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 ·故事 ·史海钩沉 ·人物档案 ·地方风俗 ·谚语大全 ·讽刺与幽默 · 赚钱 · 法律 · 在线教研 · 会员中心 · 心理测试 · 魔鬼词典 · 顺口溜
 
主页特效 网页特效 百家姓
娱乐 歇后语 绕口令 脑筋急转弯
 
谚语 谜语 名言 邮政编码
便民 酒方 验方 偏方 站长工具  
 
算命 风俗 手相 爱情
女孩 音乐 面相 星座 血型
 
饮食 穴道 偏方 医药
生活 软件 硬件 解梦 高考



   JS特效



实用工具
便民服务 加密解密
 
魅力高密 民间故事 Flash教程 PS教程 最新国内新闻
新华字典 黄道吉日 英语园地  万年历 Html2anycode
  首页 | 美图 | 短信 | 安全 | 校园 | 网站 | 游戏 | UFO | 文秘 | 生活 | 信息技术 | 论文 | 人生 | 情感 | 日记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主页 > 论文大全 > 会计审计 >

上市公司的利润包装现象及对策

时间:2010-08-12 02:58来源:盼盼的家园 作者:大楼 点击:
上市公司的利润包装现象及对策 张友良(湖南省委党校,湖南长沙410006) 摘要:上市公司采用各种措施对其盈利水平进行人为包装,是上市公司财务报表披露过程中一个不容回避的问题,已成
  

上市公司的利润包装现象及对策

张友良   (湖南省委党校,湖南长沙410006) 

摘要:上市公司采用各种措施对其盈利水平进行人为包装,是上市公司财务报表披露过程中一个不容回避的问题,已成为我国证券市场健康发展的一个隐患,因此,必须加快证券立法执法进程,强化对上市公司、中介机构的监督制约。

关键词:上市公司;利润包装;对策

中图分类号:F830 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7217(2000)03 0034 02

在利润可以人为操纵的情况下,上市公司的业绩增长将逐渐转化为各地方政府财力、母公司实力的较量,而不是公司在转换经营机制,提高自身素质基础上,进行市场竞争的成果。在这种情况下,投资者依据公司质地、行业和市场情况,来推测、判断公司未来业绩成长水平的做法将显得非常荒唐。由于信息的不对称,很难将上市公司进行利润包装的手段归纳完全。但是,无论上市公司运用何种方式进行利润包装,都将给证券市场带来更多的非理性因素,为其健康发展埋下隐患。

一、上市公司利润包装的主要方式

(一)通过关联交易操纵利润

  倘若关联交易是以市价作为交易的定价原则,则不会对交易的双方产生异常的影响。而事实上有些公司的关联交易采取了协议定价的原则,定价的高低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公司的需要,使得利润在公司之间转移。上市公司利用关联交易包装利润的主要手段和表现形式有:

1.关联购销业务。不少公司在上市改组时是由集团某一块优质资产为主整合的,与母公司存在着供、产、销及其他服务方面的密切联系,从而产生了大量的关联交易事项。在关联业务方面,包装利润的主要表现形式有:(1)资产租赁。当上市公司利润水平不理想时,母公司调低租金价格或以象征性的价格收费,或上市公司以远高于市场价格的租金水平将资产租赁给母公司使用;有的上市公司将从母公司租来的资产同时再转租给母公司的子公司,转移利润。(2)关联购销。如ST苏三山1997年销售一批货物给该公司的控股股东的子公司,销售收入16002万元,销售成本14002万元,产生的净利润达2000万元,交易价格由协议确定。(3)转嫁费用负担。上市公司和母公司存在着产销和服务关系,在改组上市前,双方须签订有关费用支付和分摊标准的协议。当上市公司利润水平不理想时,母公司或调低上市公司应交纳的费用标准,或承担上市公司的管理费用、广告费用、离退休人员的费用,甚至将上市公司以前年度交纳的有关费用退回,从而达到转移费用、提高上市公司利润水平的目的。

2.转让、置换和出售资产。由于我国对公司的价值评估方法缺乏相应的理论体系及操作规范,公司并购的法律和财务处理不够完善,主观上亦有地方政府部门、国有资产经营公司的刻意参与,使得资产转让和转换基本上表现的是不等价交换和转移利润。其主要表现形式是:(1)上市公司将不良资产和等额的债务剥离给母公司,金蝉脱壳,以达到降低财务费用和避免不良资产经营所产生的亏损或损失的目的。(2)将不良长期投资转卖给母公司。母公司将优质资产低价卖给上市公司,或与上市公司的不良资产进行不等价交换。

3.计收资金占用费。按照有关法规规定,企业之间不允许相互拆借资金,但实际情况是关联公司之间的资金往来和拆借现象比比皆是,两者之间也难以严格区分,虽属拆借也就法不责众。较为普遍的情况是资金占用的金额、收费标准均未公告,投资者无法对此合理性作出恰当的判断和预计。(1)向母公司收取资金占用费。如浦东不锈1998年中期实现利润2837 04万元,但应收母公司上海浦东钢铁(集团)有限公司资金占用费就达559 73万元,而母公司报告期期末欠上市公司2916 52万元。(2)向被投资公司收取资金占用费。为增加利润,上市公司向被投资企业收取资金占用费,通过收取资金占用费的形式和利用长期投资会计核算方法本身的缺陷,在年报或中报中却能反映一块利润。

4.托管经营。在我国目前的证券市场上,由于缺乏托管经营方面的法规规定及操作规范,托管经营的操作都是偏离惯例、纯属利润包装的形式:一是上市公司将不良资产委托给母公司经营,定额收取回报。这样上市公司既回避了不良资产的亏损,又凭空获得了一块利润;二是母公司将稳定、高获利能力的资产以低收益的形式由上市公司托管,直接装入上市公司利润。

5.合作投资。一旦发现净资产收益率难以达到10%的要求,或经营不善出现连续亏损,上市公司便倒推计算缺多少利润,然后与母公司签订联合投资合同。投资回报按测算的缺口利润确定,由母公司让给一块利润。

(二)“巧用”会计政策虚增利润

  不同的会计政策会导致会计报表所反映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产生重大差异。有些会计政策有统一的会计制度规定,企业必须遵守,而有些则有一定的灵活性,由企业根据自身情况加以选择采用。由于会计政策选择具有的灵活性,因而也就成为企业自身进行利润包装的主要手段。

1.变更会计核算方法。当企业的经营情况、经营范围和经营方式,或国家有关的政策规定发生重大变化时,采用什么样的会计核算方法大多是根据企业的需要来决定的。其手法主要有:改变折旧政策,延长固定资产折旧年限(即降低折旧率);采用直接转销法调低坏帐率虚增利润。会计核算方法成为某些上市公司包装利润的重要手段。

2.利息资本化。按财务通则和会计准则的要求,属于企业日常生产经营的利息支出,应列入当期财务费用,减少当期利润;属于未完工交付使用的在建工程所占用资金的利息应予以资本化,增加资产的帐面价值,并通过固定资产折旧的形式在今后逐步得到补偿。

3.潜亏挂帐。公司的资产帐户中,三年以上的应收帐款、待摊费用、递延资产及待处理财产损失基本上已不具有赢利能力,资产质量较差,市场人士一般习惯称其为不良资产。三年以上的应收帐款一般收回的可能性不大,倘若成为坏帐也是很大的一笔费用。不过它的确认只影响以后年度的业绩,不会降低当期的利润,所以上市公司为提升当期的经营业绩,都不愿处理不良资产帐户的余额,长时间挂在帐上,以上行为统称为潜亏挂帐。有时,上市公司甚至通过潜亏挂帐将原本属于当期的费用记入上述各类帐户中留待以后处理,造成大量不良资产挂在帐上,使得上市公司资产出现严重“虚胖”,利润水分极大。

4.巨额冲销。公司在对外报告过程中,可以通过操纵可自由控制的应计项目,使利润在不同的会计期间转移。“巨额冲销”就是把有可能在以后期间发生的损失提前确认,以提高以后年度的业绩。具体表现为当期的净资产收益率大幅度下跌,以后期间出现反弹。此法特别是在当上市公司出现连续两年亏损后,公司为避免第三年继续发生亏损而被摘牌时所广泛采用。

(三)地方政府的“大力扶持”包装利润

  由于上市指标争取难度大、壳资源紧张,地方政府不忍本地的上市公司失去宝贵的上市资格或配股资格,在公司的危难时刻,政府往往要伸出“看得见的手”。而上市公司在筹集资金方面的作用,更使政府部门认识到扶持和利用上市公司筹集资金对发展当地经济的重要性。甚至有的地方提出了要对壳资源统加利用,政府财政先损失一点,提高上市公司业绩并进而提高股价,通过配股多募集资金发展当地经济,并取得税收的增长。为全力扶持上市公司,有些地方政府从对上市公司资产重组方面的背后支持走向前台,以短期损失财政收入予以扶持。其主要形式是:

1.地方财政补贴。出于种种原因,地方政府直接为上市公司提供财政补贴的现象屡见不鲜,且个别案例补贴数额相当大。如某企业获得了上市指标,但其利润连续几年的经营业绩不够标准,当地政府部门采取了计划手段,按企业销售每吨产品由财政补给一定补贴的形式使其几年的经营业绩达到上市标准。此外,为了使上市公司能够获得较高的配股价格,通过补贴方式提高其年度业绩的做法也在不少公司的年报中得以应用。目前我国地方财政普遍吃紧,地方财政补贴不可能年年都有,也不可能构成上市公司稳定的收入来源,这给上市公司以后的业绩急剧滑坡埋下了隐患。

2.降低税负。按照税法规定,特区企业、高新经济技术开发区企业和内地企业所得税税率各不相同,所得税的减免权除税法统一规定外,地方无权减免。但为了扶持上市公司,许多地方政府相互比照,越权给上市公司税收返还政策,多数上市公司所得税的实际税收负担为15%甚至更低。

3.减免利息。对上市公司拖欠的利息予以核销减免,降低了上市公司财务费用,增加了利润。

二、防止利润包装的对策

1.建立健全相关法规制度。截止1999年底,我国境内上市公司已达949家,总市值26471亿元,上市公司在国民经济中已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另外,国企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这些都离不开证券市场的鼎力支持。市场期待已久的《证券法》已出台,我国有关证券方面的法规条文还有《公司法》、《股票发行与交易管理暂行条例》及各部门的规章、规定等,但在全面性、系统性、操作性和权威性等方面远远满足不了现实需要,证券市场要健康发展是离不开健全的法规制度的。

2.加强信息披露的规范化建设。证券监管部门要求公司披露的信息是公司披露的最低限度,公司披露信息时应遵循“从多不从少”的原则,对披露信息不足(对某些重要项目未予披露或不按要求完整披露)的公司,证券监管部门应给予一定的处罚,并责令其补充公告其语焉不祥、但对公司的经营有重大影响的经济业务和财务事项。

3.会计政策应尽早与国际接轨。现行会计系统具有很大的弹性,如会计准则规定,一项业务可有几种方法供公司选择,有关的会计设定的估计范围由公司自己确定,这些都为公司进行利润包装留下了很大的空间。从剔除会计包装利润的弹性,提高同行业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可比性,保护广大中小投资者利润的立场出发,对影响公司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的重大会计政策采用,应以原则性的刚性规定为妥当。

4.按市场规则规范公司收购、资产重组,尽量避免和减少过多的关联交易行为。在解决公司收购、资产重组渠道的基础上,如何做到公平交易并规范其行为是极为重要的问题。因而,需研究制定公司并购和重组的有关法规和财务处理规则,做到公平交易,保护各方利益;对被购企业的利润何时反映和如何处理等目前较为混乱的问题,要加以明确规定;开展对公司价值评估的研究,制定指导性的操作规范,以利于公司并购和资产重组活动的开展。

5.加强中介机构的监督作用。有关监管部门一定要真正重视注册会计师的独立审计意见,对审计意见中提到的报表编制中的明显错误,在调查、核实后,必须要求上市公司进行改正,否则给予不同程度的处罚。注册会计师的意见在审核公司配股等重要问题时应受到高度重视。广大投资者则根据审计意见,通过股票交易,对公司及其管理当局的行为作出评价。

6.尽量避免和减少企业经营中的政府行为。特别是要禁止以各种名义进行的、不符合国家政策和制度规定的政府财政补贴行为及各种税收优惠政策,使企业置身于一个完全公平的市场竞争之下。

  针对公司为了避免被摘牌和为保配股资格而进行利润包装的行为,证券监管部门可进一步严格对经营不善公司的摘牌规定,对于公司为配股筹资而进行利润包装的行为,可规定倘若公司在配股筹资后的第一个会计年度内,经营业绩出现52%以上的滑坡时(出现不可抗拒因素除外),今后若干年内不得提出配股申请,并结合具体情况给予直接责任人(包括中介机构)一定的处罚。

(责任编校王铁军)532000年第3期(总第105期)张友良上市公司的利润包装现象及对策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最新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赞助商位置
推荐内容
杂七杂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