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郑起才知道,被困在釜谷里的是英军的王牌部队“莱福枪团”和一个重坦克营。该团团长奥斯特曾扬言,“莱福枪团”的战斗力可以顶得上中国的一个师或一个军!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就在当天,他们发动了6次规模很大的进攻,竟没有打下这个小高地。
中午时分,阵地上除四处弥漫着战斗硝烟外,显得格外寂静。在这短暂的寂静里,郑起组织战友抓紧加固工事和掩体,并将弹药集中到一起,做好迎击敌人再次进攻的准备。下午3时10分,最后的较量开始了。“莱福枪团”孤注一掷,在半小时内将5000发炮弹雨点般倾泻到了七连阵地上,整座小山仿佛被 “犁”了一遍。接着奥斯特命令,把发射完炮弹的大炮统统炸掉。然后组织8辆坦克和一个营的兵力,向七连阵地发起了最后的冲锋。英军心里清楚,只有强攻下这个高地,才能跳出志愿军的包围圈,逃回汉城。
郑起带领另外6名战士用机枪凶猛扫射着。而这次敌人也玩命了,常常是前面倒下黑压压一片后,后面又马上潮水般涌了过来。志愿军战士不停地射击,投手榴弹,阵地上一时尸横遍野。激战到下午5时30分,郑起发现,他们的弹药已所剩无几!这时,英军士兵已冲到距阵地不到20米的地方,手榴弹扔完了,最后一根爆破筒也扔进了敌群。他端起冲锋枪,几梭子弹一顿猛扫,虽然放倒不少英军,可子弹很快也打光了。敌人就要冲上来了,怎么办?
忽然,郑起想起了连长交给他的那只手枪。他从腰间拔出后,对着冲过来的敌军“啪啪啪”就是几个单发射击。眨眼间,手枪子弹也打光了。眼看敌人就要占领阵地了,情急之下,郑起想到身上的军号。他把军号从身上取出来,傲立山头奋力吹响了冲锋号!“嘀嘀哒-哒嘀”伴随着嘹亮的军号声,仿佛有千军万马汹涌冲杀而下。英军太了解这种“如魔鬼般狂啸”的军号声音了。此后,“联军”总司令李奇微,曾在《朝鲜战争回忆录》里这样描述志愿军的军号:“这是一种铜制的乐器,能发出一种特别刺耳的声音。在战场上,她仿佛是非洲的女巫,只要她一响起,共产党军队就如着了魔法一般,全部不要命地扑向联军,每当这时,联军总被打得如潮水般溃退。”
当然,这次也没有例外。当郑起一口气吹响两遍冲锋号后,对面的英军被吓得愣住了,虽然他们端着枪,距这位志愿军战士只有十几米,却没有向他开枪!后来,一位英军士兵在日记里这样写道:听到这号声,我感觉到这分明是中国式的葬礼!最初,英军迷惑、惊慌,接着转头便往山下逃。真是兵败如山倒,正如他们的总司令所说,“联军”再一次如潮水般溃退了。当然,这其中包括他们那几辆无坚不摧、火力强大的重型坦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