优公司的话,那无疑她就是将要被淘汰的公司。买卖A股股票是上海、深圳证券交易所没办法的办法,因为我们只有这一个市场,没有选择。但是如果有了选择,会形成什么样的结局呢? 
二、一旦中国的投资者可以利用纳斯达克来买卖美国上市公司的股票,就意味着美国人可以利用中国人的钱来发展自己的企业。我们的资本将会外流。香港已经出现了这种现象,香港人通过纳斯达克市场来直接买卖美国企业的股票,香港的钱正通过证券交易市场这个闸口流向美国。因此纳斯达克的这一梦想实现,对于中国的证券市场和资金外流会形成很大的压力。 
美国纳斯达克的第二个梦想是把纳斯达克变成一个24小时可以买卖的市场,即任何时间可以买卖股票。我和香港、深圳、上海证券交易所的老总曾谈到这样一来对我们的压力是很大的,因为我们的交易时间从来都没有考虑投资者是否方便,早晨9:30到11:30,下午1:00到3:00,给投资者带来极大的不方便:国内现在投资证券交易的人无非有三种:一是有闲阶层,有钱又有闲,但是这类人的比例很少;二是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上班族等,全国各地都情同此状;第三类是合资企业的白领阶层;因此我们可以显而易见的看到这两个证券交易市场时间的设计是极不合理的。为什么这个时间不能改在下午6:00到晚上10:00?——可以看到从最简单的时间设置上都会对我们形成巨大的冲击。 
“板上板下”福祸怎辨 
纳斯达克最有发展前途的是他的海外市场。而且按照这样的发展规模到2005年纳斯达克的上市“家属”将超过13000家。海外市场潜力极大。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讲,中国目前尚未上市的、急于上市的、非常优秀的企业先不要急于上市,随着纳斯达克的海外的发展,纳斯达克中国创业板的建立,我们能够选择的资本市场将会越来越多。只要是好企业,就能够找到上市的好时机。何苦在这个风头去挤呢,挤进去如果创业板搞不好,那么企业就很可能随之而跨掉。 
很多媒体为了制造新闻,就大肆渲染地报道“创业板进入了倒计时”,而实质上这对企业形成了一种误导。很多企业都被一部分新闻媒体牵着鼻子走。而实质上没有一个国内的相关官员对创业板年内运营表过态,这只是部分媒体的片面炒作。因此一个清醒的企业家一定要在接受媒体信息时,参考一下,不要单纯的跟着媒体走。 
那么再回到我们的主题“创业板,是福是祸”这个讨论中,可以说企业在创业板上市的目的是为了融资。而在资本市场你的企业必须能够赚钱,投资者才会把钱掏给你,但是作为拿到钱的企业你必须给投资者回报,有一个好的资产负债表,好的损益表,好的现金流量表,而这三张表是无法编造的。季报、年审、负债表、损益表,包括现金流量表是不可能编出来的。因此在创业板上市机遇很大,为企业提供了一个融资的平台,但从另一方面来讲如果创业板搞不好,企业就可能随创业板被淘汰出局。对很多企业家朋友来讲,我都劝他们不要急急忙忙上市,先搞好企业的内部管理,让上市和融资成为企业真正发展后自然而然的过程。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最新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赞助商位置
推荐内容
杂七杂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