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汉族居民移居台湾后,原住民族分化为两部分:
一部分定居平原,与汉族融合,称为平埔人,包括西拉雅族21社,洪安雅族13社,巴布萨族9社,巴则海族4社,拔埔拉族4社,道卡斯族6社,凯达格兰族28社,噶玛兰族34社。
另一部分仍定居于山区,受汉族影响较少,至今保留着原住民族语言、风俗、习惯等特点,现在所说的高山族,一般指这一部分少数民族。
-------------------
欢迎访问盼盼的家园(www.panpan.org)
1954年3月14日,台湾当局规定:
高山族包括泰雅、赛夏、布农、曹族(1998年11月更名为邹族)、鲁凯、排湾、卑南、雅美、阿美9个族群(一说为10个族群,邵族也算一个族群)。这一部分民族,大多分布在中央山脉和东南部的岛屿上,少数散居在福建、上海、北京、武汉等地。
总人口约40万人,大陆散居有2909人(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
高山族有自己的语言,属南岛语系印度尼西亚语族。
高山族内部语言差别很大,有阿美人、泰雅人、排湾人、布农人等十多个分支。
没有自己的文字。
居住在台湾的高山族同胞有自己独特的文化艺术,他们口头文学很丰富,有神话、传说和民歌等。
高山族人大多数从事农业,少数捕鱼、狩猎。
有雕刻和编织等手工艺。
长期以来高山族和汉族人民共同抵御外国侵略者的侵略,共同开发了台湾。
在日本帝国主义侵占台湾50年间,反抗斗争尤为激烈,以1930年雾社起义规模最大。
1947年又参加了以汉族为主的“二二八”起义。
妇女怀孕后忌用刀斧,忌食猿肉、山猫肉、穿山甲肉和并蒂果实等;
妇女用的织布机男人不能随便摸弄。
高山族有本民族的语言,但各地语言差别较大,没有本民族的文字。
高山族的衣服主要用麻布、棉布制成,样式各地不一。
一般男子穿披肩、背心、短褂、短裤。
妇女穿短上衣、围裙和自肩上向腋下斜披的偏衫,在衣服上加刺纹绣,并佩戴用贝壳、兽骨磨成的装饰品。
高山族人民能歌善舞,精于雕刻和绘画。
高山族主要从事农业生产,种植水稻、旱稻、粟、黍等。雅美人以捕鱼为主,同时饲养鸡、犬、猪。
-------------------
欢迎访问盼盼的家园(www.panpan.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