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越来越多的人相信“地外文明”是存在的,他们很可能比我们的进化早几十倍,甚至上百倍。今天,我们不但能够登上月球,而且还能探测整个太阳系,那么,一个比我们发达不知多少倍的文明,他们也完全有可能跨越星系来考察,在与我们的先民接触当中,留下一些遗迹,传授一些知识,是完全有可能的。在这一思想下,产生了“远古接触论”。
远古接触论的创始人是美国的福特•恰尔兹•侯,他一生孜孜不倦地搜集能够推翻流行理论的资料和信息,提出“让科学从科学家的垄断下解放出来”的口号。他的基本思想是:宇宙间存在巨大的生物,对于这些生物来说,我们世界的大小只介于饲养箱与实验室之间。他甚至说:“我推测,我们是某些生物的私有财产。我觉得地球本来不属于任何人,但后来它被勘察,沦为了殖民地。”
《外星人就在月球背面》61
第二节 茫茫宇宙觅知音
某一天,一批来自太空以外的生物,突然驾驶着奇形怪状的宇宙飞船,出现在地球大气层之内。惊惶失措的地球人用所谓先进的武器向来犯者进攻,为保卫自己的家园而战。只见一颗颗导弹拖着长长的浓烟,像一把把利剑剌向来犯者;一架架战机义无返顾地冲向侵略者。然而,这一切都是徒劳的,由于科学技术的悬殊,使地球人的反抗终究化为泡影。高贵的地球人,不得不向长着无数根触角、像章鱼一样的宇宙生物,低下那高贵的头颅。地球被奴役了,地球人一律变成了奴隶,在章鱼般生物的统治下,一批批悲惨地死去。
这是经常出现在科幻小说中的情景。奇怪的是,这种情绪几乎统治了人们的思想,好像宇宙以外的生物,不论他们的文明程度如何,都像地球人一样贪婪、残暴;好像宇宙间根本不可能出现平等的交往。实际上,科幻小说反映的只是一种情绪,是地球人对自己认识的一种情绪。我们对宇宙生物的一切推测,都是从自我认识开始的,因为我们人类正像小说中的地外生物一样,贪婪、残暴、自私,因此我们才把这种认识强加给幻想中的地外生物。说穿了,这正是我们对自己本身失去信心的表现,也是对人类文明所走过历程的反思。
@奇@不知道大家注意到没有,世界科幻的发展正在向我们昭示一个真理,那就是,人类对自己越来越怀疑,越来越恐惧,我们正在担心有一天,人类会被科学的发展引向死亡地带。这绝不是恶意中伤科学,也绝不是笑谈。
@书@如果不信,我们来回忆一下。幻想是人类愿望的表现,也是对生活前途的展望。在古代时期,人类的幻想都是美好的,充满了浪漫,表现了人类对未来的信心,它们的格调基本上是明快的。想一想嫦娥奔月的神话,想一想精卫填海的传说,再想一想盘古开天的壮举,多么浪漫,多么雄壮,根本没有一点点灰暗的色彩,读了使人振奋。再读一读凡尔纳的作品吧!它向我们揭示了怎样一个奇妙的科学世界,人类真是含着笑容在展望自己的未来。
@网@然而,从上个世纪以来,科幻的格调变了,它变得那么灰暗、那么沉重、那么可怕。读科幻作品,不再是一种享受,简直就是心灵的考验,你必须有钢丝一样的神经系统,必须有久经沙场般的意志,还要有一次能吃下七只苍蝇的本事。《星球大战》让你心跳加速到每分钟120次;《异形》和《苍蝇》让你三天吃不下饭;《撒旦回归》让你真后悔来到这个世界,等等。从这类科幻作品中你读到了什么?是恐惧,是失望,是悲哀。浪漫没有了,雄壮没有了,自信心也没有了。
这究竟是为什么呢?难道真是对地球以外生物的恐惧?不!绝不是。它是对我们人类自己的恐惧,是对科学发展的恐惧。科学正在把我们变成青面獠牙的怪物。如果历史是一面镜子的话,每一次照镜子时都发现,我们一次比一次变得更加丑恶。
用人类的本性来推知宇宙生物的本性是错误的,人类文明走上一条坎坷的道路,这是由人类无限贪婪造成的,是由一种畸形的价值观造成的。事实上,在人类无法解决自己所面临的问题时,也许我们只能把拯救人类的希望,寄托在地球以外一种更加理性的文明身上。这大约也是我们寻找地外文明的潜动力吧!
事实上,我们根本用不着把地外生物想象得多么可怕,如果他们果真存在,如果他们能够跨越遥远的星系来到地球,那么他们的出现绝对不是掠夺者,他们不会对地球构成什么威胁,我们相信,文明一旦达到了星系航行的程度,这样的文明应该是道德的。如果他们真的需要资源,那也不会来掠夺地球,因为构成地球的物质几乎是宇宙中最为普遍的物质。想一想地球在宇宙中的渺小,简直就像一颗沙粒,我们的这种担心,实际上是高抬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