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艰苦的探索与实验,电磁力、强核力、弱核力这三种基本力已经统一在量子力学框架中。力可以被解释为交换量子而产生的相互作用
。1970年,标准模型被建立起来。
电磁力已被证明是电子之间在电磁场中交换光子而发生的力。这是量子电动力学研究的内容。光子质量为零,电磁力的力程较大,属长程
力。
强核力是在杨--米尔斯场中夸克之间交换胶子、中子与质子之间交换介子而发生的相互作用。强核力是短程力,只有当中子、质子之间相
距小于10^-15米,才产生强核力。强核力比电磁力强三倍多,一旦产生,就将质子中子牢牢结合在一起。
弱核力被解释为基本粒子在杨--米尔斯场中交换W玻色子或Z玻色子而发生的相互作用。是所有基本粒子都可以参与的力。W玻色子与Z玻色
子质量较大,所以弱核力是一种短程力。
杨---米尔斯场由杨振宁教授和他的学生米尔斯于1954年提出,是亚原子微观量子世界中基本粒子相互作用交换的量子的媒介。光子、胶子
、W玻色子、Z玻色子都是玻色子,在场中传递相互作用,玻色子无质量、自旋为整数,不遵守泡利不相容原理。两条光线相交,可以穿越对方
而过,原因就在于此。
与玻色子相对应的是费米子。费米子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自旋为半整数倍,遵守泡利不相容原理。两只手相击,不会相互穿越而过,
就是因为电子之间相互排斥,不能处于同一个位置。费米子包括三代夸克(第1代:上夸克U、下夸克d;第2代:粲夸克C、奇异夸克S;第3代:
顶夸克t、底夸克b)和三代轻子(第1代:电子及电中微子;第2代:μ子及μ中微子;第3代:τ子及τ中微子)。质子和中子由三个夸克组成
。介子由一对夸克--反夸克组成,它们都是费米子,也是强子----参与强相互作用。中微子只参与弱相互作用。介子不稳定,衰变后形成的产
物是μ子和τ子。μ子和τ子也都不稳定,寿命很短,它们一经出现,也会迅速衰变为电子。
牛同志,你不会连这点常识都不知道吧?
************************************
大爆炸论无法解释奇点的来源。而我的理论将宇宙的产生完善地解释了。一种理论之所以能够取代另一种旧理论,就在于它对世界和自然的解
释更合理。否则,它还不如不存在。
************************************
还有楼主犯了一个很幼稚的错误,物理上从来没有说过光速恒定。物理上只是说,对于任意一个观测者来说,不管他在于哪个参照系,观测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