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对基于XML的三层C/S模型应用过程的分析:
2.1从数据层获取数据生成XML文档
由于XML能够使不同来源的结构化的数据很容易的结合在一起,所以通过XML,可以在中间层服务器上对从后端数据库和其它应用处来的数据进行集成。然后,数据就能被发送到客户或其他服务器做进一步的集合、处理和分发。
虽然每个数据库描述数据都是不同的,但XML可以自己定义文件标签,例如:通过XML,图书管理资料就可以很容易以标准的方式按照书名、作者、图书简介或其他的标准进行分类。
2.2 XML数据的发送与刷新
利用XML开放的、基于文本的格式,可以将它通过HTTP像HTML一样传送。同时,中间层应用服务器将支持XML更新功能,将数据服务器上数据的变化及时地传递给客户,反之亦然。因此,中间层能够从客户端得到更新的数据,并把数据传送到数据储存服务器上。
2.3 XML数据在表示层的显示
XML描述的数据发到表示层后,能够用多种方式显示。XML定义的数据,其显示与内容是分开的,因此允许对同一数据指定不同的显示方式,使数据更合理地表现出来。CSS和XSL为数据的显示提供了公布的机制,本地的数据能够以客户配置、使用者选择或其他标准决定的方式动态地表现出来。如图二所示:
HTML描述数据的外观,而XML描述数据本身。由于XML注重的是内容,其显示要通过XSL(eXtensible Stylesheet Language,可扩展样式语言)或CSS来实现。XSL是为XML文件定义的一种标识语言,它提供类似但却远远超过CSS的强大功能。
XSL以包含了一套元素集的XML语法规范而定义,该语法规范将被用来把XML文件转换成HTML文件或XML文档。一个XSL样式表集合了一系列设计规则以用于将信息从XML文件中汲取出,并将其转换成HTML等其它格式。XSL凭借其可扩展性能够控制无穷无尽的标签,而控制每个标签的方式也是无穷尽的。这就给Web提供了高级的布局特性。
2.4 处理和编辑XML数据
在基于XML的C/S模型中,不但能够通过XML集合多个数据源的数据,并把数据源数据及时传输给表示层,而且,只要能理解XML数据,就能从客户层处理和编辑中间层的数据,然后通过中间层与数据层之间的数据刷新机制,对数据层数据进行刷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