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很早以前就看过这个故事了。
建国初期的北京,一封寄往日本的普通的信件引起了公安人员的高度警觉,经过紧张严密的布控,他们终于侦破此案:这是一项由美国间谍机关策划,企图在国庆节用迫击炮炮轰天安门城楼、谋杀新中国领导人的惊天大阴谋。于是,公安健儿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果断出击……
1、一个妖冶的外国女人进入视线
1950年9月27日,北京的东单大街一早就已车水马龙,热闹非常。上午9点左右,一个伊拉克女人肩披一条印花绸巾,风姿绰约地来到东单的北京国际电讯电报邮局。她飞快地办完邮寄手续就匆匆地走了。在马路对面的“北方皮货”商店里守候监视她的一个高大、肥胖的日本人,见女人从邮局出来,确信邮件已经发出,便跟随着女人向东四方向走去。
就在发信人自以为万无一失时,他们的这封信已被摆在了监视他们许久的北京市公安局侦查处狄飞处长面前。从字面上看此信似乎只是一封购销通知。信件的投送地址用毛笔写着:
日本国东京都涩谷区
神泉町20番地7号第一绿C管理室
经过秘密检查,信件的内容是:
CLC总部:所购灭火机定于10月1日发货。一切按既定的计划进行。致以热烈的问候!
山口隆一
一切并无异样之处,但狄飞处长一分析就感觉有蹊跷了。首先,CLC是一个间谍组织,并没有消防器材方面的业务,为何要购买消防器材,而且选在北京?再看信中,还附有一张用铅笔绘制的天安门地形草图,并画出了射击天安门检阅台的指示目标:从御河桥上放的灭火机上,一条又粗又黑的抛物线直指天安门城楼中央的毛主席画像。
狄飞大吃一惊,预感到问题严重。拍照后他立即向公安部侦查处处长李国祥作了汇报。李国祥马上召开了案情分析会。会上,大家都感到此信件中隐藏着一个大阴谋,今天是9月27日,再过四天,就是国庆一周年的日子,届时,党和国家领导人将登上天安门城楼,与民众共同欢庆这个盛大的节日……这个日子也正是信中的那个“发货”日。他们将“发”什么“货”?如果把“发”的“货”与草图上的抛物线联系起来……
“我这就去向中央请示!”问题太严重了。李国祥匆匆赶往中南海。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兼北京市市长彭真同志在西华厅听了汇报,并看了证据,也感到事关重大,他指示李国祥:“这很可能是炮轰天安门、杀害毛主席和中央领导同志、破坏我国庆的大案!事不宜迟,迅速破案!”
2、美国武官离华前布网
其实,早在1950年7月,随着朝鲜战争的爆发,中国公安部一局一处侦查科的曹纯之就已经开始有针对性地收集国际间谍的材料,目标很快锁定在北京东四三条一个美国人设立的机关——“美国新闻处”。
“美国新闻处”实际上是美国战略情报局驻华机关的分支机构,经常出入这里的,是长期居住在北平和天津的德国、意大利、日本等战败国的侨民。这些战败国侨民中的部分人以前的身份曾是间谍,二战结束后被美国收买,继续从事间谍活动。
-----------------------------------------
古城谍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