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大家牛年快乐
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农历年正月的习俗:
在我们这里,正月里有些当地传统习俗,我是受我的父母、爷爷,伯父伯母、外公、外婆的影响,也是出于对老一辈人的尊重,对一些习惯了的东西,也一直是循规蹈矩地遵守着。我觉得这就是传统文化,但我没有强迫我的孩子去认识、遵守这些老的习俗,毕竟社会发生了变化。但我还是记录了下来,以便自己记忆。
大年三十:守岁。为防怪兽“年”每三百六十五天的夜里出来吃人,要放鞭泡把它吓走。要留在家里吃“年夜饭”,守夜到凌晨。要把芝麻杆堆在门前,让饥饿的“年”吃了后,天亮前回到山林里去。
1、起五更。大年初一起五更,谁家起的早,谁家今后的日子就好过,所以我们这里有起五更的说法。起五更后在院子里笼火,就是把柴除夕就准备好了,堆的高高的,五更起来后,洗漱干净,穿上新衣服,到院子笼旺火,大人孩子都要在对着旺火堆磕头,祈求上天风调雨顺,有个丰收年,意思是日子就像着火焰一样红红火火,越着越旺。
2、五穷日。正月初五是五穷日,所以正月初五要打扫卫生,意思是把穷土都扫除去,本来年前就把屋子打扫的很干净了,正月初五的主要任务在农村就是把炉坑掏了,但现在住楼房的人就是清扫垃圾,还有就是把炕贴今天一定要摘下,这叫破五。
3、炕贴的习俗。除夕贴对联,但一定不要忘记贴炕贴,炕贴就是贴在炕上边墙壁上的竖写的条幅,一般是长30厘米上下,宽7、8的样子,竖着写4个字,内容大致是“人口平安”“身体健康”“抬头见喜”“春节快乐”等,据老年人说,家里有儿子的,一般摘炕贴的日子比较早,意思是娶媳妇早,所以有的人家在初二就摘炕贴了,但炕贴是不能过初五的。
正月里初一到十五的习俗:
正月初一拜年、占岁、聚财
正月初二祭财神
正月初三烧门神纸、谷子生日、小年朝
正月初五祭财神、送穷、开市
正月初八谷日、顺星
正月十五元宵节
春节习俗之祭灶、扫尘、吃灶糖
传统春节必备老三样:春联、窗花、门神
春节习俗之小除夕、过赶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