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是举行仪式。由求子的妇女点燃九柱香,插在香炉上,与神妈子一起跪在供桌前,由神妈子祈祷泰山老奶奶送子,然后将红布条焚烧。然后神妈子续香,再由求子妇女诉说求子的心愿,然后进香。并各取一只枣和栗子吃下。与神妈子一起跪至香全部燃尽。
四是还愿。如果果真得子,要到附近的泰山老奶奶行宫最好是泰山碧霞祠还愿。
若求子未成,则再来一次,但“求子不过三”。
6、石敢当
在我国大部分地区甚至国外都有源于泰山的石敢当信仰。将写有“泰山石敢当”的石碑或石人,立于路、桥要冲或者砌于房屋墙壁内,起避妖邪、压灾殃的作用。据载,日本、新加坡等国家也有此风俗。
7、节令习俗
泰山脚下,除了我国传统的节日,如春节、元宵、端午、乞巧(七月初七)、中秋、重阳等节外,还有天贶节和浴佛节。
天贶节源于宋真宗封禅泰山。公元1008 年,旧历六月六日天降天书于泰山,于是宋真宗大举封禅,为感谢上天,不仅在岱庙修建天贶殿,而且定六月六日为天贶节。此节现已延习成嫁出去的闺女回娘家看望双亲的节日,或晒衣、晒书的日子。
浴佛节为四月八日,传说是佛祖释迦牟尼的诞辰。是日,用水灌浴佛像。泰山附近此节又增加了庆贺东岳大帝和碧霞元君诞辰内容,三位一体,古来十分隆重。
8、东岳大帝诞辰
东岳大帝的诞辰日为三月二十八日,自宋朝始,每年此时立泰山庙会,以祭东岳大帝。地点在东岳庙即岱庙。除祭祈活动外,增加了经济活动,服务于八方朝拜者。
9、泰山庙会
元君的生日为四月十八日,与东岳大帝生日较近。至晚清两代碧霞元君的信仰影响超过了东岳大帝。因此,庙会往往时间较长,加进了祭碧霞元君的内容。
“文革” 期间,泰山庙会一度取消。
现在的泰山庙会会期在5月6日至12日,庙会内容除正常的宗教活动外,主要是商贸活动、旅游观光、文化娱乐。
届时,八方人士纷至沓来。近来,国外客商和游客不断增加。
------------------
关于岱下的民俗就说这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