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 ·故事 ·史海钩沉 ·人物档案 ·地方风俗 ·谚语大全 ·讽刺与幽默 · 赚钱 · 法律 · 在线教研 · 会员中心 · 心理测试 · 魔鬼词典 · 顺口溜
 
主页特效 网页特效 百家姓
娱乐 歇后语 绕口令 脑筋急转弯
 
谚语 谜语 名言 邮政编码
便民 酒方 验方 偏方 站长工具  
 
算命 风俗 手相 爱情
女孩 音乐 面相 星座 血型
 
饮食 穴道 偏方 医药
生活 软件 硬件 解梦 高考



   JS特效



实用工具
便民服务 加密解密
 
魅力高密 民间故事 Flash教程 PS教程 最新国内新闻
新华字典 黄道吉日 英语园地  万年历 Html2anycode
  首页 | 美图 | 短信 | 安全 | 校园 | 网站 | 游戏 | UFO | 文秘 | 生活 | 信息技术 | 论文 | 人生 | 情感 | 日记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主页 > 论文大全 > 会计审计 >

品牌的长线管理——论品牌再加强与品牌激活策

时间:2010-08-12 03:03来源:www.panpan.org 作者:味精 点击:
品牌的长线管理——论品牌再加强与品牌激活策略 当前,品牌竞争日益激烈,品牌所面临的市场环境急剧动荡,品牌管理尤其是老品牌管理面临严峻挑战。一方面,消费者行为的改变、
  

品牌的长线管理——论品牌再加强与品牌激活策略
当前,品牌竞争日益激烈,品牌所面临的市场环境急剧动荡,品牌管理尤其是老品牌管理面临严峻挑战。一方面,消费者行为的改变、竞争品牌策略的变化,以及政府规则的调整等市场环境的变化极大的动摇了品牌资产的基础;另一方面,公司内部战略的调整也对品牌提出了新的要求。
品牌长线管理的关键,在于对品牌资产基础的理解及把握。国际品牌营销专家凯文•科勒(Kevin Lane Keller)提出的以消费者为基础的品牌资产模型,是目前国际营销学界普遍接受的主流品牌资产管理理论(1998)。科勒认为,品牌资产存在于消费者的心中,品牌资产源于品牌认知和品牌联想;当消费者熟悉该品牌并对该品牌有正面、强烈、独特的联想时,该品牌就拥有正资产。任何涉及品牌管理的决策,如广告、促销、价格等,无非是通过对品牌资产的来源——品牌认知及品牌联想的影响来维持及建立一个长远的成功品牌。当一个品牌导入市场一段时间后,在市场环境的改变不足以动摇品牌资产基础的情况下,品牌管理的重点在于继续强化原有的品牌认知与品牌联想,通过实施品牌再加强策略来巩固品牌的发展;而当市场环境的改变已经触动品牌资产的基础时候,就必须建立新的品牌认知与品牌联想,实施品牌激活策略重构品牌资产的基础。
一、品牌再加强策略
为避免品牌效应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弱化,品牌管理者可以实施品牌再加强策略来维护和加强品牌资产的基础,巩固品牌效应。实施品牌再加强策略的关键,是识别与确定品牌资产的来源——品牌认知与品牌联想。品牌认知是指消费者对该品牌的认知,包括品牌的知名度,品牌所代表的产品属性,品牌所提供的利益以及品牌所满足的需求。品牌联想是品牌与其他产品的差异化所在。它是指存在于消费者心目中的对该品牌所独有的、正面的与强烈的品牌联想。品牌再加强策略就是品牌管理者通过开展一系列的市场活动、品牌战略、产品开发战略等来加强品牌效应,实施品牌再加强策略应把握好以下几个环节:
(一)保持品牌战略定位的一致性
在市场环境的改变尚不足以动摇品牌资产基础的情况下,实施品牌再加强策略的关键在于保持品牌战略定位的一致性,既维持品牌认知与品牌联想中的主要因素不变。享誉百年至今仍充满活力的世界级品牌,如可口可乐、百威、万宝路无不遵从此项金科玉律。它们一旦获得市场领先者地位以后,往往坚守其战略定位不变。万宝路(Marlboro)品牌资产的核心在于独立、自由、力量,而这一独有的、正面的、强烈的品牌联想与消费者心目中的美国梦紧紧相连,从而创造了巨大的品牌资产。创造这一品牌联想的关键环节在于菲利普•莫利斯(Philp Morris)公司在其广告活动中所使用的西部牛仔的形象。该公司为保持其品牌的战略定位不变,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一直应用这一广告形象。
保持品牌战略定位的一致性,并不意味着避免营销组合策略的任何变化,恰恰相反,僵化地执行这一策略往往是品牌老化的主要原因。为保持品牌战略定位的一致性必须对品牌的市场活动进行策略性调整,包括改变价格政策,开发产品功能,延伸品牌,导入新的广告活动,宣传新的广告主题语,等等。通过策略性调整保持品牌的青春活力,保证品牌认知与品牌联想保持一致的战略定位。保持品牌战略定位的一致性,关键在于把握变与不变的对立统一。德芙品牌在中国的广告沟通策略是一个很好的例子。通过仔细审视德芙巧克力前后两只广告片,可以发现广告有整体氛围及主题广告语——“香浓溜滑,丝般感受”并未改变,从而加强了德芙在巧克力市场的高档形象,并保持了“丝般感受”这一正面的品牌联想。而两只广告片的不同在于第一只广告片注重于自我享受,而第二只广告片侧重于与人分享的概念,从而扩大了产品的使用面,实现了德芙进入新细分市场的目的,进一步加强了德芙品牌的战略定位。
(二)保持品牌资产的来源基础
品牌资产的基础存在于品牌认知与品牌联想之中,往往比较稳定、持久。品牌再加强策略的一个关键环节就是识别品牌资产的来源基础,并采用各种措施保护这一基础。
然而,当品牌管理者在考虑品牌延伸策略、增加新的品牌联想、提高品牌赢利能力的时候,往往忽视品牌资产的基础,造成品牌资产的流失。宝洁(P&G)公司几年前,曾在美国市场上犯了类似的错误。该公司为降低成本,改变了凯德(Cascade)牌洗衣粉的配方,从而减低了该洗衣粉的洁净能力。当宝洁的主要竞争对手莱维兄弟(Lever Brothers)公司知得这一消息之后,掀起一场大规模的广告攻势,宣传该公司旗下的阳光(Sunlight)牌洗衣粉的洁净能力远远高于凯德牌,有力地提高了阳光牌的市场占有率。宝洁公司意识到强有力的洁净力是凯德品牌核心的品牌联想及品牌资产的来源基础以后,迅速恢复了凯德牌的配方,并以强大的广告宣传重新夺回了失去的市场份额。
(三)恰当地使用品牌延伸策略
品牌延伸策略是指在同一品牌下导入新的产品线。公司利用已树立起来的品牌,将品牌资产转移到新的产品线上,从而节省广告宣传等大量的品牌建立费用。比如,娃哈哈将品牌从果奶延伸到瓶装水上,节省了大量的广告费用,加快了新产品的市场导入。然而,不恰当的品牌延伸策略将分散品牌的资源,模糊品牌个性,动摇品牌原有的基础,从而侵蚀品牌资产。比如,红塔山集团曾经将红塔山品牌延伸到矿泉水上,这一不恰当的品牌延伸策略遭受失败是意料之中的事。
恰当的使用品牌延伸策略,不但不会损害品牌资产的基础,而且还可以加强原有的品牌认知及品牌联想,是实施品牌再加强策略的一个手段。恰当实施品牌延伸策略关键在于新导入的产品线应是品牌原有的品牌认知及品牌联想的进一步证明。比如,英特尔(Intel)芯片不断升级换代,进一步加强了英特尔创新、安全的品牌核心联想,从而增强了品牌资产。副品牌的导入是另一有效的品牌延伸策略。比如,大白兔品牌通过“纯心”副品牌的引入介入喜糖细分市场,纯心年轻、时尚、活力的品牌形象激活了已老化的大白兔品牌,为大白兔品牌注入了新的生命力。另一方面,大白兔纯心喜糖改变了大白兔奶糖老化的消费者结构群,将大白兔品牌植入年轻一代消费者的心中,从而巩固了品牌资产的基础,有效地实施了品牌再加强策略。
(四)规划有效的市场支持活动
实施品牌再加强策略有赖于市场活动的支持,这些活动包括广告宣传、价格调整、促销策略、渠道策略等等。市场活动的规划主要取决于品牌联想的类型,产品相关的品牌联想与非产品相关的品牌联想对具体市场活动的规划有着不同的意义。
1.产品相关的品牌联想
对于以产品相关的品牌联想为品牌核心的品牌来说,产品设计、制造及营销中的创新活动是品牌再加强策略的有效市场支持活动。面对卡西欧(Casio)手表采用以数字技术及时尚的市场定位,泰麦斯(Timex)手表采用了如夜光显示等一系列新技术,推出一系列新品种,在其广告活动中大胆使用了更为现代的新模特,并通过发展泰麦斯专卖店进一步加强其品牌形象,这一系列在产品设计及营销方面的创新活动加强了泰麦斯品牌的资产。
同时,应当注意的是对产品的改变不能过于随意,特别是在品牌消费者特别忠实于产品本身的情况下。1985年,可口可乐公司推出了新配方的“新可乐”,但遭受了可口可乐品牌忠实消费者的强烈反对。从此事例可以看出,成功的产品改变应使品牌的忠实消费者感到新的产品是一个更好的产品。而不是一个不同的产品。产品改造的导入时机也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产品变动过快,消费者将停止购买现有产品;而产品变动过慢,将给竞争对手抢先导入新产品的机会。
2.非产品相关的品牌联想
对于以非产品相关的品牌联想为品牌核心的品牌来说,以广告活动为主的品牌沟通策略是品牌再加强策略的有效市场支持活动。公司可以通过广告活动与消费者进行沟通,广告中采用符合品牌联想的品牌使用者及使用场合,从而巩固该品牌的资产。
然而,对广告活动过于频繁的改变将模糊品牌的形象,伤害品牌资产的基础。例如,新鲜与年轻化一直是百事可乐(Pepsi-Cola)与可口可乐相区别的品牌联想的差异点,“新一代的选择”(Choice of a New Generation)是百事的主题广告语。而百事公司于1992年发动了一次新的广告活动,将这一广告语改为“去拥有它”(Gotta Have It),并在广告中采用了年轻人与老年人共同饮用百事可乐的形象,目的在于争取年龄大的消费者。但销售实绩证明,这是一次不成功的广告活动。于是,百事公司又回到了其所熟悉的强有力的品牌战略定位,采用“年轻起来,充满活力,喝百事可乐”(Be Young,Have Fun,Drink Pepsi)为主题广告语。
二、品牌激活策略
当消费时尚变化,出现新的竞争对手,新的革命性技术等对市场环境的影响过于激烈时,品牌资产所依赖的根基将会动摇,品牌再加强策略将失去作用。这时往往需要实施品牌激活策略来重构新的品牌认知与品牌联想,赋予老品牌新的生命力。
实施品牌激活策略之前需要进行品牌审计。品牌审计是对包括品牌认知及品牌联想在内的品牌资产的基础进行的全面检查。通过品牌审计可以准确搞清品牌认知的宽度与深度以及品牌联想的独特性、强烈性和正面性状况,并回答以下问题;品牌原有的核心品牌联想是否依然是该品牌的基础?这一核心的正面品牌联想是否已失去了其独特性与强烈性?是否已有负面的品牌联想与该品牌相连?品牌审计的目的是确定品牌目前的战略定位以及品牌未来目标性的战略定位。
品牌激活策略主要有两种方法实施:一种是挖掘与拓展品牌认知的深度与宽度,另一种是改善与建立新的品牌联想,重新构造品牌资产所依赖的基础。
(一)挖掘与拓宽品牌认知的深度与宽度
品牌的老化最初往往体现在品牌知名度的降低与品牌使用场合和使用数量的减少。通过挖掘品牌认知的深度,提高品牌知名度;拓宽品牌认知的宽度,增加品牌的使用场合与使用数量,达到激活品牌的目的。
1.挖掘品牌认知的深度
随着品牌的老化,品牌知名度有下降的趋势,而品牌知名度的下降往往从年轻一代开始。老品牌通常在年龄较大的消费者中知名度较高,而年轻一代却缺乏了解,品牌的消费者结构呈老化趋势。因此,挖掘品牌认知深度的关键在于关注年轻消费群体,提高品牌在年轻消费群体中的知名度,从而达到激活品牌的目的。例如,阿迪达斯(Adidas)曾是世界运动鞋的领导品牌,一度成为运动鞋的制作标准。但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来,产品开发及市场营销方面的落后导致该品牌的市场占有率迅速下降,被耐克(Nike)及锐步(Reebok)等竞争对手远远抛在身后。为重振雄风,阿迪达斯公司选择了十几岁的城市年轻人作为市场的突破口,针对这一市场进行了产品开发、广告创意、促销设计,并重组销售渠道,从而迅速提高了该品牌在年轻消费群体中的知名度与美誉度,使该品牌重新恢复了活力,在短短四年内将市场占有率提高了13个百分点。
2.拓宽品牌认知的宽度
老品牌存在的另一个问题是品牌认知的宽度变窄,也就是说,消费者将该品牌限定在较少的使用场合,从而减少了该品牌的使用数量。拓宽品牌认知宽度就是通过各种措施提高品牌使用频率,达到激活品牌的目的。拓展品牌认知的宽度通常有两个途径:一是识别与开发新的使用场合和使用机会;二是识别与开发新的使用方法。
(1)识别与开发新的使用场合与使用机会
识别和开发品牌新的使用场合的一个有效方法是广告活动,通过精心策划的广告活动与消费者进行沟通,打破消费者心中不利的品牌联想,从而促使消费者在更多的使用场合使用该品牌,达到提高品牌使用量的目的。广告活动的一个方法是提高品牌的首次提及率,也就是说,提高消费者在考虑该类产品消费时该品牌第一被提及的次数。比如,可口可乐与百事可乐的品牌知名度都已经很高,但两个品牌仍然不断推出新的广告活动与消费者进行沟通,其主要目的就是设法提高品牌的首次提及率,增加品牌被消费的场合和机会,提高品牌使用量。广告活动的另一个方法是通过在广告中采用新的使用场合与使用者,促使消费者产生有利的品牌联想,增加该品牌使用机会与使用量。例如,椰岛鹿龟酒于2000年在上海市场上市的第一只广告片的主要场景是,春节期间儿女携带椰岛鹿龟酒回家看望父母,其主攻对象是节庆送礼市场。而春节后,椰岛鹿龟酒展开了新的一轮广告攻势,广告中的主要内容是健康的老年人平时饮用椰岛鹿龟酒与锻炼的情景,其目的是增加消费者平日消费该品牌的次数与使用量。
另一个识别与开发品牌新的使用场合的有效方法是设法提高品牌的消费频率。消费者有时对某类产品的使用周期缺乏了解,从而往往延误了该类产品的更换,降低了该产品的使用频率与使用量。比如,牙刷最好一月一换以保证卫生,而消费者往往容易忽视或忘记。提高该类品牌使用频率的一个方法是进行季节性促销,将该品牌的更换与特定的节日结合起来,从而促进该品牌的消费。另一个方法是改进包装设计,将该产品的使用状况显示在包装上,提醒消费者及时更换。比如,将电池的剩余电量显示在电池的包装上,提高消费者的使用频率。
最后,还可以通过开发新产品来增加品牌使用量。比如,消费者往往认为,每天用洗发水洗头会损伤头发,公司可以开发更为柔和的洗发水来鼓励消费者更多地使用该品牌,从而增加了该品牌的使用频率与使用量。
(2)识别与开发新的使用方法
提高品牌认知的另一个有效方法是识别与开发品牌全新的使用方法。例如,当维兹(Cheez-Whiz)公司发现其作为普通调味品的产品可以被用作奶酪伴侣时,该公司发动了一次广告活动,以推广该品牌的这一用途,使该品牌的销量短期上升35%。另一事例来自汉莫(Arm and Hammer)公司,该公司发现其面包苏打产品具有清洁的特性,于是将该产品作为厨房清洁剂来推广。
(二)改善与建立新的品牌联想
随着品牌所面临的市场环境的动荡与变迁,品牌原有的正面联想往往丧失了存在的基础,某些负面联想开始与品牌相连,品牌资产的基础产生了根本性的动摇。这时,就必须通过改善与建立新的品牌联想来重建品牌资产的基础。老品牌虽然给人以质量可靠的印象,但消费者尤其是年轻一代往往认为老品牌是过时的、无新鲜感的与缺乏个性的,这些负面的品牌联想往往困扰着大多数老品牌。因而,使品牌“时髦”起来是大多数老品牌所面临的重大任务,这就必须通过新的产品导入、新的包装设计、新的广告活动等一系列组合营销策略来达到这一目的。例如,戴尔蒙特(Del Monte)公司是美国水果与蔬菜罐头的制造商,该公司自1969年以来销售一直呈下降趋势,而且其产品的忠诚消费者在逐渐老化(典型消费者是年龄在55岁以上的女性),年轻一代的消费者将其品牌看作是老式的、不方便的与过时的。为消除这些负面联想,使该品牌时髦起来,该公司以年轻的家庭为目标市场,组织了一系列市场支持活动,从而达到了激活品牌的目的。
改善与重建品牌联想的决策取决于对该品牌目标市场的确定,不同的细分市场需要建立不同的品牌联想,形成不同的品牌资产。这方面的决策通常可以归纳为三个方面:一是保留现有消费者,吸引原来流失的消费者;二是进入被忽视的细分市场;三是吸引全新的消费者。
1.保留现有消费者与吸引原来流失的消费者
要达到保留现有消费者与吸引原来流失的消费者的目的,品牌管理者应检讨已失效的品牌联想,重建与原有消费者相关的新的正面品牌联想。一个有效的方法是奖励忠诚的消费者,鼓励他们的重复购买行为。比如,万科房产公司不但为已购买该公司房产的消费者提供优良的物业服务,而且在他们购买新的万科房产时可以享受更低的销售折扣。研究表明,在汽车行业里,将汽车卖给一个新客户的费用是卖给一个老客户的五倍,这一研究结果充分说明了保留忠诚消费者的重要性。
2.进入被忽视的细分市场
为进入被忽视的细分市场,往往需要建立新的品牌联想。强生(Johnson&Johnson)公司为此开创了很好的先例。该公司将其儿童洗发水建立了柔和与不伤发的品牌联想,并将这一品牌联想与成人消费者进行了沟通,成功地进入了成人消费市场。打破原有的品牌联想,进入新的细分市场往往是不容易的。耐克公司一直努力进入女性消费市场,然而受该品牌原有品牌形象的影响,至今未取得实质性进展。
3.吸引全新的消费者
当老品牌背负太多的负面联想时,品牌管理者往往选择放弃品牌原有的消费群体,建立新的品牌联想去吸引全新的消费者。例如,吉利(Gillette)公司通过品牌审计,认为其旗下的品牌帝郫德(Dippity-Do)在原来消费者中的负面联想太深,于是决定放弃原有目标消费者,通过树立起有趣、时尚的新的品牌联想来吸引年轻一代的消费者。
三、结论
成功的品牌管理要求品牌管理者具备长远的品牌战略构想,根据品牌未来发展思路规划当前的具体市场策略,这就是品牌长线管理的基本思想。在品牌的长线管理过程中,市场环境会发生剧烈的变化,新技术的出现、行业竞争结构的变化、消费趋势的演进等等都会对品牌的原有资产基础产生冲击,正面的、独特的、强烈的品牌联想开始弱化及模糊,负面的品牌联想开始产生,所有这些都会侵蚀品牌资产,降低品牌价值,甚至造成品牌的消亡。在市场环境的改变还不足以动摇品牌资产基础的情况下,可以实施品牌再加强策略来巩固品牌的发展;而当市场环境的改变已经触动了品牌资产的基础时,就必须实施品牌激活策略以重构品牌资产的基础。
收稿日期:2001-06-15
【参考文献】
[1] Kevin Lane Keller.Strategic Brand Managemet[M].Upper SaddleRiver,NJ:Prentice-Hall,1998.
[2] Ronald Alsop.Enduring Brands Hold Their Allure By StickingClose to Their Roots[M].Wall Street Journal Centennial Edition,1989.
[3] Chris Roush At Timex,Theyre Positively Glowing[J].Business Week,1993-07-22.
[4] Michael J.McCarthy.Pepsi is Returning to Younger Generation[J].Wall Street Journal,1993-01-22.
[5] Kevin Goldman,Adidas Tries To Fill Its Rivals Big Shoes[J].Wall Street Journal,1994-03-17.
[6] John D.Cripps and Robert J.Meyer.Heuristics and Biases inTiming the Replacement of Durable Products,[J].Journal of ConsumerResearch,1994,9(21):2.
[7] David A.Aaker.Managing Brand Equity[M].New York,NY:Free Press,1991.
[8] Ronald Alsop.Giving Fading Brands a Second Chance[M].WallStreet Journal,1989-01-24.
[9] Kevin Goldman.Del Monte Tries to Freshen Its Market[J].WallStreet Journal,1994-10-20.
[10] David W.Stewart.Advertising in a Slow-Growth Economy[J].American Demographics,1994,9(16):9.


《外国经济与管理》200108【 作 者】高松/庄晖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最新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赞助商位置
推荐内容
杂七杂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