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Firefox浏览器的用户可以在工具菜单 -> 选项 ->隐私 的“接受站点的Cookie”选项旁边的“例外”中,将www.google.com加入到阻止列表。
用户这样设置浏览器后,在使用Google的搜索服务时,Google站点就不能在用户的机器上保存Cookie,也就不能通过Cookie跟踪用户的搜索记录。不过要注意一点,因为这样阻止了Google站点的Cookie,因此Google提供的Gmail等其他服务同样也无法使用。
用户在使用Google提供的RSS阅读器Google Reader、或者Google讨论组时,用户也需要登入自己的Google账户,因此,Google也会通过这些途径收集用户对新闻、讨论话题的爱好等信息,用户使用这些服务时应留意。
三、定期更换IP地址
搜索服务商还会根据用户搜索时的连接IP,结合用户的搜索内容来组织收集到的用户信息,通过定期更换IP地址的方法即可解决这个问题。使用 xDSL拨号接入的用户,只需要定期断开并重新拨号,就可以更换连接的IP地址。对于使用静态IP的个人或组织用户,可以考虑使用Tor、VPN等加密连接工具,或者选择互联网上的公开代理服务器。
四、使用不保存用户信息的搜索引擎
用户在进行一般信息的搜索时,还可以使用不保存用户搜索相关信息的搜索引擎,Ixquick 搜索引擎(www.ixquick.com)是个不错的选择,它有中文版本,对中文网站支持还不错。它承诺在48小时内删除用户搜索的所有痕迹,因此用户不用担心自己的搜索信息被用于其他用途。
五、 不要在搜索关键词中包含自己的个人信息
绝大部分用户都搜索过自己的名字、个人信息等,想看看在互联网上能找到什么有关自己的信息——但是从保护隐私信息的角度来说,这是很有害的:首先,搜索引擎可以很容易的通过用户所包含在搜索关键字里面的姓名等个人信息来组织成用户的网络活动档案,如果是用户在搜索引擎搜索自己的电话号码、身份证号码等敏感信息时,还会给不法分子使用社会工程学进行欺诈提供了可乘之机。
因此,用户请勿在使用搜索引擎时,在搜索关键词中包括自己的个人信息。
六、搜索敏感信息时使用公共无线接入服务或代理服务器
如果用户需要使用搜索引擎进行敏感信息的搜索,建议用户通过公共场所的无线接入服务(Hot spot)或者使用公开的代理服务器进行,而不应该在家里或工作的地方。这样可以防止搜索引擎保存并利用用户所搜索的敏感信息和用户的接入地址等应该保密的信息。要注意的是,使用公共无线接入服务或代理服务器时,要确定不需要进行涉及用户个人信息的登陆操作。
七、不要使用你的ISP提供的搜索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