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高、饶事件”最终得以解决,但对毛泽东打击很大。在中央决定撤销他们职务时,毛泽东一度病倒,他希望以政局稳定搞经济建设,没料到官僚主义与宗派主义对新中国构成如此严峻挑战。
6.修补体制遭到挫折,他,目光迷茫
自与中国人民一起度过艰难的1957年后,毛泽东渴望国家经济形势有所好转。他渴望心中的理想世界能让数亿百姓脱贫致富,他渴望中国迅速消除贫富差距,积极寻求修补体制的信念十分强烈。
然而到了1959年,无情的事实挫伤了毛泽东的激情。尽管他刚刚写的《七律· 登庐山》墨迹尚未风干,在这首诗里,毛泽东仍在对美好的愿景寄托期待:
一山飞峙大江边, 跃上葱笼四百旋。冷眼向洋看世界 ,热风吹雨洒江天。
云横九派浮黄鹤,浪下三吴起白烟。 陶令不知何处去, 桃花源里可耕田。
是年7月,他在失意之中来到庐山,当他坐在柳条椅子上时,目光迷茫,神情不定……
一想起彭德怀过于用严厉的词语刺激了他,毛泽东痛苦万分。从来没有感受到这么大的压力,连续失眠多夜,甚至在他每天连续吃三片安眠药时仍无法入睡,他仍需要来回踱步到天明……
7.“林彪事件”,他,伤痕累累
林彪事件,直接加速了毛泽东衰老进程。毕竟毛泽东过去是十分欣赏林彪的军事才能,早年对林彪怀有特殊的情谊。
事发后,毛泽东卧倒在床,很少说话。从这以后到一他去世的五年中,他再也没有精力或激情亲身出现在公众面前,甚至在国庆节……
8.周恩来逝世,他,心力交瘁
在中国,有一位伟人,他是毛泽东的忠诚的战友,他为了这个国家,日理万机,呕心沥血。他为了维护毛泽东的个人权威,任劳任怨。他,一直到逝世时,胸前仍佩戴着毛泽东头像和“为人民服务”五个字的像章。即使在弥留之际,还惦念着毛泽东的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