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 ·故事 ·史海钩沉 ·人物档案 ·地方风俗 ·谚语大全 ·讽刺与幽默 · 赚钱 · 法律 · 在线教研 · 会员中心 · 心理测试 · 魔鬼词典 · 顺口溜
 
主页特效 网页特效 百家姓
娱乐 歇后语 绕口令 脑筋急转弯
 
谚语 谜语 名言 邮政编码
便民 酒方 验方 偏方 站长工具  
 
算命 风俗 手相 爱情
女孩 音乐 面相 星座 血型
 
饮食 穴道 偏方 医药
生活 软件 硬件 解梦 高考



   JS特效



实用工具
便民服务 加密解密
 
魅力高密 民间故事 Flash教程 PS教程 最新国内新闻
新华字典 黄道吉日 英语园地  万年历 Html2anycode
  首页 | 美图 | 短信 | 安全 | 校园 | 网站 | 游戏 | UFO | 文秘 | 生活 | 信息技术 | 论文 | 人生 | 情感 | 日记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主页 > 论文大全 > 会计审计 >

北京市商业物流发展规划 (2002--2010年)

时间:2010-08-12 02:56来源:www.panpan.org 作者:大楼 点击:
北京市商业物流发展规划 (2002--2010年) 现代化商业物流体系是与国际化大都市相适应的现代商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推进北京市商业信息化、现代化进程,加速连锁、电子商务等
  

北京市商业物流发展规划 (2002--2010年)


现代化商业物流体系是与国际化大都市相适应的现代商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推进北京市商业信息化、现代化进程,加速连锁、电子商务等网络商业的发展,实现物流合理化,降低社会流通成本,并促进城市环境改善、完善城市功能、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特制定《北京市商业物流发展规划(2002-2010年)》。
一、现状
近年来,北京商业物流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在服务城市、服务产业过程中,商业物流的发展水平也得到了较大的提升,为建立现代化物流体系奠定了基础。
(一)仓储设施形成一定规模
1998年底商业系统仓储面积768万平方米,广泛分布于市区各地,东、南方向相对集中。多数仓库建设于五、六十年代,自有铁路专用线、库房等基础设施比较齐全。物流服务设施水平也有所提高,部分企业包括跨国公司已投资兴建大型物流服务设施,也有企业利用自己原有的设施进行现代化改造并提供第三方物流服务。
(二)交通运输网络初步形成
----道路网络发达,具备良好的物流体系建设基础
北京市国道“五纵七横”,高速公路“四通八达”,五环六环“环环相扣”,形成了高度发达的公路交通网络;9大铁路干线、11条铁路支线、13条联络线组成了全国最大的环形铁路枢纽,是沟通我国东北、西北和中南地区的铁路中枢;首都国际机场通达世界各地,海运毗邻天津港。
----公路运输占据绝对优势,货物流向三分天下
2000年货运总量约为3亿吨,公路约占91.2%,铁路约占8.5%,其它运输方式所占比例约为0.3%。在公路货运方向上,东南方向、京广方向、东北方向平分秋色,占据了总货运量的70%以上。
(三)物流企业迅速增加,已经形成了一定的产业规模
近两年,物流企业数量迅速增加,2000年注册的物流企业约为150家。商业、交通、邮政等行业的不少企业组建了物流公司,对外开展物流服务。少数国际知名的物流企业也通过合作等方式进入北京。
北京商业物流产业虽然发展较快,但物流管理水平与技术水平同国际先进水平以及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要求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多数物流企业的专业化程度不高,工作效率低,成本高;许多仓库设施落后,设备老化,约40%物流企业的信息化建设还是空白;由于缺少统一规划,存在物流设施重复建设造成社会资源浪费的可能。
二、发展思路
(一)商业物流需求
商业物流的服务对象包括各种制造商、经销商、物流企业及最终消费者等,随现代流通业的发展,迫切需要提供现代物流服务。
1、商业布局的变化对物流提出了新的需求
“九五”以前,营业面积1万平方米以上大型商场约有75%主要集中在三环路以内地区。随着旧城改造,人口外迁,大型超市主要集中在三环路至四环路之间的城市新开发地区,其数量占超市总数的47.4%;仓储式商场在城市边缘地区布局的趋势越来越明显,三环路以外占全市总数的80%。商业布局的变化,需要在五环路至六环路附近尽快建设现代化物流设施。
2、商业物流逐步社会化,需要第三方物流服务
随着商品流通规模的扩大,部分企业已经认识到物流对企业经营效益的影响,为加速商品流转、降低采购和分销物流成本,迫切需要提供现代化第三方物流服务。
3、新型网络商业的发展,对物流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
作为“十五”时期北京商业发展重点的新型网络商业,对物流有着高度依赖性。物流基础设施的水平、物流条件的完备程度,对加快和推进连锁商业网和电子商务网的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
4、举办2008年奥运会和加入WTO将为现代化物流体系的构建提供机会
目前整个物流体系尚处于初级水平,举办2008年奥运会将对其起到催化剂的作用,促进其尽快提升水平;加入WTO国外企业资本的进入,不仅带来产品、技术,同时也带来高水平物流服务的需求。
(二)发展目标
1、总目标
2005年,初步建立以大型物流基地为核心、以综合性及专业性物流配送区为节点的商业物流体系框架;2010年,形成结构合理、设施配套、技术先进、运转高效的商业物流体系,总体上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使北京成为亚太地区重要的物流枢纽城市。
2、基本指标
----2005年物流成本(仓储费用、库存成本、运输费用、管理费用)占GDP的比重从2000年的27%左右降低到20%以下;2010年降低到12%左右。
----2005年第三方物流业务比重从1999年的5%左右提高到10%;2010年进一步提高到15%。
----2005年通过物流基地处理的物流业务量约为5000万吨;2010年约为7200万吨。
----2005年采用“货架+叉车+托盘”的商业仓库由1999年的40%左右提高到70%左右;2010年提高到90%。
----2005年50%的物流企业和100%的第三方物流企业通过现代网络技术等手段处理用户的物流信息,60%的企业的内部物流信息经由计算机处理;2010年90%的企业用以上手段处理物流信息,100%的企业内部物流信息采用计算机处理。
(三)规划原则
1、适度超前
首都商业物流体系的规划和建设应综合考虑近期和远期发展的需要,按照现代流通发展需求和发达城市物流发展水平制定物流发展目标,远期以满足加入WTO后吸引外资以及2008年奥运会需求为目标,近期以产业结构调整、城市规划的落实与调整以及制造业和流通业的发展对物流的需求为目标,分阶段实施,最终实现远期总目标。
2、分布合理
物流基地、物流配送区在地域、规模、行业等方面的分布要满足首都经济发展的需要和首都城市总体规划的要求,避免物流资源重复配置。
3、功能整合
充分利用现有仓储设施,广泛应用现代电子、信息、网络技术,整合传统储运功能,推动物流基地和物流配送区的建设,倡导方便用户的物流增值服务。
4、整体优化
通过物流基地、物流配送区在布局、功能、业务方向等环节上的优化,在城市总体范围实现物流体系的高效运营。
三、规划布局
商业物流以大型现代化物流基地为核心,物流基地与综合性及专业性物流配送区共同构成高效的物流网络体系。到2010年计划建成3个大型物流基地、17个物流配送区。
(一)物流基地
1、定位
首都城市功能性基础设施,辐射全国乃至亚太地区的重要物流枢纽。为本市进出货物的集散和大型厂商在全国及亚太地区采购和分销提供物流平台。
2、选址
在房山闫村—丰台王佐、通州马驹桥和顺义天竺3处各规划建设一个大型物流基地。
类型:
闫村—王佐物流基地----铁路-公路货运枢纽型物流园区,主要依托京广铁路、京石高速路、107国道和城市六环路。
马驹桥物流基地----公路-海运国际货运枢纽型物流园区,主要依托天津港、京津塘高速路和城市六环路。
天竺物流基地----航空-公路国际货运枢纽型物流园区,主要依托首都机场、101国道和城市六环路。
3、规模
每个物流基地占地3平方公里左右。
4、功能
----内陆口岸功能。可设置海关、卫检、动植物检疫检验机构,为以北京为生产、加工基地或者最终销售市场的制造商、分销商提供储存、保管、运输、加工、货代等服务。
----货物集散功能。接收通过各种运输方式到达的货物,并进行分拣、储存,将本市发出货物进行集中,通过直接换装方式向外发运。
----配送功能。通过物流基地内的物流配送中心实施对客户的商品配送服务。
----流通加工功能。包括商品的包装整理、加固、换装、改装、条形码印制等。
----商品检验。商品检验与养护等。
----物流信息服务。物流状态查询、物流过程跟踪、物流要素信息记录与分析、物流客户关系管理、物流决策支持、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等。
5、设施
规划和建设完善的内部市政基础设施,道路交通与高速公路、城市快速路、铁路等有方便的接口。
物流基地中的物流配送中心使用自动化的装卸、搬运、传送和分拣设备。
物流基地建立先进的指挥调度与监控系统,广泛应用计算机控制系统、数字识别系统、EDI系统、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等。
建立公共物流信息网络平台。建立物流资源网、设立北京物流运价指数、建立物流资源招投标与拍卖系统等。
在物流基地内建设完善的生活、办公、商品展示等辅助及配套设施。
(二)物流配送区.
1、定位
城市基础设施,覆盖北京市及周边地区的物流枢纽。为本市进出货物的集散和厂商在北京及周边地区采购和分销提供物流平台;为进行末端配送服务提供专业化的物流设施。
2、选址
(1)综合性物流配送区
在朝阳十八里店、半截塔、大兴大庄、海淀杏石口4处各规划建设一个综合性物流配送区。
(2)专业性物流配送区
在海淀四道口、丰台玉泉营、大红门3处结合现有冷库设施,各规划建设一个专业冷链(食品)物流配送区;在朝阳洼里、来广营、楼梓庄、管庄、青年路、百子湾、海淀清河、丰台五里店、久敬庄、昌平马池口等10处结合现有仓库改造各规划建设一个满足不同行业或不同业态要求的专业性物流配送区。
3、规模
每个综合性物流配送区占地20-50万平方米;每个专业性物流配送区占地1—10万平方米。
4、功能
货物集散、配送、流通加工、商品检验、物流信息服务。个别进出口业务量较大的物流配送区具有口岸功能。
四、实施步骤
(一)第一阶段(2002-2005年)
按照国际先进水平和现代化物流园区标准,重点进行 “三地一港”即闫村-王佐、马驹桥、天竺物流基地和十八里店物流配送区(北京物流港)的开发建设和运营;加快完善其他物流配送区的功能调整和存量资源的整合。
组建物流开发公司,发展一批专业化的第三方物流配送公司;完成马驹桥、天竺物流基地和十八里店物流配送区的工程建设并投入使用,完成闫村—王佐物流基地的基础设施建设;完成50%的物流配送区的工程建设并投入使用。初步形成商业物流网络体系框架。
(二)第二阶段(2006-2010年)
完成规划确定的全部物流基地、物流配送区的工程建设并投入使用,形成高效、成熟的商业物流网络体系,总体上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五、政策措施
(一)发展措施
商业物流体系的建设,应采取“政府引导、企业投资、市场运作”的发展模式,相关政府部门应按各自职责加强协调和管理,鼓励社会投资参与物流设施建设,引导物流资源按照规划合理布局和调整。
1、制定物流现代化推进的技术标准
参照国际、国内先进标准,制定物流网络系统内标准化、信息化、智能化方面的技术标准,通过托盘化率、条形码、EDI、GPS、GIS等先进手段应用阶段目标的制定和推行,促进无缝化连接,有效整合物流网络节点,提高物流网络体系的运行效率。
2、公开发布物流建设指南
根据物流发展规划及阶段性目标, 向社会发布物流建设项目指南,提出有关项目建设规模、数量、功能、现代化水平等方面的基本要求,以引导社会投资合理配置。
3、建立物流设施开发运营的招标制度
物流基地及部分重要物流配送区的开发建设和运营应由物流管理部门采取公开招标的方式,鼓励国内不同所有制投资者和外商投资企业以多种方式积极参与,以确保物流设施的开发和运营严格按照国际惯例和国际水准操作。
4、实施市场化的重组调整
在存量物流资源整合过程中,要打破部门所有,倡导原隶属于不同部门的仓储、运输、货代、联运、集装箱运输企业,完全按照市场经济的原则和办法进行资产重组,形成专业物流经营公司和专业冷链(食品)配送公司,促进物流业内部的整合。
5、组建物流开发(或运营)公司
组建物流开发公司,主要负责物流基地的一级开发和后续的招商引资,以专业化的运作,按照国际通行办法,建设、管理、运营物流基地;整合现有物流资源,提升全市物流的组织化程度;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通过与国际知名物流企业的嫁接,引进先进的物流管理理念与技术,提升总体的经营管理水平。
(二)配套政策
1、制定物流园区政策
将物流基地与物流配送区明确为物流园区,参照科技园区与经济开发区的政策建设物流园区,将其列为城市经济高效率运行的重点设施和政策试验区。优先吸收国际知名的物流企业、流通企业入园。
2、参照执行工业外迁政策,鼓励物流业的区域调整
为避免物流设施分散布局而造成城市土地功能区划混乱,原仓储、运输及批发商业企业按照物流发展规划外迁,应参照《北京市调整经济结构若干配套政策实施办法(试行)》的相关规定,允许符合政府引导、积极迁入物流园区的企业(包括原物流企业、批发商业企业等)享受同工业企业一样的外迁优惠政策。
3、鼓励外资进入
在国家开放政策允许条件下,适时减少外商参与物流基础设施开发的限制,鼓励世界著名物流企业以多种方式在物流技术、管理模式、服务体系、信息管理、人才培养等方面与北京市展开合作,确保北京市现代物流网络体系按照国际水准建设开发和运营。
4、安排“物流发展资金”
物流基地、物流配送区作为城市功能性基础设施,具有一定公益性,所需的一次性投入较大。参照日本物流发展“助成金”制度,今后5年内,由商业结构调整资金中每年安排一定比例的资金作为“物流发展资金”,专项用于符合规划的物流基地、物流配送区开发建设的贴息或担保。
5、建立物流基地用地预留制度
规划确定的物流基地用地,实行一定时期的预留制度。预留地保持启动期的优惠价格。

北京市商业委员会
北京市发展计划委员会
2002年2月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最新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赞助商位置
推荐内容
杂七杂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