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的内容是《故事会》 2008年9月上 里面的,作者为彭晓风
正文内容如下:
1944年腊月中旬,清河下起了罕见的大雪,清河两岸弥漫在雪的世界里。这天傍晚时分,参军七年的李虎回到了老家清河,他所在的八路军某部接到命令,上级让他们前去消灭盘踞在清河一带的鬼子。
此时李虎已是侦察连长,他带领一个连的兄弟先一步赶到清河,准备摸摸鬼子据点里兵力部署的情况。李虎的老家就在清河南岸约六里处的小李庄,他原本想带兄弟们当晚住进庄里,顺便回家看看,没想到还没过河,连队又接到命令,说原据点的鬼子已经转移,目前情况不明,上级让他们先不要擅自行动,原地待命。
命令是连队指导员接的,他遗憾地对李虎说:“连长,看来你暂时见不到嫂子和大侄子了。”李虎参军时,他媳妇荷花已有五个月身孕,后来写信告诉他说生了个儿子,取名盼盼,显然是盼望他早点回家,这几年他随部队南征北战,做梦都想回家看看。
听了指导员的话,李虎一屁股坐在了雪地里,用手捶了一下雪,长叹一声,说:“真想见他们娘儿俩一面,这次错过机会,也不知还要等几年,还能不能再回来!”
李虎说的是实话,打仗的人,整天冒着枪林弹雨,没准哪天就光荣了。副连长安慰李虎说:“连长,鬼子现在是兔子的尾巴,长不了了,跟他们打了这几年,你还不是连根毫毛都没伤着?等赶走了鬼子,你戴着大红花,风风光光回来多好!”
李虎笑了笑,看了指导员和副连长一眼,说:“你们去安排一下晚饭和放哨吧,我先睡一觉,这几天长途跋涉太累了。”
李虎这一觉睡得连晚饭都没吃。半夜副连长起来小解,突然发现雪窝子里的连长没了,他打了个激灵,忙推醒指导员,说:“连长不见了!”
开始指导员以为李虎查夜去了,但一见李虎的枪就摆放在自己身边,他随身携带的东西也不见了,便明白了八九分,于是压低声音对副连长说:“先别声张,让我想想。”
副连长这时也看见了李虎留下的枪,他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就说:“兴许连长只是回家看看?” 指导员摸出旱烟,手颤抖了几下才点着,吸了一口烟后,他说:“不像,东西都带走了,枪留下了,作为连长,他知道他的行为意味着什么,看样子是索性不回来了。”
“那怎么办?”副连长一听,立刻紧张起来,马上就要打仗了,连长这一走,往大里说,就是临阵脱逃啊!在战场上当逃兵,那可是天大的罪过,若按军法处置,是要掉脑袋的!
指导员见副连长焦急地望着自己,叹了口气,没正面回答副连长的话,却说:“连长参军七年,儿子都六岁多了,连爹都还没见过。这里又是敌占区,他能不牵挂家里吗?他立过多次战功,是全团出名的侦察员,还救过你我的命。”
副连长明白指导员的意思,他犹豫了一下,说:“那咱俩去把他找回来?”指导员看了副连长一眼,缓缓点了点头:“谁都有头脑发热犯浑的时候!要神不知,鬼不觉,不能让连里其他人知道!”
两人猫腰出了帐篷,躲过哨兵,踩着清河上的冰溜过河,奔正南方向就去了。两人在雪地里撒步如飞,不一会儿就到了小李庄。到了庄上,副连长有些犯难了:“指导员,这么大的庄子,究竟哪是连长家啊?”
指导员瞟了副连长一眼,嘴角露出一抹笑意,说:“连长平时教你踩点的本事都忘了?这半夜三更的,谁家还掌着灯,谁家没准就来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