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 ·故事 ·史海钩沉 ·人物档案 ·地方风俗 ·谚语大全 ·讽刺与幽默 · 赚钱 · 法律 · 在线教研 · 会员中心 · 心理测试 · 魔鬼词典 · 顺口溜
 
主页特效 网页特效 百家姓
娱乐 歇后语 绕口令 脑筋急转弯
 
谚语 谜语 名言 邮政编码
便民 酒方 验方 偏方 站长工具  
 
算命 风俗 手相 爱情
女孩 音乐 面相 星座 血型
 
饮食 穴道 偏方 医药
生活 软件 硬件 解梦 高考



   JS特效



实用工具
便民服务 加密解密
 
魅力高密 民间故事 Flash教程 PS教程 最新国内新闻
新华字典 黄道吉日 英语园地  万年历 Html2anycode
  首页 | 美图 | 短信 | 安全 | 校园 | 网站 | 游戏 | UFO | 文秘 | 生活 | 信息技术 | 论文 | 人生 | 情感 | 日记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主页 > 论文大全 > 会计审计 >

财政负担面面观

时间:2010-08-12 03:02来源:www.panpan.org 作者:江南 点击:
提到财政,社会上大多数人普通都这样认为:财政是财神爷,有的是钱!殊不知,如今的财政(特别是地方财政)已是入不敷出,难以为继。请看: ——债务包袱 。一是外债。据《中
  

提到财政,社会上大多数人普通都这样认为:财政是财神爷,有的是钱!殊不知,如今的财政(特别是地方财政)已是入不敷出,难以为继。请看:
——债务包袱 。一是外债。据《中国财经信息资料》 2001 年第 5 期报道:截止目前,湖北省襄樊市已有 6 大项目利用外国政府贷款,包括“黑字还流”贷款、贴息贷款、政府混合贷款等,贷款总金额 6341 万美元。由于主客观因素、生产不景气,贷款单位还息都很困难,无形中财政成了“买单人”。从 2001 年开始进入还债高峰期,每年要偿还世界银行贷款债务在 2500 万元以上,这个时间一直要持续到 2015 年。二是内债。据《中国财政》 2001 年第 7 期报道:近几年来,湖北省黄冈市在向上争取 7.3 亿元国债专项资金和 2.9 亿元农业综合开发资金的同时,向国内商业银行和信托投资机构举借建设性贷款和项目配套资金 11.7 亿多元。在债务偿还机制还不够健全的情况下,举债过多,还贷压力过大,使县乡财政举步维艰,如履薄冰。
——赤字包袱 。一是明赤字。由于地方财政实现预算收入具有相当大的难度,只能是消极的、低水平的收入增长,久而久之,必然形成“虚胖”财政。而实际可用财力小,收入短欠导致支出拖欠,有明确政策规定的支出水平,也无法给予足够的保证,在预算执行过程中,还会不可避免地遇到一些无法预计的政策性、突发性的增支因素,这样,进一步撕开了赤字缺口。据《财政研究》 2001 年第 1 期报道:湖南省汨罗市 29 个乡镇中, 1999 年末有 24 个共累计赤字达 3340 万元,收支缺口大,支付难保,已经严重影响了乡镇政权的运转和社会事业的发展。二是暗赤字。最突出的是越滚越大的粮食挂账。据《中国财政》 2001 年第 7 期报道:截止 2000 年,湖北省黄冈市各县市因政策性亏损造成的老财务挂账仍有 9000 多万元未处理完,新财务挂账(政策性贴息) 17 个多亿。这些挂账,使表面平衡的县乡财政被动地卷入赤字的泥潭,无法自拔。
——企业包袱。 企业是地方各级政府赖以存在的经济基础和财政支柱,而现实是很多中小企业变成了政府的包袱。一方面大批企业经营者难以为继,无钱纳税,造成财政收入不能与时间进度和经济发展同步增长;另一方面企业由于经营不善,亏损增加,效益下滑,导致大批职工下岗失业,下岗职工的生活保障和再就业必须由地方政府拿出一定财力解决,使经济问题变成社会问题。而且,随着各项改革的不断深入,以牺牲财政利益为代价的现象也屡见不鲜。这对于财力本不充实的地方财政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据《财政研究》 2001 年第 1 期报道:汨罗市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基金潜伏着养老保险不保险的危机。全市到 1997 年底止,累计养老保险基金 2100 万元,从 1998 年起,由于参保人数下降,投保企业收缴难度大,欠缴严重,每年亏损 390 万元。在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中,下岗职工基本生活费等“三条保障线”无疑是“三条高压线”,一旦资金的征缴、筹集出现缺口时,最终是由财政兜底。
——供养包袱 。近几年来,中央和省市出台了幅度极大的职工增资和提高社会保障水平的政策,并对各级财政安排的农科教、公检法、计划生育甚至宣传、文化的支出,提出了法定的定额、定比要求。尽管这些政策要求的刚性很强,但许多县市无法达到。据《湖北财税》 1999 年增刊报道:某省直机关 1997 年“三定”后,行财口供给的编制人员非但未减少,反而比“三定”前增加 1478 人,增长 14.7% 。地市以下更是如此,地方政府对机构改革是“雷声大,雨点小”,未动真格。据某市统计, 1999 年全市所辖 10 个县市区财政供给人数已膨胀到 17.5 万人,而同期财政收入仅有 17.3 亿元,剔除不可用财力,人均供给经费不足 6000 元,保工资发放极其艰难。在每年新增财力远远低于法定增资、增支标准的情况下,消失多年的拖欠工资现象卷土重来就不足为奇了。让人揪心的是,自该市规定乡镇教师工资上划县市区统一发放后,一些本已蜕变为“教育财政”的乡镇财政,除去上划的教师工资,乡镇金库竟空空如也。
——担保包袱 。 1995 年颁布的《担保法》明确规定,地方政府及有关部门无权对经济合同进行担保。但这一规定在许多财政困难的县市难以执行。某县为了新上一个中型企业,不仅向全县在职干部职工集资,而且用下一年度的财政收入担保向商业银行借贷。据了解,个别县用财政收入担保一直排到了 2005 年。有了财政担保,商业银行在一些企业难以偿还到期债务时,便依靠垂直管理优势,利用结算手段从财政账户强行划扣,使企业债务转化为财政债务,财政资金调度也因此陷入困境。据《中国财经信息资料》 2001 年第 5 期报道:襄樊市利用外国政府贷款 6 大项目中,有 4 个项目由财政提供担保,担保金额 1371 万美元。在财政担保的 4 个项目中,市服装厂和市劈离砖厂的债务已于 1998 年前全部了结,由于企业无力偿还外债,市财政累计归还外债折合人民币 3082 万元。
——转嫁包袱 。主要是金融、非金融部门的债务包袱转向了财政。如前些年,一些地方的金融监管不严、秩序较乱产生的恶果,在近几年逐渐显露,突出表现为农村合作基金会和农村信用社的高息揽储造成大量不良资产,在相继发生挤兑事件后,政府不得不提供大笔垫付资金维护大局稳定。据《中国财政》 2001 年第 7 期报道: 湖北省黄冈市乡村两级仅农村合作基金会(站)有 1714 个,农经管理部门统计的应兑付股金 8.3 亿元。 1999 年,黄冈市为农村基金会提供了 1.4 亿元专项借款担保,目前已进入付息阶段,更为严重的是这 1.4 亿元借款中又有 6085 万元被挪用为发工资。农村基金会的兑付风险一旦完全暴露,其大量的不良资产损失将转化为县乡财政的直接负担。
——配套包袱 。分税制财政体制建立以来,中央和地方的分配关系得以规范,但完善的转移支付制度尚未确立,各级政府之间事权不清、职能交叉的矛盾还很突出。一些属于中央开支的项目却需要地方财政安排经费,如“拼盘”项目,地方挤占正常的支出预算,或暂时借用预算外资金,有的甚至搞“假配套,真钓鱼”。一经上级检查,免不了被扣减专款,最后被动的仍是财政部门。
财政是经济的“晴雨表”、社会的“稳定器”。为了确保我国国民经济健康有秩的发展,确保社会的稳定,减轻财政负担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愈来愈严峻、愈来愈不容回避的问题。从长远来讲,减轻财政负担的根本措施在于抓住国家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机遇,积极发展生产,壮大产业支柱,昂起地方经济龙头,以振兴经济保财政振兴。从近期措施讲,应围绕财政负担产生的根源,加大制度建设和监管的力度,严格按《预算法》和其它经济法规办事,建立全方位、多层次的减轻财政负担的机制,创造性地化债、减赤、消肿、清淤、疏浚,以逐步改变当前地方财政运行尴尬的艰难处境。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最新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赞助商位置
推荐内容
杂七杂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