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七十三 唐 步障
国殷民富夸盛唐,豪门出行步障长。可怜明皇幸蜀路,难遮风雨任凄凉。
晋代即有步障,贵族富家出门要用步障遮住路的两侧,尤其内眷不欲路人看见。
《晋书》:『王恺作紫丝布步障四十里 ;石祟作锦步障五十里以敌之。』
唐代贵家妇女出门,仍用步障;在敦煌莫高窟唐代多处壁画中有步障出现。但更多的不是长形固定步障;而是方形活动步障,以横梁展障,梁中间接一竖杖,由男役持之,可以随人移动。妇女下车,即用步障遮之。
民俗七十四 元 驿站送信
天涯海角难相逢,尺素传达赖远征。驿站健卒鞭快马,山高水长亦贯通。
秦汉已有驿传制度。但至宋代才废除唐代以民为驿夫的制度,而代之以军卒传递。并实行急递铺。二十里有歇马亭,六十里有馆。
《梦溪笔谈》:『驿传旧有三等,曰步递、马递、急脚递。急脚递最遽,日行四百里,唯军兴则用之。熙宁中,又有「金字牌急脚递」,如古之羽檄也。以木牌朱漆黄金字,光明眩目,过如飞电,望之者无不避路。日行五百余里。』
宋雍熙二年,允许私书附递。苏轼就有『乱山横翠嶂,落日淡孤灯。奔走烦邮吏,安闲愧老僧。』的诗句,可能苏轼托邮吏 (驿卒)捎的就是私人信件。跑路送信的人称『急足』或『急脚』。
如《夷坚甲志》:『陆氏晚步厅屏间,有急足拜于庭,称郑官人有书。』
到元代,设有『站』,邮递的覆盖面加大,速度也更为提高。
附:王弘力简介
王弘力,祖籍山东蓬莱,一九二七年生于天津。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民族古文字研究会会员、辽宁美术出版社编审、沈阳市文史馆馆员。
自一九五○年历任《辽西画报》、《辽西文艺》编辑,《辽宁画报》社编辑、编审。建国十年大庆时为中国历史博物馆创作大型历史画《牧野之战》。
其创作之连环画《十五贯》、《天仙配》、《王者》等曾荣获全国及省一等奖。
国画作品《十六大阿罗汉》、《饮中八仙歌》等已被新加坡、日本、美国等国友人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