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长征途中,毛泽东卓越的军事才能与战略眼光终于折服了不少中共高层,尤其获得周恩来的支持。自此,毛泽东始得政治崛起……
4. 毛岸英英勇牺牲,他,心如刀绞
1946年,毛泽东的长子回到中国,毛泽东断定自己的儿子虽然知识渊博,但缺乏劳动锻炼。于是安排儿子离开延安,让毛岸英在陕北一个村庄里学掏粪。朝鲜战争爆发后,毛泽东感觉到儿子不仅学会养猪,还要学会军事斗争,便嘱咐彭德怀带毛岸英到朝鲜参加军事活动。没想到不久传来噩耗,毛岸英在朝鲜英勇牺牲了……
闻说此讯,毛泽东整天不吃不睡,只是坐在沙发上拼命地抽烟!想起来,毛泽东悲不自胜:从妻子杨开慧到小弟毛泽覃,再从堂妹毛泽健到大弟毛泽民,他的亲属有多少人为革命英勇献身?
然而,毛泽东很快就恢复了镇静,动情地对周恩来说:“谁叫他是毛泽东的儿子呢?别人的子女能上战场流血牺牲,为什么我的儿子就不能上战场牺牲?”当刘思齐提出要把岸英的遗体运回国内安葬时,毛泽东摇了摇头:“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不是还有千千万万志愿军烈士安葬在朝鲜吗?”……
5.“高、饶”事发,他,忍无可忍
新中国成立初期,在东北有个“独立王国”。毛泽东等领导人虽然最终摧垮了这股势力,但这件事对毛泽东个人带来很大的伤害。
本来,高岗一直深得毛泽东器重,但“东北王”念念不忘的是,他为长征到达陕北的红军起过重大作用。因此他可以凌驾于中央高层之上频频与斯大林密切交往。而根据苏联提供的情报说,高岗曾于1949年谋划把东北变成苏联第17个加盟共和国。这时,饶涑石与高岗交好,对东北动向予以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