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 ·故事 ·史海钩沉 ·人物档案 ·地方风俗 ·谚语大全 ·讽刺与幽默 · 赚钱 · 法律 · 在线教研 · 会员中心 · 心理测试 · 魔鬼词典 · 顺口溜
 
主页特效 网页特效 百家姓
娱乐 歇后语 绕口令 脑筋急转弯
 
谚语 谜语 名言 邮政编码
便民 酒方 验方 偏方 站长工具  
 
算命 风俗 手相 爱情
女孩 音乐 面相 星座 血型
 
饮食 穴道 偏方 医药
生活 软件 硬件 解梦 高考



   JS特效



实用工具
便民服务 加密解密
 
魅力高密 民间故事 Flash教程 PS教程 最新国内新闻
新华字典 黄道吉日 英语园地  万年历 Html2anycode
  首页 | 美图 | 短信 | 安全 | 校园 | 网站 | 游戏 | UFO | 文秘 | 生活 | 信息技术 | 论文 | 人生 | 情感 | 日记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主页 > 论文大全 > 医学类 >

中西医结合诊治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130例

时间:2010-08-10 21:22来源:www.panpan.org 作者:饺子 点击:
论文摘要:本文应用西医辨病和中医辨证相结合的方法诊断,自拟功血一方(蒲黄、阿胶、田戟、仙鹤草、北芪、熟地、白求、煅牡蛎等)止血。功血二方(川断、桑寄生、菟丝子、白
  

论文摘要:本文应用西医辨病和中医辨证相结合的方法诊断,自拟功血一方(蒲黄、阿胶、田戟、仙鹤草、北芪、熟地、白求、煅牡蛎等)止血。功血二方(川断、桑寄生、菟丝子、白芍、白求、淮山、女贞子、山黄肉等)调整月经周期治疗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130例,其中单纯用中药治疗66例,配合西药治疗64例,疗程三个月。总结疗效取得了总治愈率68.46%;显效率88.46%,有效率95.39%的治疗效果。中药组和中西结合组疗效接近。

正文:肛周脓肿,祖国医学称之为“肛痈”,系肛管直肠周围软组织间隙性感染所形成的化脓性病变。现代医学根据肛门直肠解剖学肛腺导管入括约肌间隙特点,一般认为是原发感染灶破坏了肛腺及其导管所致,此病采用一般手术及抗感染治疗,脓肿单纯切开引流,原发内口不一次切开,效果欠佳,且易造成复发性肛缓。近年来,我院采用中西医结合,肛周脓肿I期治愈法治疗48例肛周脓肿,治愈46例,治愈率95.8%,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男42例,女6例,年龄17—56岁,平均年龄36岁,病程3cyo天。低位肌间脓肿38例,肛管后肌间脓肿6例,高位肌间脓肿3例,坐骨直肠间隙脓肿1例。

2手术方法

常规消毒,采用骶麻或腰俞,肛周局部麻醉,在脓腔内注入美兰,扩开肛门,在直视下寻找内口点。用内钩针探入内口,放射形切口切开脓肿与内口会师。彻底搔刮脓腔腐败坏死组织,创面明胶海绵压迫止血,脓腔内填塞引流纱条。高位肌间脓肿,以探针穿过肛提肌上方最薄处穿入直肠,引入橡皮筋,拉紧后在钳下丝线结扎固定。

3、术中注意事项

准确寻找内曰,是处理肛周脓肿1期治愈术成败关键,肛周脓肿内口多见位于隐窝处,均为一只内口,如美兰注射后见多个内口着色或内口超越肛管直肠环,对此类病人不宜采用一次切开引流术。内口位于隐窝处。伴有混合痔患者,切开时出血较多,应在切口两侧先结扎痔核,再在中问团开,以防术中术后出血。

脓腔腐败组织清除搔刮要彻底,有侧方间隙也应同时切开引流,在搔利时有明显渗血,可用明胶海绵压迫止血。脓腔创口换药时应保持创面由底部向上生长。防止皮肤粘合形成瘘管。要随时调整挂线松紧度。

4、中医治疗

肛周脓肿术后可分虚实辨证施治。以实为主者,术见排出脓液黄色稠厚而带有粪臭味,或伴有寒热,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舌苦黄腻,脉弦滑数、治疗宜清热解毒利湿,用黄连解毒汤合二妙丸加减,内服外洗,创面用九一丹纱条引流,脓尽后生肌散纱条引流。以虚为主者,术中排出脓液淡白稀薄,不臭,局部红肿热痛不明显,伴有身倦乏力,虚热,舌苔薄腻,脉细或儒缓,治疗宜养阴清热祛湿,蒿鳖甲汤合二妙丸加减内服外洗,脓净先用生肌散换药时合理抗菌治疗,及营养支持治疗。

5、治疗结果

48例肛周脓肿一次切开根治术46例痊愈,2例失败,成瘘管,1例坐骨直肠间隙脓肿(结核性),另1例高位肌间脓肿

6、讨论

肛周脓肿根据肛门直肠解剖学特点和肛腺导管入括约肌的间隙所致,一般认为原发感染病灶,破坏了肛腺及其导管。作者认为手术的原则,准确寻找内口,只要清除原发感染内口使创口敞开,引流通畅,一次切开根治即可获得成功。对高位脓肿的手术,一次根治有一定难度。脓腔高于肛管直肠环,可在切开脓腔排脓的同时,引胶线挂线术。前准确寻找到内口,术后应适当调整橡皮筋的松紧度,皮筋脱落与创口愈合同步进行,高位挂线14-20天脱线为好。本组术后复发二例,此2例病人,因找内口时,只发现肛隐窝处内日存在,而忽视了超越齿线上或直肠壁上内口,遗漏了其它内口的存在,造成手术失败,提示多发内口或发直肠周围高位脓肿时,应以先切开脓肿引流为宜。按治疗先切开引流,II期手术为宜。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以下简称功血)是指由卵巢功能失调而非生殖系统器质性病变所引起的不正常阴道出血。属中医崩漏范围。也是崩漏中最值得研究探讨的课题。近两年多来,本人对崩漏专科门诊病人采用妇科检查、B型超声波、血常规、诊刮送病理检查等西医辨病的方法确诊为功血的,给予中医辨证,在功血1方、功血2方基本方的基础上加减化栽,用中药止血和调整月经周期,同时与中西药合用的一组做对比,发现中药组与中西药结合组疗效接近。

1临床资料

1病例选择130例功血患者都是崩漏专科门诊病人,经检查排除器质性病变。中药组66例,年龄最小10岁,最大53岁,平均37岁。中西结合组64例,年龄最小12岁,最大50岁,平均335岁。12诊断标准(l)月经初潮以后的女性,阴道不规则出血,量过多或过少,持续时间或长或短。(2)连续3个月经期延长达8天以上。(3凋期少于23天伴经量增多。(4)月经颁发(周期少于20天)。排除器质性病变,具备以上1项者,即可诊断。13临床表现中药组66例中,不规则出血28例,占42.4%;经期延长对例,占31.8%;先期量多5例,占75%:月经频发11例,占167%。兼证:内膜增生过长9例,内膜异位症3例,子宫内膜炎3例,宫颈炎6例。中西结合组64例中,不规则出血30例,占468%:经期延长20例,占31.2%:先期量多11例,占17.2%:月经颁发2例,占31%。兼证内膜增生过长17例,内膜异位症8例,内膜炎1例,宫颈炎3例。

2治疗方法

2. 1中医辨证  肾虚为本,血热、血瘀、气血两虚为标。2.2治疗原则健脾益肾,活血化瘀,安冲调经。23基本方功血1方由炒蒲黄、阿胶、白术、黄芪、熟地、巴戟、仙鹤草、煅牡蛎等组成。功血2方由熟地、淮山药、白术、白芍、川断、菟丝子、桑寄生、生牡蛎等组成。24中药组治法初诊诉阴道不规则出血或月经淋漓不净,给子功血1方3剂至6剂,血止后改服功血2方7至14剂。第2、第3个月经周期则于月经干净后服功血2方10—14剂,以上都是每日1剂,煎服。遇有兼症随症加减。25中西结合组遇初诊时血崩如注,出血日久,元气大亏需获速效者,多采用中西结合治疗。在服中药同时,青春期功血用人工周期疗法。生育期已生育者和更年期功血用妇康片,连服22天。以上两组均连用3个月经周期为1个疗程。

3、疗效分析

3.1疗效评定痊愈:治疗后l—3天血止,1~3个月内周期正常,经量正常。显效:7天内血止,l—3个月内周期接近正常(23-40天),3个月内经量明显减少,经期7天以内。好转:血时间7天以上,3个月内周期基本规则,但不稳定,经期7天之间,经量有所减少,但仍偏多。无效:用中药9剂以上仍未止血,需改用诊刮止血或转住院治疗者。3.2治疗结果止血效果:中药组平均2.8天,中西药组平均2.5天。中药组66例,痊愈43例,显效13例,好转8例,无例,显效率848%。中西药组64例,痊愈46例,显效13例,转1例,无效4例,显效率92.2%。总显效率88.46%,总司率9538。中药组与中西药组显效率经统计学处理(卡方检X2=1.2,p>0.25)无显著性意义。说明中药功血1方和功血治疗功血是有较好的疗效。

4、体会

4.l辨病与辩证相结合,审因施治是治疗功血之首务功血属崩漏范围,中医传统认为几经、带、胎产、杂病所出现的“不规则阴道了血症”均属崩漏范围。因此崩漏专科门诊病人如不进行辨病,只按中医的辨证必有不少误诊漏诊,如宫外孕,宫颈息肉出血等。所以,初诊病人必须细询问病史,做妇科检查,B超等排除器质性病变,确诊为功血后列入治疗观察对象,以便总结疗效。4.2止血、调整月经周期是治疗功血的两个关键步骤功血所致之崩漏出血量多或日久不净易引起严重贫血甚心律失常属《伤寒论》“脉结代、心动悸”之范畴,故用益气补血,复脉的炙甘草汤加味治之,在辨证施治的基础上加用活血化瘀的药物,以扩张冠状动脉血流量,增加心脏收缩力,改善血液循环,缓解心绞痛,降低血液的粘稠度,祛瘀生新,均有良好的作用,且无付作用,对心律并有双相调节作用,从而使患者诸证缓解直至诸证自除。

赵某,男,50岁,于1996年10月10日就诊。患者心谎,气短乏力,胸闷时痛月余,触事易惊,心房纤颤,时自汗,活动时加重。情绪激动时心慌无力感剧增,小便调,大便干,舌质紫,苔薄白,舌边大小不等的瘀斑,时隐时现,触之疼痛,脉结代。心电图:窦性心律不齐,频发性室性早博。诊为心律失常,曾用心得安,异博停等药效果不显,求余诊治。初诊中医诊为“心悸”证属:心气不足,气血两虚,瘀血阻络。治以补气养血,温阳复脉,活血化瘀,理气通络,仿《伤寒论》炙甘草汤加味治之:炙甘草30g,人参10g,地黄15g,阿胶10g(烊化),桂枝6g,麦冬10g,麻仁10g,生姜10g,大枣10枚,川芎6g,檀香10g后下),生龙齿(先煎)15g,黄芪30g,五味子10g,桃仁10g,红花10g,丹参309,赤药15g,柏子仁10g,水煎温服,1日1剂,连服3剂。二诊:服药后心慌气短乏力感均减:仍胸闷不适,脉博间歇次数亦减。病有机转,效不更方,守原方黄芪剂量加至60克,继服5剂。三诊:服药5剂,身感有力,脉搏偶有间歇,瘀斑亦除,继用上方,桃仁、红花剂量各减半,水煎温服5剂。至危及生命,因此必须先止血后调月经周期。青春期及更年期之功血多属无排卵型功血,其子宫内膜多为增殖期变化或增生过长,与中医称血瘀相符。刮官可清除不正常子宫内膜,促使子宫收缩,切断子宫与卵巢间的病理恶性循环,达到止血目的,但多数病人不愿接受、中药活血化瘀药如蒲黄、三七、益母草等可以起药物性刮宫之效。因此功血1方在健脾补肾的熟地、巴戟、北芪、白术和养血止血的阿胶。仙鹤草等的基础上,加上祛瘀止血的蒲黄、三七,效果颇佳。此方是在上海来氏妇科将军斩关汤基础上化裁而成,集塞流、澄源、复旧三者之功效,药中病机,故对各期功血均有止血作用。四诊:诸证基本消失,脉象和缓,二便正常,改服归丸调理善后,巩固治疗。按:心律失常病机主要是阴阳失调,阴虚阳九,病位心,本虚标实,虚实夹杂。该病初期因情志不畅或不良的精神刺激所致。该证乃素体气阴不足,心阳虚衰,外受惊恐内有所虚,内外合邪,瘀血阻络,引发心悸。故用益气补血复脉的炙甘草汤加味治之,在辨证施治的基础上,加用活血化瘀的药物,重用炙甘草之甘温,益气补中以生血源为君,人参扶正健中而阴阳俱补,佐以地黄、阿胶、麦冬、麻仁阴补心血,而壮血源,生姜、红枣调和脾胃,以生气血,用桂枝温经通阳,温达四肢而入血分,桃仁、红花、丹参、川芎等用以扩张冠状动脉血流量,增加心脏收缩力,改善血液循环,缓解心绞痛,降低血液粘稠度,祛瘀生新,均有良好的作用,且无副作用。对心律并有双相调节作用,从而使患者诸证缓解,逐步纠正。据现代药理研究及临床证实:人参能改善心肌营养代谢,增强心功能及抗心律失常,室性早博,心动过速,房室传导阻滞均有效果。黄芪含多种酸碱及微量叶酸,能补气升阳、强心利尿、降压、止汗。丹参活血化瘀,加强心脏的侧枝循环,扩张冠状动脉,有利心功能的改善和房颤的转复,对局部缺氧所致的心律失常有一定的治疗作用。综观全方,诸药合用,药中病所,则心气复而心阳通,心血足而血脉充,气足血旺诸证自除。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最新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赞助商位置
推荐内容
杂七杂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