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 ·故事 ·史海钩沉 ·人物档案 ·地方风俗 ·谚语大全 ·讽刺与幽默 · 赚钱 · 法律 · 在线教研 · 会员中心 · 心理测试 · 魔鬼词典 · 顺口溜
 
主页特效 网页特效 百家姓
娱乐 歇后语 绕口令 脑筋急转弯
 
谚语 谜语 名言 邮政编码
便民 酒方 验方 偏方 站长工具  
 
算命 风俗 手相 爱情
女孩 音乐 面相 星座 血型
 
饮食 穴道 偏方 医药
生活 软件 硬件 解梦 高考



   JS特效



实用工具
便民服务 加密解密
 
魅力高密 民间故事 Flash教程 PS教程 最新国内新闻
新华字典 黄道吉日 英语园地  万年历 Html2anycode
  首页 | 美图 | 短信 | 安全 | 校园 | 网站 | 游戏 | UFO | 文秘 | 生活 | 信息技术 | 论文 | 人生 | 情感 | 日记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主页 > 论文大全 > 理工类 >

库车前陆盆地克拉苏构造带的构造特征与油气

时间:2010-07-27 23:37来源:www.panpan.org 作者:江南 点击:
摘要克拉苏构造带位于库车前陆盆地的北侧,由浅部和深部两个层次的构造组成,上、下不同层次的构造具有不一致性。浅部层次的构造主要为断层传播褶皱、断层传播-滑脱褶皱,这些
  

摘要克拉苏构造带位于库车前陆盆地的北侧,由浅部和深部两个层次的构造组成,上、下不同层次的构造具有不一致性。浅部层次的构造主要为断层传播褶皱、断层传播-滑脱褶皱,这些构造的突破断层发育,不利于油气的保存;深部层次的构造主要为被动顶板双重构造、突发构造和断层转折褶皱,这些构造在走向上相互转变,构成了本区最有利的构造圈闭。断裂是本区最重要的构造,它不仅是烃源岩排烃的有效机制,而且是油气运移的通道。
关键词库车前陆盆地克拉苏构造带断层相关褶皱被动顶板双重构造构造与油气关系
1区域地质概况
库车前陆盆地是塔里木盆地北缘的一个重要构造单元,位于塔里木盆地与天山造山带交接部位,是一个叠置在二叠纪至三叠纪前陆盆地之上的新生代再生前陆盆地[1],其中主要沉积了一套巨厚的陆相沉积。三叠系为湖泊相沉积,边缘为三角洲相,中部为深湖相,包括砂岩、暗色泥岩和煤层,厚460~2 300m。侏罗系为湖泊-沼泽相沉积,底部为厚层砂岩,中部为煤系,顶部为褐色砂岩、砾岩,厚330~2200m。白垩系和第三系主要为巨厚的河流相沉积,包括棕色、褐色砂岩、泥岩。其中早第三纪库车前陆盆地的西部有短时海侵,下第三系在盆地西部为一套膏泥岩沉积。白垩系和第三系总厚2000~6000m。库车前陆盆地三叠系、侏罗系有成熟度适中、厚度大的腐植型生油岩,侏罗系煤系与下第三系膏泥岩是良好的区域性盖层,各岩系发育多套砂岩储层,多以原生孔隙为主,具有优良的储集条件。总之,库车前陆盆地是一个中生代的生油坳陷,具有多套生储盖组合,主要勘探目的层为白垩系、侏罗系和三叠系,其次为第三系。1952年开始勘探工作。1987年该油田因枯竭而废弃。1995年在大宛齐构造上见工业油气流。1997年底以来,先后在克拉2井、克拉3井、依南2井获高产工业油气流,使库车前陆盆地的勘探工作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库车前陆盆地的地表构造由北向南可以划分为7个构造带:Ⅰ.北部边缘冲断带;Ⅱ.东风背斜带;Ⅲ.北部背斜带;Ⅳ.拜城-阳霞向斜带;Ⅴ.南部背斜带;Ⅵ.西南雁列背斜带;Ⅶ.南缘剪切伸展构造带。这些构造带是新第三纪-第四纪统一的南北向水平挤压作用的产物,是库车再生前陆逆冲带由北向南渐次扩展的结果。
克拉苏构造带位于库车前陆盆地中部北侧,主要是根据地震剖面确定的地下构造,它对应着地表构造的东风背斜带、北部背斜带和拜城-阳霞向斜带。克拉苏构造带西起卡普沙良河西约15km,东至克孜勒努尔沟东侧15km,北起东风背斜带南侧向斜,南抵拜城-阳霞向斜带北部,即东经81°30′~83°29′和北纬41°50′~42°08′所圈定的范围。
2克拉苏构造带的构造特征
2.1克拉苏构造带的地面构造
克拉苏构造带的地面构造由南、北两个背斜带组成,北背斜带自西而东由库姆格列木背斜、巴什基奇克背斜和坎亚肯背斜构成。南背斜带自西而东由吐孜玛扎背斜、喀桑托开背斜、吉迪克背斜构成。上述各背斜均以N80°E左右的走向呈直线状延伸,其首尾相连或稍有错开,只有喀桑托开背斜的中段呈向南凸出的弧形(图1)。地表所见的这些背斜以断层传播褶皱(faultpropagation fold)[2]为主,其次为断层传播滑脱混生褶皱(hybrid faultpropagation/detachment fold)[3]、滑脱褶皱(detachment fold), 还有少量断层转折褶皱(fault-band fold)[4]。上述不同类型的褶皱在空间上相互转化。
库姆格列木背斜为一断层传播褶皱,中段和东段属于典型的断层传播滑脱混生褶皱。背斜核部断层构造发育,但背斜的东、西两个倾状端保存完整。背斜西段倾向北的陡倾逆断层,是由形成断层传播背斜的缓倾逆断层,从断层端线向背斜的前翼打开形成的正向突破断层。中段、东段倾向北的陡倾逆断层,是由形成断层传播滑脱混生背斜的缓倾逆断层,从断层端线或断坡上的某一点向背斜的后翼打开形成的反向突破断层(表1,图1,图2a)。
表1克拉苏构造带的构造特征
Table 1The 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of Kelasu tectonic zone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最新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赞助商位置
推荐内容
杂七杂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