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里再给大家谈一个教育案例:
案例: 某幼儿,5岁,父母均为大学学历,父亲是某公司销售经理,母亲是某公司业务骨干,家庭结构是三代同堂,经济情况较好。该幼儿性格内向,不爱讲话,如果问他一些问题,要么点头,要么摇头,要么干脆一声不吭,不得已时偶尔蹦出一两个单词来。家长反映孩子在家也很少说话,碰到生人就更不用说了。
分析: 父母工作繁忙,孩子由祖辈抚养。
由于是隔代教育,老一辈过分宠爱,对孩子的要求不用开口就满足,使得该幼儿从小缺乏语言训练;同时,老人缺乏必要的教育幼儿的知识,仅限于孩子吃好、穿好,少了些互相交流;加上,幼儿性格又较为内向、敏感,自尊心比较强,怕自己讲错了被别人取笑,胆小、怕羞,最终就变得不爱讲话了。但是,孩子的语言器官本身并无损害,其症状是不能像正常幼儿那样用语言进行交流,语言发育迟滞。
对策: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曾经说过:“儿童掌握祖国语言时,不仅掌握词,它们的组合和变化,而且还掌握关于事物的无数概念和观点,掌握语言中的很多思想、情感、艺术形象、逻辑和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