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四十一 元 盂兰盆道场
道场超度安亡魂,原有盂兰古意存。庆赞中元贴门首,酒海肉山飨活人。
七月十五日,道家称为『中元节』;佛家为『盂兰盆节』。
《梦粱录》:『七月十五日,一应大小僧尼寺院设斋解制,谓之法岁周圆之日。其日,……宗亲贵家有力者,于家设醮饭僧荐悼,或拔孤魂。僧寺亦于此日建盂兰盆会,率施主钱米,与之荐亡。』『盂兰盆』为梵语音译,意为『解倒悬』。通常在道场还设有孤棚,离地六尺,广有十五六平方米,各家施舍之三牲、五牲、山珍海味等摆列其上,并插有『普醴阴光』、『甘露门开』等小旗。在放焰口仪式完毕,群众竞抢祭品,谓之『抢孤』。得到之小旗,被视为出海之护身符。
民俗四十二 明 放湖灯
轻舟荡漾玉波澄,中元盂兰放湖灯,梵呗伴得笙管韵,古寺东山月又升。
中元节有放湖灯之习俗。此俗在宋已有之,但当时是『差内侍往龙山放江灯万盏。』
《扬州画舫录》:『放荷花灯,中夜开船,张灯如元夕,谓之盂兰盆会。盖江南中元节,每多妇女买舟作盂兰放焰口,燃灯水面,以赌胜负。』《燕京岁时记》:『至中元日,例有盂兰盆会,扮演秧歌、狮子诸杂技。晚间,沿河燃灯,谓之放河灯。』
清蒋有尨《西湖竹枝词·放湖灯》诗。湖灯,即在小板上用彩纸做成荷花状,中点蜡烛,又称『水旱灯』。传说水上放灯是为亡魂引路;与上元在陆上张灯有别。
附:王弘力简介
王弘力,祖籍山东蓬莱,一九二七年生于天津。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民族古文字研究会会员、辽宁美术出版社编审、沈阳市文史馆馆员。
自一九五○年历任《辽西画报》、《辽西文艺》编辑,《辽宁画报》社编辑、编审。建国十年大庆时为中国历史博物馆创作大型历史画《牧野之战》。
其创作之连环画《十五贯》、《天仙配》、《王者》等曾荣获全国及省一等奖。
国画作品《十六大阿罗汉》、《饮中八仙歌》等已被新加坡、日本、美国等国友人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