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开始接触互联网的时候都听说过一句谚语,“在互联网上没有人知道你是一条狗”。互联网的匿名性保护了用户的信息和网络使用安全,然而我们也常常能在各种媒体里面了解到发生在互联网上的侵犯隐私的恶性事件。当前对用户的隐私威胁最大的不是用于跟踪用户的Cookie、间谍软件和用户浏览行为分析网站,而是我们日常使用的搜索引擎。大部分搜索引擎在用户使用其服务时,都会记录用户的IP地址、搜索的关键词、从搜索结果中跳转到哪个网站等信息,通过数据挖掘等技术,搜索服务商可以从这些信息中获得用户的身份、用户的爱好以及在网上的行为等隐私信息,并可能使用这些隐私信息进行商业活动。
因为存在隐私威胁而放弃搜索引擎既不现实也不明智,搜索引擎在我们的网络活动中正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那如何保护用户在使用搜索引擎服务时的隐私?笔者整理了一些经过实践的经验,用户在使用搜索引擎时可以根据情况选用:
一、不要登陆到搜索引擎或者搜索引擎提供的工具
现在许多搜索引擎提供了个性化的搜索服务,这在很大程度上方便了用户,但同时也留下了侵犯用户隐私的隐患。用户登入在搜索引擎上注册的账户后,搜索引擎可以更容易的根据用户的注册信息对用户的搜索记录和搜索行为进行跟踪,并按照这些收集到的用户资料形成用户的网络活动档案。建议用户在单纯使用搜索引擎时,不要登陆到搜索引擎的账户服务中,如果要使用搜索服务商提供的其他服务时,比如在使用Google提供的Gmail服务,不要同时使用 Google进行搜索。
如果是使用同时使用多浏览器的用户,还可以使用稍微麻烦一点的方法:一个浏览器用来登陆搜索引擎账户来使用搜索服务商的其他服务,另外一个浏览器只用来使用搜索引擎的搜索服务。如果是Firefox的用户,还可以使用Firefox的个人档案(Profile)功能来达到分离使用搜索服务商的服务的目的,具体方法是使用Firefox.exe –ProfileManager 来启动Firefox的档案管理器,然后创建和使用多个Profile来保证可以分离使用搜索服务商提供的服务
二、阻止Google对隐私信息的收集
Google是用户使用范围最广的搜索引擎,换句话说,我们需要对使用Google进行搜索时的隐私保护进行更多关注。一个简单的办法是在使用 Google前先清空机器上保存的Cookie文件,但由于Cookie还保存了用户在其他网站的有用信息,这个方法的可行性并不太强。更简单的方法是通过设置浏览器来阻止Google对Cookie的访问。
使用IE浏览器的用户可以在工具菜单 -> Internet选项 ->隐私标签页里面找到一个叫做“站点”的按钮,选中后把www.google.com 添加到Cookie的拒绝列表中,确定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