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说,终清一代,满汉畛域从未弭平,但满族人能以二十几万人口统治中国二百八十多年,在大政策上有很多是高过朱明王朝的。从清初撤辽饷、练饷、剿饷到康乾盛世的“滋生人丁永不加赋”,从不再修葺长城到平定准噶尔、收复台湾和中俄雅布萨之战,满族人都是站在大中华的立场上为君为国的,直至最后牺牲了本民族的语言、文字而融入了中华大家庭。偏偏在相对语言、文字而次要得多的剃发和衣冠上,满族人固执得非要为自己埋下灭亡的种子。
明代崇祯年间进士陈名夏,入翰林后官至明代都察院户、兵二科都给事中,李闯王入京他投降农民军,大清兵入关,他再拜在睿亲王多尔衮的帐下,被封为清朝的吏部尚书(部长),授弘文院大学士,进少保兼太子太保。这位朝三暮四的三朝叛臣,在人品上比孙之獬还要卑劣,但他偏偏看出了清代强行剃发和推行满洲服饰的可怕后果。顺治十一年,陈名夏被弹劾处死,其罪状数款均难查实,惟有一条“留发复衣冠,天下即太平”他自己供认不讳。陈名夏一生狡狯,惟此一句心里话,却断送了自己的身家性命。
清朝初建,撒王爷带队入川,为从精神上征服汉人,推行“剃发留辫”,小人物剃头匠被卷入改朝换代历史巨变的漩涡中心。本剧的成功之处正在于从历史的细节处进入,生动再现当时血雨腥风的场景以及各色人物令人啼笑皆非的离奇遭遇。卑微混世的李剃头不断被推入浪潮之巅,匪夷所思地周旋于王爷、土匪、官衙、邻里之间。对李剃头的情有独钟的泼辣美人赵飞蛾,救情人、救儿子,将普通百姓在历史巨变中疲于奔命、爱恨交集的人生境况表现得淋漓尽致。明时县令魏守诚,是尽忠前朝,还是尽忠于当下老百姓?他最终得出对当前当权者亦不乏警示的结论。而大奸似忠的肖师爷,却借乱世,尽其邪恶之能事,既勾结残暴的满清将军欺压百姓、谋求官位,也是用下迷魂药等下三流手段,欲夺美人赵飞蛾。所谓人间悲喜,戏里波澜,全剧起伏跌宕地演绎了一幕幕惊心动魄、妙趣横生的人间浮世绘。
台湾著名演员张世和王思懿通过该戏首次成为搭档,分别出演男一号和女一号,被众媒体称为出彩率百分之百的黄金搭档。著名喜剧导演艺术家张子恩拍完《京华烟云》之后,于众多题材中选取了《七品剃头匠》,有信心使该作品成为张氏系列继《宰相刘罗锅》,《康熙微服私访记》之后的古装轻喜剧力作。
========================================
一句俗语,揭开了一段难以忘怀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