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知道,外国有个情人节。这些年中国很多人也热衷于过外国的那个情人节(2.14),倒是有些遗忘了中国自己的情人节了。
我感觉很痛心,我们有自己的节日-中国的情人节。中国人的情人节(农历七月初七)有必要从我们的手里发扬光大。
提到美丽的七夕,人们最熟悉的当数牛郎织女的传说和乞巧的习俗了。不过七夕节的历史已千年有余,风俗自然不止这些,有很多精致的节
俗虽然仅流传于某一较小的区域,没有如此这般的名气,却也生动可爱,于是索性将它们统称为七夕的“杂俗”。
风俗一、拉巧
旧时长岛七夕节的拉巧习俗就非常有名,所谓拉巧其实就是斗巧。七夕节前姑娘们就聚在一起,精心装饰自己的巧棚。巧棚中摆放的都是
姑娘们自己亲手制作的手工品,有狮子、斗鸡、凤凰,还有鲤鱼跳龙门、转灯、饽饽、金钟等。谁家的姑娘若是巧棚做得漂亮是件值得得意的
事情,如此手巧的姑娘自然能说个好婆家。到了七夕那天,各家的姑娘把漂亮的巧棚摆到自家院里,手艺好坏、上下高低,一看便知,更有甚
者干脆直接把巧棚炫耀地摆到了家门口。
七夕的晚上自然也有活动。白天展示完巧棚,晚饭后,姑娘们都聚在一起,明烛点灯,唱着喜歌拉巧。迢迢银汉下,年轻的姑娘载歌载舞
,观众络绎不绝,七夕节的庆祝活动进入高潮。拉巧不仅在本村进行,有时候姑娘们还要到外村去表演,这样的活动能延续四五天,简直就成
了女孩子们的狂欢节。
风俗二、贺牛生日
七夕节是不折不扣的“女儿节”,几乎各种节俗都以女性为中心展开,可是也有例外。有些地方的人认为七夕是牛郎的生日,无棣的放牛
娃在七夕这天就要采摘野花挂在牛角上,还要给牛喂上好料,叫做“贺牛生日”。
曲阜、宁阳等地习惯于七夕之日晒衣物,七夕也是拆洗棉衣棉被的最后期限。这样的风俗大约和时令有关,因为七夕在立秋以后,天气开
始转凉,这是提醒妇女们要开始为御寒做准备了。
日照妇女在节日这一天都要洗头,据说这天洗头后,头发明亮柔软、没有汗臭味,不知道这是否与传说中织女是在河边沐浴时与牛郎相识
的情节有关。还有的地方七夕这天要洗油罐子,传说这一天油罐子特别容易洗刷,用水轻轻一冲就洁净了。巧合的是,有这样风俗的地区,其
方言中“油”和“牛”的音常常不能区分,“油罐”与“牛倌”是谐音,而牛倌自然是指牛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