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主要说四个关于不贪意外之财的故事:
故事之一: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我亲身经历了一件事,使我深深感到,“莫贪意外之财”的古训,对每一个人来说是多么的重要。
那天清晨,天刚刚亮,因要去清江隔河岩水利工地办事,我便在离家不远的东山大道等车。当时路上行人极少,路旁有个摊点,一个老大妈在忙活着卖早餐的准备,偶尔开过几辆汽车,打破了早晨的寂静。
我当时手里提着一个不时兴的黑包,在外人看来,我不是来这里出差的,就是收水电费的。正当我向汽车来的方向张望时,一件令我意想不到的事发生了:一个骑自行车的年轻人从后面过来,在离我约五六米的前方突然手掏裤子口袋,砰地一声掉下来一捆钱来,我大声喊:“喂,掉东西了!”可年轻人似乎根本象没听见一样,头也不回地消失在晨曦之中。
这捆钱是用橡皮筋捆扎的,折得方方的,看上去都是百元大钞,估计至少有两万元,是一笔不小的数额。我站在那里纹丝不动。我在报纸上看到过“掉包”的骗局,但没想到会发生在自己身上。我想,假如是骑车人真的掉了钱,过一会他会来找的。
正想着,意外的一幕戏剧性地上演了:突然从我身后出现了第二个人,他不慌不忙走过去将那捆钱捡起来,环顾左右后对我说:“兄弟,不要作声,我俩把它分了吧?”此时,我已经心知肚明,说:“不用了,好事还是你一个人得吧”。他见我不为所动,就向骑车人相反的方向走去。但走了没几步,他又折回来对我说:“还是我俩分了吧?只当捡了个过早的钱”。我坚定地说:“还是你一个人得好些”。他看我态度明朗,就慢悠悠地走了。
我这时深深地嘘了一口气,感到十分轻松。心想,一个精心策划的骗局,在“莫贪意外之财”理念的支配下,被我轻松地瓦解了。
过后,我仔细分析了事件整个过程的破绽。
第一,为什么时间选定在清晨无人的时刻;
第二,为什么选取单个人下手,尤其是外地人(估计他们把我当外地来出差的人);
第三,钱早不丢晚不丢,为什么偏偏在你的跟前丢;
第四,如此大的一笔巨款为什么随意地装在裤子口袋里,何况是骑自行车;
第五,钱掉到地上的响声足以使骑车人听到,而且我又大声喊,为什么他没听见;
第六,为什么骑车人走后,迅速出现了第二个人;
第七,第二个人为什么非要与你分钱;
第八,为什么第二个人不慌不忙,完全没有象捡到钱的行色。
当你把这一系列问号串起来后就会发现,这个精心策划的骗局就真相大白了。
朱柏庐在治家格言中说:“莫贪意外之财,勿饮过量之酒”。你若秉承这一做人的准则,在金钱面前不为所动,你就决不会上当受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