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八荣八耻”落实在精神文明建设中。树立正确的荣辱观是社会文明程度重要的标志,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要把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思想道德建设的核心内容,贯穿于精神文明建设的全过程,体现在经济、法治、文化和社会建设的各个方面,使之成为引领社会风尚的一面旗帜,成为形成良好社会风气的一个重要基础。当前,将“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落实到精神文明建设中,一是要广泛宣传、深入普及。通过收集“八荣八耻”的典型人物和典型事例,广泛开展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宣传普及“八荣八耻”的重要意义、精神实质、丰富内涵和基本要求,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二是要营造好舆论氛围。通过报刊、广播、电视、政府网站等媒体宣传“八荣八耻”的基本要求和重要意义,宣传贯彻“八荣八耻”过程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通过街道社区、商店、广场、车站、码头等公共场所设立标语牌、设置公益广告广泛宣传,使之家喻户晓、深入人心。三是开展各种道德实践活动和群众性创造活动。把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活动结合起来,多反映创建活动中涌现的新人新事新风貌,提倡真善美,抨击假丑恶,凝聚人心、提升境界、激发活力。四是在精神文化产品创作中坚持以“八荣八耻”为导向,将社会主义基本道德内容纳入文化作品创作中,创作排演一批反映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文艺作品,大力宣传普及社会主义荣辱观。
- 上一篇:党员干部要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荣辱观
- 下一篇:“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主题活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