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 ·故事 ·史海钩沉 ·人物档案 ·地方风俗 ·谚语大全 ·讽刺与幽默 · 赚钱 · 法律 · 在线教研 · 会员中心 · 心理测试 · 魔鬼词典 · 顺口溜
 
主页特效 网页特效 百家姓
娱乐 歇后语 绕口令 脑筋急转弯
 
谚语 谜语 名言 邮政编码
便民 酒方 验方 偏方 站长工具  
 
算命 风俗 手相 爱情
女孩 音乐 面相 星座 血型
 
饮食 穴道 偏方 医药
生活 软件 硬件 解梦 高考



   JS特效



实用工具
便民服务 加密解密
 
魅力高密 民间故事 Flash教程 PS教程 最新国内新闻
新华字典 黄道吉日 英语园地  万年历 Html2anycode
  首页 | 美图 | 短信 | 安全 | 校园 | 网站 | 游戏 | UFO | 文秘 | 生活 | 信息技术 | 论文 | 人生 | 情感 | 日记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主页 > 盼盼教育 > 教育信息 >

还有“四怨”也误人

时间:2010-01-29 17:20来源:未知 作者:张铁 点击:
还有四怨也误人 张 铁 发牢骚、讲怪话,推责任、少行动,这样的干部,现实中并不少见。2009年12月23日,人民论坛栏目刊发的《四怨干部要不得》,为四怨干部画像,并指出怨气太盛
  

还有“四怨”也误人
张  铁
发牢骚、讲怪话,推责任、少行动,这样的干部,现实中并不少见。2009年12月23日,“人民论坛”栏目刊发的《“四怨干部”要不得》,为“四怨干部”画像,并指出怨气太盛是“缺乏担当”、“缺少能力”,可谓切中要害。
“四怨干部”,怨上级、怨下属、怨同事、怨前任,是怨人。还有一些领导干部,对人不批评、不指责,可谓“老好人”。但一旦出现问题、面对矛盾,却仍然不从自己身上找原因,怨这怨那。他们的心态,也可总结为“四怨”。
一为怨条件。怨物质条件不好,永远缺乏资金、永远人手不足、永远资源有限。怨精神条件糟糕,没有待遇、不给提拔、缺少激励。对条件的要求可以无限上升,一旦有了失误,再好的条件,都说是条件还不够好。“条件” 是个筐,失误都往里装。
二为怨环境。你我都没问题,环境才是“不可抗力”。不发展是“环境缺乏”,发展慢是“环境恶劣”,发展由快转慢则是“环境变化”。环境造成决策错误,环境造成执行不力,甚至是环境造成贪污腐败,环境造成违法乱纪。
三为怨制度。一出问题,就往“制度”上推,动辄说“制度不科学”、“体制有缺陷”。有漏洞就说“机制不健全”,有失误就怨“体制有弊端”。失误的原因被扩大、扯远,貌似透彻、犀利,实则空洞、无效,“具体变一般,责任全无关”。
四为怨文化。一个单位、一段时间的工作出了问题,抱怨是几千年的“文化”拖了后腿。工作没开展,是因“地方文化”;政策没落实,是因“书斋文化”。远的怪“传统文化”,近的怪“官场文化”。文化“千变万化”,板子最好打。无关具体人、具体事,板子打文化,谁都不尴尬。
这“四怨”,发作起来,似乎都是高屋建瓴、头头是道,让人觉得“是那么回事”。实际上,与埋怨具体的人和事相比,症状不同,症结一样。同样是逃避责任,同样是缺少能力,同样会使得工作无法开展、问题无法解决。
怨这怨那,都是借口。总有制度规范,总有条件、环境甚至文化的束缚。而且,自己也是环境、文化的一部分,作茧自缚,当然放不开手、迈不开步,甚至会助长弊端,让环境更艰苦、“文化”更恶劣。“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铁人”王进喜的豪言,是对外在条件、环境的“蔑视”,当成为每个抱怨者的强心针。
怨这怨那,也该怨怨自己。抱怨者,归咎问题于外,忽视了自己的“能量”,看轻了自己的“价值”。自己的工作中,起决定作用的,还是自己。出了问题、有了困难,应该反躬自“怨”:为什么不能突破传统?为什么不能大胆创新?把埋怨“改造”成自我批评,或许能踏上进步的阶梯。
怨这怨那,是“失败者心态”。消极抱怨的想法让人无法直面困难、正视矛盾。实际上,抱怨者或多或少看到了一些问题、找到了部分矛盾,只是没能从内、从己的角度来认识。转变心态,认真应对抱怨中发现的矛盾和问题,找出更全面、更本质的因素,勇敢地负责,大胆地行动,才能化危为机,干好工作。
抱怨不可有,批评则不可无。有了失误,要厘清责任、积极应对,而不是怨天尤人、文过饰非。不讲怪话讲实话,不找借口找原因,告别牢骚,消弭怨气,才是领导干部应有的态度。
(此文发表于2009年12月24日《人民日报》)
 

顶一下
(1)
10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最新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赞助商位置
推荐内容
杂七杂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