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惊人的消息:
“黑客帝国”产业链调查
2月3日,在一家大型门户网站工作的刘小姐,一回到家就习惯性地打开电脑,浏览网页。突然,word文档自动打开,上面自动在书写着:“我看了你的照片,你真的很漂亮!”
职业的敏感让刘小姐立即意识到电脑感染了木马程序,她立即关闭了电源。“没想到我自己的电脑也中了‘灰鸽子’,变成了‘肉鸡’。如果我不关闭电源,黑客还控制着我的电脑并可能发出大大小小的数据包,那样我的电脑就没有任何机密可言了。”
据介绍,灰鸽子是最近几年最为疯狂的病毒之一,《2007年中国电脑病毒疫情互联网安全报告》把它列为2007年第三大病毒,中毒后,电脑会被远程攻击者完全控制,黑客可轻易地复制、删除、下载电脑上的文件,还可以记录每个点击键盘的操作,用户的QQ号、网络游戏账号、网上银行账号,可被远程攻击者轻松获得。而中毒后任黑客宰割的电脑就叫“肉鸡”。
实际上,在中国,有几千万的网民如刘小姐一般,毫无察觉地为网络黑色产业链无偿地“贡献着力量”。据金山毒霸全球反病毒监测中心统计数据,2007年全国共有近5000万台计算机感染病毒,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了18.15%,互联网用户遭受过病毒攻击的比例占到90.56%。其中,仅仅广东就有500多万台电脑中了病毒!
“互联网没有任何秘密可言,没有不透风的墙,在黑客高手眼中,任何系统都有漏洞。可以说是‘越互联,越危险’。去年3月,互联网病毒业‘标志性建筑’的‘灰鸽子’工作室停止了病毒的研发。但是由于‘灰鸽子’源代码已经在网络上广为流传,‘灰鸽子’的余威依旧将在互联网上肆虐。黑客纵横互联网的状况并没有发生改变。”刘小姐介绍说。
黑客大多是80后
影响到数以千万计互联网用户的黑客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群体?他们窃取他人电脑资料仅仅是为了满足窥视欲?木马程序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经济利益?带着这些问题,本报记者进入国内一些黑客网站和论坛进行调查。
在一家专门出售游戏客户资料的“游戏信封网”,记者通过QQ认识了一名黑客——他只愿意透露姓胡,并默认记者称他为“黑客胡”。
据“黑客胡”介绍,他今年23岁,去年电脑职业专科刚毕业,现在深圳一家软件公司担任程序员。“黑客胡”的QQ名字就叫“出售一手信封”,个人简介里清楚地写着“(提供)各类黑客服务:出售各类程序,黑站挂马,黑站拿程序!入侵!”
据“黑客胡”介绍,目前中国的职业黑客,大部分都是像他那样的80后的年轻人,很多人没有正式的职业,专门依赖黑客生意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