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人与二有不解之缘。
“二”在中国古代文化中,不是个堂堂的数字,以它为称谓,总含有蔑视、贬评的含义,如:
小二哥(酒店伙计)、
二大人(官者之弟)、
二大爷(横行乡里者)、
二流子(地痞)、
二小(奴仆)、
二本(汉奸)、
二水、
二手货、
二婚头(再婚妇女)、
二毛子(洋人)、
二奶、
二房(妾)、
二杆子(鲁莽之人)、
二混子、
二汉 (男佣人);
形容品质恶劣低下,则为
“二虎八蛋”、
“二性”、
“打二五眼”、
“二百五”、
“二不楞登”、
“二乎”、
“二流大挂”、
“二蛋”。
但与山东人打交道,则必需称其为“二哥”。称“大哥”反而不高兴。这是为什么呢?
一说老大为鳖。
民间对鳖奉若神灵,而内心则是厌恶的,以为其寿百千年,必有灵,故称百岁之人为属鳖的,平时也以鳖为詈语。
二说因为武大郎。
《水浒传》和《金瓶梅》故事的发生地,主要在山东,其中潘金莲、西门庆、武大郎、武松的故事更是广为流传,家喻户晓。
武大的猥琐,令人羞耻;武二的正气,刚烈,嫉恶如仇,令人称赞,堪为山东大汉的代表。
三说因为老大憨。
俗以为,弟兄同胞,一般是老大憨厚,老二精明,老三娇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