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 ·故事 ·史海钩沉 ·人物档案 ·地方风俗 ·谚语大全 ·讽刺与幽默 · 赚钱 · 法律 · 在线教研 · 会员中心 · 心理测试 · 魔鬼词典 · 顺口溜
 
主页特效 网页特效 百家姓
娱乐 歇后语 绕口令 脑筋急转弯
 
谚语 谜语 名言 邮政编码
便民 酒方 验方 偏方 站长工具  
 
算命 风俗 手相 爱情
女孩 音乐 面相 星座 血型
 
饮食 穴道 偏方 医药
生活 软件 硬件 解梦 高考



   JS特效



实用工具
便民服务 加密解密
 
魅力高密 民间故事 Flash教程 PS教程 最新国内新闻
新华字典 黄道吉日 英语园地  万年历 Html2anycode
  首页 | 美图 | 短信 | 安全 | 校园 | 网站 | 游戏 | UFO | 文秘 | 生活 | 信息技术 | 论文 | 人生 | 情感 | 日记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主页 > 论文大全 > 医学类 >

复方通灌汤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结肠炎25例体会

时间:2010-08-10 21:24来源:www.panpan.org 作者:江南 点击:
论文摘要:使用中药复方通汤加减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结肠炎,同时服用甲氰咪胍,654—2片,通过对25例慢性肠炎患者的临床观察和乙状结肠铳检查,效果满意。认为这种方法具有中药组
  

论文摘要:使用中药复方通汤加减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结肠炎,同时服用甲氰咪胍,654—2片,通过对25例慢性肠炎患者的临床观察和乙状结肠铳检查,效果满意。认为这种方法具有中药组成简单,药源充足,无付作用,疗效明显的特点。本文还就治疗方法和药物作用进行了讨论。

慢性结肠炎也称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以腹泻、腹痛、粘液便、脓血便和黑急污熏等为主症,似属祖国医学中的“肠风”、“久痢”范筹。由于病未明,目前尚无特效治疗方法,我们采用中药通灌汤保留灌肠,同时口服甲氰咪胍治疗25例,取得了较满意效果,现小结如下:

一、一般资料

本组25例,男17例,女8例。年龄为27-52岁,病程最短者3个月,最长者10年。根据乙状结肠镜所见,将局部病变间要分为三种类型:1、轻度病变,以粘膜充血水肿为主;2、中度病变,以粘膜糜料渗血为主;3、重度病变,粘膜面溃疡形成为特征。

二、诊断标准

1、  慢性反复发作的腹泻、腹痛、粘液血便史。

2、  粪检除外阿米巴、血吸虫,痢疾杆菌培养阴性。

3、  乙状结肠镜检有粘膜充血、水肿或有不同程度的糜料渗出及浅表性溃疡。

4、  25例中5例曾作钡灌肠检查,3例提示结肠炎,2例报告正常。

三、疗效分析

1、  痊愈:经治疗腹泻、腹痛、粘液血便等症状消失。乙状结肠镜检肠粘膜正常。

2、  好转:腹泻、粘液血便次数减少,腹痛减轻,乙状结肠镜检查,肠粘膜病变有明显改变。

3、  无效:症状及乙状结肠镜检查同治疗前无变化。本组轻度者11例,两个病程治愈者8例,另3例进行了第三个疗程;中度者6例,三个疗程治愈者4例,2例好转;重度者8例,三个疗程治愈3例,3例4个疗程治愈,1例好转,1例未坚持治疗。

四、方剂组成及治疗方法:

1、  处方:白芨30克、白头翁30克、黄柏30克、苦参20克、白矾20克、地榆20克加水煎至约200毫升备用。甲氰咪胍20毫克,220-654毫克。

2、  方法:根据病情,每次取上述灌肠液40-60毫升,于晚睡前保留灌肠,每日一次。甲氰咪胍20毫克,一日三次口服,如有腹痛不适者可短期加服654-2片20毫克,一日三次。每10为一疗程,根据病情轻重,可重复数个疗程。

五、典型病例

杨XX,男,49岁,干部。患者从1996年开始腹痛、腹泻,解粘液便每123-4次,每于食用生次饮食后诱发或加重。曾服用抗菌素和中药治疗后未见明显好转。于1999年4月来我院就诊。经乙状结肠镜检查,见肠粘膜文泛水肿、充血,直肠和乙状结肠交界处有散在性溃疡面。诊断为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用上述灌肠液60毫升,每日上午便后给以保留灌肠,口服甲氰咪胍20毫克,一日三交,654-2片20毫克,必要时口服。经治疗两个疗程,大使次数减少,腹痛症状减轻,停岌3天,再续两个疗程后,大便成形,腹痛消失。乙状结肠镜复查,肠粘膜正常。近访未见复发。

六、讨论

1、  慢性结肠炎,临床表现似属祖国医学的“肠风”、“脏毒”、“久痢”等范畴。病变部位多累及直肠和乙状结肠,采用中药保留灌肠法,可使药物直达病所,对促进消炎、消肿、溃疡面愈合及缩短疗程,提高疗效有较大帮助。

2、  甲氰咪胍是一种良好的组织胺H2受体阻滞剂,是近年治疗消化性溃疡较好的药物,也有报道用于慢性肠炎的治疗,取得较好效果。其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机理,可能因其作用于肠壁中释放组织胺的肥大细胞所致。我们采用中药保留灌肠的同时,配合口服甲氰咪胍和解痉剂654-2,认为疗效较好,也未出现副作用。

3、  复方通灌汤中的白芨,可入脾胃,因含胶质,善消肿、生肌,布于粘膜面,可保护粘膜,并促其粘膜再生,有止血止痛和促进溃疡愈合之功。白头翁可清血分之热,为热毒赤痢之要药,《本经》谓其“主逐血止痢”又《保命集》云:“行血则便自愈,调气则后重自除”。黄柏、苦参性味均苦寒,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之功,二药常合用。白矾性味涩寒,有收敛止血,涩肠止泻之功效,可疗久泻,便血。地榆归大肠经,凉血解毒,可止脓血,故适宜上述诸证。

4、本方组成药味简单,药源充足,疗效好,无副作用。灌肠时间以早晚为佳,药液温度以37-40摄氏度为宜。其药液在肠内保留时间长,效果较好。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最新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赞助商位置
推荐内容
杂七杂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