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 ·故事 ·史海钩沉 ·人物档案 ·地方风俗 ·谚语大全 ·讽刺与幽默 · 赚钱 · 法律 · 在线教研 · 会员中心 · 心理测试 · 魔鬼词典 · 顺口溜
 
主页特效 网页特效 百家姓
娱乐 歇后语 绕口令 脑筋急转弯
 
谚语 谜语 名言 邮政编码
便民 酒方 验方 偏方 站长工具  
 
算命 风俗 手相 爱情
女孩 音乐 面相 星座 血型
 
饮食 穴道 偏方 医药
生活 软件 硬件 解梦 高考



   JS特效



实用工具
便民服务 加密解密
 
魅力高密 民间故事 Flash教程 PS教程 最新国内新闻
新华字典 黄道吉日 英语园地  万年历 Html2anycode
  首页 | 美图 | 短信 | 安全 | 校园 | 网站 | 游戏 | UFO | 文秘 | 生活 | 信息技术 | 论文 | 人生 | 情感 | 日记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主页 > 论文大全 > 会计审计 >

知识经济时代企业文化的构建

时间:2010-08-12 02:57来源:www.panpan.org 作者:纽带 点击:
知识经济时代企业文化的构建 北京商学院学报1999年第1期(总第85期) 知识经济时代企业文化的构建 张春华(作者单位:扬州大学商学院邮编:225002)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现代
  

知识经济时代企业文化的构建
北京商学院学报 1999年第1期(总第85期) 
知识经济时代企业文化的构建

张春华(作者单位:扬州大学商学院邮编:225002)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现代企业制度的建设,企业文化的研究也得以展开和深入,这标志着我国企业管理理论的研究也跨入了一个新时代。但令人不解的是,目前关于企业文化的研究有降温之势。事实上,当代企业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知识爆炸、信息充斥的世界里,其文化也在发展着、变化着。当我们一步步地跨入知识经济时代的门槛时,一种新企业文化的构造不能不是一个划时代的课题。本文试就此提出一孔之见,以期抛砖引玉。

一、知识经济时代以前的企业文化剖析

  我们知道,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的企业经营管理实践中形成的,以企业整体价值观为核心的行为规范的总和。一个优秀的企业文化,在企业的经营管理实践中,起着它所固有的导向、凝聚、规范和激励的作用。不仅如此,它还可以通过企业与社会的交往,向社会发生文化辐射,影响外部公众的价值观、消费理念、生活方式及社会文化的其他方面,从而丰富、完善和发展着社会文化。因此,注重企业文化的构造,形成优秀的企业文化,于企业、于社会都有其极为重要的意义。

  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存在决定意识。有什么样的经营管理实践,就会形成什么样的企业文化。这是由企业文化的时代特征决定的。在不同的经济时代造就了不同的企业文化。自人类跨入文明门槛以来,从技术进步和生产力发展的角度来看,经济发展可以分为劳动力经济、资源经济和知识经济这样三个阶段。在劳动力经济阶段,企业这种生产组织形式并未普遍存在,所以也就谈不上这个时代的企业文化问题。但丝毫不能说这个时代的人类实践不对日后形成的企业,尤其是处于人口众多、经济不发达国家里的企业形成影响。企业文化的最初萌芽就是根植于这些早期实践之中的。在劳动力经济时代,劳动力是资本的主要争夺对象,有了劳动力,就能开发资源、发展经济、获得财富。这种思维定式,在我国一些不发达地区的企业中还占据主导地位。

  企业的形成史告诉我们,企业的真正形成和发展成社会生产力的主要组织形式是在自然资源经济时代完成的。企业文化也就在这个时代萌芽了。这个经济时代,企业的经营理念就在于尽可能多地占有和支配自然资源,因为,评价一个企业的实力,主要地就是看它占有和支配自然资源的总量。自19世纪以来,世界主要发达国家陆续完成了工业革命,科学技术取得了巨大发展,拖拉机、纺织机、车床等替代了手工生产工具,汽车、火车、轮船和飞机代替了落后的交通工具,这对于占有、利用资源而言,确确实实达到了提高效率的目的,也极大地推动了经济的发展。我们仔细分析该阶段的企业文化,不难看出它充分体现了这个时代的个性。无论从企业物质文化方面看,还是从企业的制度文化方面看,亦或是企业的精神文化方面看,无不体现出以自然资源占有和支配为主基调,在生产经营上要尽可能地占用自然资源,在企业与社会之间,则又表现出相反的一面,即企业千方百计地从社会掠取更多的自然资源。在我国的“计划经济”年代,平均主义的分配资源,更使“企业”有了极度膨胀的资源占有意识,抢计划、争项目、要资金、拼资源。也就是尽可能多地从社会获取更多的自然资源用于企业的粗放经营。尤其是“地大物博、资源丰富”的思维定式,使“企业”缺乏应有的资源稀缺意识。为什么我国大多数企业在步入市场经济的过程中亏损惨重,其中重要原因之一乃在于它的思维定式仍旧是资源经济时代的沿袭,反映在企业文化上,一方面没有从计划经济的企业文化模式向市场经济的企业文化模式转变,另一方面,也没有跟上时代的潮流,从资源经济时代的企业文化向知识经济时代的企业文化转变。

二、知识经济时代呼唤与之相适应的企业文化

  自70年代中后期以来,在数字信息技术革命的推动下,世界经济悄然发生着质的变化。科技进步日渐成为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开始成为现实,当今世界的竞争已成为以经济为基础,以科技特别是高科技为先导的综合国力的竞争。至90年代,经济学家和未来学家们则把这种以高科技为先导的经济概括为知识经济。

  知识经济,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确切地说,是指经济发展主要取决于智力资源的占有和配置。按照OECD(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说法,是指以现代科学技术为核心的、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存储、使用和消费之上的经济,在这个时代,已与传统的工业经济繁荣取决于自然资源、货币资本、硬件技术的数量、规模和增量不同,它把经济的繁荣建立在依赖于知识或有效信息的积累和利用上,也就是把知识作为发展经济的主要驱动力。这就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经济的特点,从而,也将使以价值取向为中心的企业文化发生深刻的变革。

第一,企业对资源配置的价值取向将发生变化。企业关注的重点不再是稀缺的自然资源,而是充满无限创造力的智力资源,企业将把无形资产作为发展的第一要素。

第二,企业在自身发展的理念上,不再把经济周期对企业的影响看得过重,它树立的是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只要企业不断引进、消化和吸收当代先进的科技知识,就不会因自然资源的枯竭或产品市场寿命周期的更迭而影响企业的不断发展。

第三,企业在管理理念上,不再把以往劳动力经济时代和资源经济时代沿袭下来的速度、数量、产值作为追求的目标,不再注重以往的流水线、节拍性等严密的分工组织形式和工艺流程,而是重视人的主观能动性、独立性、创造性。

第四,在企业的经营理念上,不再是简单地去满足市场需求或适应需求,而是积极地去创造需求引导消费。总之,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自然而然地使企业在企业精神、管理理念、企业形象以及产品、服务、效率和生产、流通、交易等概念和操作方面都面临深刻的变化。譬如说,在这一时代,企业所面临的知识资源就具有更大的共性和外部性,这就使得企业间的关系、竞争和联系方式,市场结构发生变化;再如,基于完备的知识、丰富的信息和快捷的网络手段,使供需双方的关系及交易方式、渠道都将发生新的变革等等。

  总之,这一切都说明,正在向我们走来的知识经济时代,虽然其企业文化有其沿袭性,但更需要有一个脱胎换骨的变革。知识经济时代呼唤与之相适应的企业文化。

三、知识经济时代企业文化构建应注意的若干问题

第一,企业文化,作为企业的上层建筑,是企业经营管理的灵魂,是一种无形的管理方式。这就决定了企业文化的建设和构造是以确立企业正确的价值观为基础的。由于人的心理因素的多变性和外部环境的动荡,价值观念的培养是一个微妙的具有柔性的心理过程,这就决定了它的构建是一项极为复杂的系统工程。因此,决不能只图赶时髦、追求新名词、搭花架子搞形式主义,而应扎扎实实地研究知识经济时代企业文化发展的内在形成具有内聚力和激励作用的企业价值观。

第二,科学地确立知识经济时代企业文化的内容。

  首先,它要反映知识经济时代的社会观念。知识经济是高度文明的经济,知识经济社会是高度精神文明的社会。要达到高度精神文明,就必须进行社会观念的大变革。

1.尊重知识、尊重科学、尊重人才,将会比以往任何时代更突出更实在。这里尊重知识就是尊重知识的价值,让知识发挥最大的作用。科学是知识,是一种产权,当其成为商品时就再也不是“圣洁”的供品,它可以被无穷多的人使用,使用的人越多其价值就越大,因此尊重知识就在于努力创造一个让知识发挥价值的环境,同样,尊重人才就是尊重有丰富知识的人才,发挥他们创造价值的能力,充分体现人才的价值。

2.创建性取代复制性。在工业经济时代,企业为满足市场需要,产品生产中的复制性相当普遍,即便是为了争夺顾客而有所“创造”,来增加产品的个性,但仍旧摆脱不了复制的痕迹。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更重视创造性和创新性。创造性是对知识价值的充分挖掘,一种产品的开发,其知识附加越多,则市场价值越高。为什么当今许多企业都在向高科技领域进军,道理很明显,高科技领域排斥复制性,崇尚创造性,虽然创造性的风险很大,但毕竟成功后有极高的回报,给公司以极大的成长性,所以受到注重企业发展的公司关注,在高新技术领域,一项发明创造而形成的投入产出比约在1∶180~1∶500之间,是复制产品投入产出比的几十倍乃至几百倍。

3.发挥知识管理在企业的作用,知识经济时代的知识型企业的决策和管理必须知识化。所谓知识管理,就是为企业实现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共享提供新的途径。显性知识易于整理和进行计算机的存储,而隐性知识存储在员工的脑海里。因此,公司欲取得成功。就必须积蓄自己的智力资源,不断提高员工的知识素质。

  首先,根据企业的外部客观环境和内部现实条件,形成企业的共性文化和个性文化。知识经济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产生和发展的,市场经济是知识经济发展的必要充分条件。市场经济的共性企业文化内涵是不以民族和企业的特点为转移的。但企业文化不能没有个性,知识经济强调创造,排斥复制。企业的文化的个性面,则主要取决于其对知识的积累和知识的应用能力。

  其次,着眼企业发展战略,注重培育企业精神。企业精神是企业文化的核心,是企业的奋斗目标和精神支柱。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应有什么样的精神支柱,应根据企业自身的实践进行寻找、定位和培养。

第三,注重企业文化的立体构建。企业文化从其内涵而言,包含了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物质文化三个层面。这三个层面的有机结合就赋予了企业文化的生命力。对这三个层面文化的建设虽不可偏废,但在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应有所侧重,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应把精神文化作为重中之重来抓,这是体制观念转变的关键。企业精神文化是用以指导企业开展生产经营活动的各种行为规范、群体意识和价值观念,是以企业精神为核心的价值体系。企业精神是维系企业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有了一种积极向上、勇于开拓新的企业精神,企业的制度文化和物质文化才有了构建的骨架。在知识经济时代对于知识型企业而言,企业精神文化的内容虽说因企业而异,但毕竟有一些知识经济时代所要求的共性的内容。譬如说创新的精神、冒险的精神、求贤若渴的精神等等。我们在企业精神文化的建设过程中,应有意识地倡导、发扬,使这种文化根值于企业全体员工之中。

  我们说企业文化的立体构建,精神文化作为框架,制度文化则是基础,物质文化是企业文化的总体装璜,它们应从整体上反映知识型企业的个性。第四,尊重企业文化的生成机制,创造中国特色的知识型企业文化。一个优秀的企业文化,通常是在特定的生产经营环境中,为适应企业生存发展的需要,首先由少数人倡导和实践,通过坚持不懈地宣传和实践提炼而逐步生成的。这就说,它不是靠某些人想当然,提几句口号就完成的。因此,在企业文化的建设中,一定要注重企业文化的完成规律,因势利导,使企业文化的建设过程成为企业员工素质提高的过程,同时也是对员工不断激励的过程。一个企业的价值观是如何形成的?有的专家总结了这样一个模式:即把经验加工为理念→把理念阐释为规范→价值观内化为信念→信念转化为习惯价值观内化过程成为习惯了的东西就是文化的消化,也就是企业文化的建成,所以我们构建企业文化必须秩序渐进。

  建立中国特色的知识型企业文化,内涵丰富、任务艰巨。这规定了它必须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要求,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坚持社会主义的生产目的,维护国家市场的统一;同时它必须体现中国的民族特色和继承优秀的历史文化遗产,文化的建设不是孤立的,在时间上是有其沿袭性,空间上有其渗透性的。企业文化必然地是一国文化的组成部分,优秀的企业文化,总是尊重和发扬国家的优秀文化,这样的企业文化才能融于社会文化之中,才有生命力;另外,它必须体现知识型企业的要求。知识型企业用通俗的话说,就是高科技企业,高科技企业有自身的运作特征和规律,因而也有其独特的价值取向,譬如说薄利多销的观念就不大为高科技企业所主认同。所以要在企业文化构建中充分把这三方面有机结合,才能构造出中国特色的知识型企业文化。

  我们认为,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已不遥远,这个时代的企业文化构建在当今就应该有个紧迫感、使命感。否则我们将落伍于时代!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最新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赞助商位置
推荐内容
杂七杂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