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 ·故事 ·史海钩沉 ·人物档案 ·地方风俗 ·谚语大全 ·讽刺与幽默 · 赚钱 · 法律 · 在线教研 · 会员中心 · 心理测试 · 魔鬼词典 · 顺口溜
 
主页特效 网页特效 百家姓
娱乐 歇后语 绕口令 脑筋急转弯
 
谚语 谜语 名言 邮政编码
便民 酒方 验方 偏方 站长工具  
 
算命 风俗 手相 爱情
女孩 音乐 面相 星座 血型
 
饮食 穴道 偏方 医药
生活 软件 硬件 解梦 高考



   JS特效



实用工具
便民服务 加密解密
 
魅力高密 民间故事 Flash教程 PS教程 最新国内新闻
新华字典 黄道吉日 英语园地  万年历 Html2anycode
  首页 | 美图 | 短信 | 安全 | 校园 | 网站 | 游戏 | UFO | 文秘 | 生活 | 信息技术 | 论文 | 人生 | 情感 | 日记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主页 > 论文大全 > 理工类 >

关于农村综合配套的第三步改革

时间:2010-07-27 23:37来源:盼盼的家园 作者:江南 点击:
关于农村综合配套的第三步改革 〖CD2〗赴山东淄博市农村考察的调查报告 温铁军〓马〓力〓洪〓涛 我国农村已进入深层次改革阶段,成绩卓著,但也存在不少问题,主要
  

关于农村综合配套的第三步改革
〖CD2〗赴山东淄博市农村考察的调查报告
温铁军〓马〓力〓洪〓涛
我国农村已进入深层次改革阶段,成绩卓著,但也存在不少问题,主要是发展不

平均问题。

本文认为,需要进行农村第三步改革,即以小城镇为载体的综合配套改革。本文以作者在农

村实地调查的第一手资料,分析并论述了农村改革的现状及经验,时未来走向发表了看法。


一、考察内容
1.小城镇建设的发展
随着经济的发展,一些县、乡、镇、甚至村逐步具备了城市的一些特征,如人口迅速增加,

市场建设迅速发展,通路、通水、通电、通讯、甚至通气(液化气)、通暖(暖气)等城区基础

设施逐步完备。一方面小城镇建设促进了农业产业化发展,如种植化、养殖业规模经营,产

前、产中、产后服务一条龙,农村的农、林、牧、副、渔、工、商、建、运输十个轮子一齐

转;另一方面也促进了市场流通,服务了城乡消费者。山东全省范围来看,城市化水平为30

%,高于全国水平,其小城镇建设主要有5种类型:
(1)“市场带城”,即由于市场(指有形的现货市场,后同)的形成和规模发展,从而带动了

小城镇(有一部分过渡为中小城市)的崛起和发展。淄川区(县级)的“服装城”,投资6500万

元,占地面积11万平方米,建筑面积7万平方米,经营摊位1万个,日客流量10-15万人,交

易额1993年26.09亿元,1994年达40亿元。还有周村(县级)纺织大世界,号称中国北方布匹

城,投资3亿元,建有20余栋沿街单体楼和观山商场内30余栋纺织专业批发楼,形成建筑群

,日均客流量4万多人次,日均货物吞吐量250多吨,1994年成交额突破15亿元。
(2)“企业带城”,即由于乡镇企业的发展,形成了企业规模和企业群体,于是相应地带动

了劳动力的聚集,从而促进了城市的形成。
(3)“资源带城”,即随着地下或地上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矿山企业的形成和发展,从而促

进城市的形成。
(4)“依托城市发展型”。如周村镇的受国、灯塔、新建等村,地外城区,经济实力较强,

它们积极结合城市旧城改造,加快新村建设,使这些村庄基本实现了村庄楼房化。
(5)“强村膨胀带城”,即依靠乡镇企业的发展,经济实力的优势,进行村庄改造,基本实

现楼房化,同时这些强村吸引周围乡镇、村劳动力,特别是一批能人向强村集中,使强村规

模不断膨胀,从而形成中心带动作用。
(6)“城市中心型”。如王村镇地处周村、邹平、章丘、淄川四县(市、区)交界,自古集市

发达,商贾云集,是颇具规模的商业走廊,黄酒、食醋远近闻名。近年来乡镇村企业又迅速

发展状大,该镇根据这一优势,结合小城镇建设,发展了工业小区、商贸小区、住宅小区,

建设了食醋专业市场、万家交易市场,小城镇和工业小区建设初具规模,产生带动效应。
由此可见,近年来农村小城镇建设迅速发展是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是农村经济发

展的一种客观经济现象。
2.市场建设
淄川区、周村区重视商品市场建设,市场建设反过来,又促进了当地经济和社会的繁荣,真

正做到了建一方市场、带一方企业、活一方经济、富一方人民。其特点有如下4个方面:
(1)重视市场的区位选择。周村市场历史悠久,曾是袁世凯1904年所建的三大商埠(周村、济

南、维坊)之一,淄川服装城位于鲁中,此两大市场位于山东丝绸产区,交通四通八达,又

都是历史商贾云集之地。
(2)重视多元投资建市场。市场的基础硬件投资需要资金,他们坚持“谁建谁有利,谁管理

谁受益”的原则,采取国家、集体、个体私营一起上的投资办法,坚持把利益的大头让给建

设者、经营者,调动了村镇两级以及个体私营者的积极性。
(3)重视配套服务的市场建设。一是具有完善配套的机构和设施,如市场内有工商、税务、

安全、金融、邮电等管理机构,还有信息中心,甚至还有闭路电视、微机跟踪跟踪进行监督

管理。二是具有完善配套的服务,如围绕服装城的配套服务有饭店、旅店、寄存处、房屋出

租等3000余户,客运、运输、出租汽车500余台,人力出租力300多辆,服务加工6000多户。

“纺织大世界”有市场通讯、金融(11家)、车站(与汽车站联办)、酒店(2家)、娱乐舞厅(2

个)、打字复印(1个)、门诊部(和医院联办)、幼托(1个)等。
(4)用优惠的政策吸纳全国各地的客户。在工商管理和税收方面“让利让税求发展”,如纺

织大世界工商管理费,每个摊位每年480元,设施租赁费每车每个摊位收1500元,而每个摊

位最大交易额有100多万元。并还有一些“特区”优惠政策,如单位和个人在“特区”内开

发建设投资在30万元以上的,减半征收建设中的各种税、费,建成后给予试营业一年的优惠

,外地工商户新进“特区”经营并长期在周村居住的,可优先办理山东省地方城镇居民户口

或城镇农业户口;等等。
淄川区以淄川服装城为龙头的专业批发市场,立足鲁中,辐射全国,近三年来累计投资10亿

元以上,相继建成服装城、建材市场、华祥街、商业大厦、华联商厦、东方商厦、柳泉大厦

、小商品城等30多处专业市场和大中型商业网点,初次形成了以服装城为龙头的生活资料市

场和以建材市场为主体的生产资料市场两大市场。服装城1994年成交额可达40亿元,建材市

场1994年交易额达到25.7亿元,华联商店、东方商厦、地下商场、淄川商业大厦等一批面积

1万平方米以上,年销售额超亿元的大型商业网点,与服装城、西关大街、华泽街等互为依

托,构成了鲁中的制高点。周村区在多元投资方面,1993圻有16个乡、镇、村投资4.9亿元

,兴建各类市场23处,其中南部自由商贸区、官庄蔬菜批发市场、万家交易市场等一批市场

已初期规模,全区集贸市场发展55处,比1992年增加16处。
3.农村股份合作制
(1)农村股份合作制企业所占比例大。淄博市自1993年开始,股份合作制逐步由广泛试点进

入推广阶段。至1994年底,改制企业所占比例增大,博山区90%,周村区95%、桓台县81.4%

、张店区95%、淄川区90%、高青县有150家企业,实行行业改制的农机系统占76%。
(2)推广领域有所突破,实现股份合作制的有农业、工业、流通、交通运输和建筑企业;有

集体企业,也有联办和个体私营企业,而且在种植、养殖、林果、水产领域有所突破,具体

来讲:
①农业科技服务部门的信息、科研成果、技术、优良品种、资金同农民合股经营,实施区域

化、专业化生产,促进生产方式,生产规模的更新改造和扩大。
②在积极培育市场和发展个体私营经济的同时,运用股份合作的形式,鼓励多方入股,兴力

粮油瓜果菜等市场,实现农村市场的大贸易、大流通。
③在农副产品精深加工上引入股份合作制,实行县、乡、村、户一起上,重点发展蔬菜果品

保鲜及深加工、食用加工保鲜、肉食综合加工、专业面积加工、棉秆刷产品综合利用等龙头

企业,大家共担风险,共同发展,走“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种养加一条

龙、贸工农一体化”的路子。
④对农田水利建设等区域性强、投资大、周期长的项目,大力推出“股份井”、“股份水”

等,进一步改善农业条件,提高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⑤在拍卖“四荒”、推行土地适度经营方面实行股份合作制。
(3)股份合作制的类型〖CD2〗主要有社区股份合作制和企业股份合作制两种。
社区股份合作制有以下4种形式:
例1、张店区公园办事处〖CD2〗地处市郊,集体经济的前身是社队企业,转城后,靠城市建

设征用土地而获得补偿款和拆迁费逐步发展起来的。土地占用后,城区企业就成为城镇居民

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另一方面,城市办事处按照城市管理机制运行大批干部脱离村居;同

时,繁荣的城市地段为居民发展第三产业制造了条件,许多人从事个体、联合体和私营经济

,集体企业资产是在原有衍续的基础上由现有职工创造积累的。根据这一事实,单一的企业

无法进行产权明晰,必须以社区为单位进行股份合作制改造。在工作中做到企业股份合作制

与社区股份合作制同步。他们将社区股份合作资产分为以下4个方面的股权:
①集体股〖CD2〗企业有量净资产的70%左右为集体股,为社区劳动者共同占有;②分配股、

个人投资股〖CD2〗企业在册职工按工龄、贡献、技术等因素享有职工分配股,同时缴纳相

庆的个人投资股。③贡献股〖CD2〗现已退休但对企业作出成绩的老队人、老厂长、及外籍

工作人员享受贡献。④专业技术职称股〖CD2〗现在企业工作的专业技术人才享受专业技术

股。
例2、龙泉镇渭一村,首先以企业为单位推行股份合作制,以企业为单位,通过评估把总资

产按照每个职工的贡献大小,全部量化到个人,名称的企业职工集体个人股,然后按每人所

分得的股份交纳10%的风险金,为职工个人股。同时,将村的债权债务量化,量化后的集体

个人股永远归个人所有,不准退股和带走,并根据企业效益情况,每年提取20%按股分红,8

0%用于归还债务扩大再生产。然后,采取三种办法,解决村委和社会公益事业的经财支出。

一是土地实行租赁使用;二是原村里向企业的投资部分,按银行利率有偿使用;三是村按每

个企业的工资奖金总额提取管理费。这样,解决了学校、医疗卫生单位、村委干部、烈军属

、五保户、60岁以上老人生活补贴、计划生育、退休干部、群众福利事业等开支。村委主要

对各企业进行指导、监督、协调、服务,搞好社会发展规划落实。
例3、桓台县李王村,按照村里和企业的在职干部、职工及村民对企业的贡献大小,确定送

配股的数额,采取送一买一、送配等额的原则,所买任务不成者,送股数额自动放弃。具体

做法、桓台县玛钢厂是李王村的村办企业,经济税务事务所审计确认,公司的总股份为851.

61%万元,折851.61万股为集体股,占47.15%;2.以玛钢厂净资资产601.61万元中的200万元

折为200元股,按贡献大小分配给玛钢厂干部、职工及村干部事业人员为个人普通股,占23.

48%;3.向公司内部职工新发行200万股,按1:1平价发行为个人普通股占23.48%,原企业历

年积累的奖励基金50万元,折为50元股,分配结构钢‘干部职工,职工个人股为5.87%。
例4、淄城镇小要村以全村净资产为基础进行股份合作制造。把村集体净资产的48%具体量化

到全体村民,凡是全满18周岁的本村村民发得工令、贡献等量化其它股份,并根据所分得

股份,购买10%的风险股。
企业股份合作制有以下2种形式:
例1、黑旺镇7个镇办企业,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和职工的承受能力,拿出10-30%的资产量化

到职工,再让职工按分得股份相应购买风险股。
例2、淄城镇西关二村同村办9个企业签订了实施股份合作制并逐步过渡到个人买下所有股份

的合同。他们在对每个企业进行资产评估后,要求企业的经营者必须在第一年内买下1/3的

股份,集体剩2/3股份;第二年,经营者须再买下1/3的股份,集体还剩1/3的股份;到第三

年,经营者再把最后的1/3股份买下。这样用三年的时间,整个企业成为经营者的财产,村

里可利用出售企业的资金,再做其他公益事业。
(4)与股份合作制同时并存的有企业股份制、租赁资
例1、厂长控股、集体留股、职工参股的股份制企业。二里物资供销公司经评估总资产950万

元,总负债579.5万元,净资产370.51万元,52名职工,改制前每年向镇政府交40万元利润

。具体做法:以评估后的企业净资产为底价,厂长、镇政府、企业职工分别按4:3.5:2.5

的比例购买企业净资产,厂长购买40%,计148.2万元,集体留35%,计129.675万元,职工购

买25%,计92.625万元,平均每个职工购买1.78万元。厂长一次交清所购资产额的50%,计74

.1万元,职工所购资产额一次交足。厂长、职工共购买65%的集体资产,计240.825万元。所

占土地按每亩3万元计价入股。镇政府、厂长和全体职工分别按所购股份分红。企业改制后

成为一个规范的股份制企业,镇政府不用以行政手段管理企业,只以资产纽带在企业董事会

和监事会中通过政府委托的2名董事和1名董事间接管理企业。
例2、全部出售公有产权。黄家辅镇的淄川玛钢厂是黄家辅镇望娘村的一个村办企业,现有

职工210人,净资产205万元,1993年产值450万元,利税60万元。做法:将全部资产一次性

出售给全体职工,①集体不参股,净资产全部由本厂干部职工购买;②企业领导班子成员所

购净资产占全部净资产的42%,计87万元,职工购买58%,计118万元。土地使用权、电权未

列入出售范围,由企业和村委签订租用合同,定期向村里交纳租金。土地每年3元/平方米,

电权是估价20万元,企业每年向村里交20%。
例3、出售设备,租赁厂房。张庄乡根据本乡实际和职工的承受能力,在企业转机建制过程

中,采取出售设备,租赁厂房的办法,将乡农机厂改建为股份制企业,该厂净资产135.8万

元,其中设备72.4万元,厂户35.2万元,电权28.2万元,个人将设备一次购买,厂房、电权

定期向乡政府交租赁费。
例4、资产租赁。查王镇山嘴头村吸取实行承包制以来负盈不负亏,村里包袱越来越大的教

训,从本村实际情况出发,将11个村办企业租赁给村民经营,并签订了固定资产保值合同。

具体做法:电权租赁费为年每千瓦100-200元,土地租赁费为每年5000元/亩,固定资产租赁

费前一次交清租赁费,租赁费在10万元以上的可分为上半年、下半年两次收缴。租赁的好处

是,租赁人是企业的法人代表,一切债权债务全部由租赁人承担,从根本上解决了承包制负

盈不负亏的现象,租赁费也有了保证。
此外,还有法人参股组成的股份联营企业;以土地、厂房为股份,吸引外地企业家带设备技

术、资金入股;以及以股份为纽带的“三资”企业。
(5)农村股份合作制经历了试点推广两个阶段,每个地方或企业的股份合作制都坚持了按照

股份合作制的操作规程办事。周村区自1984年以来先后经历了自发形成阶段、探索试验阶段

(成为全国农村改革试验区)、全面深化阶段、淄博市全面试点推广是从1993年开始的。在坚

持按规程办事方面,张店区推行了“十步操作程序”,即成立机构、乡政府报批、制定改造

规划和组建方案,起草案程,清产核资、股权划分、论证,正式报批、募集资金,召开成立

大会等。博山区推行“八大程序”,即:立项申请、资产清查评估、股权设置、起草章程、

募股、报批、创立工商登记进行改组。桓台县“七大程度”:思想发功,资产评估确认,落

实优惠政策,确定改制形式合理设置股权,进行募股建立章程,召开创立大会建立新的企业

运行机制,检查验收。
4、“易地扶贫”问题
所谓“易地扶贫”是相对于就地扶贫而言,过去的扶贫形式,如淄川区1984年以来,(1)每

年拿出300多万元投入山区基本工程建设的投资中;②56个富裕村与56个贫困村缔结为姐妹

村,扶持发展生产项目,安排剩余劳动力;③30个厂矿企业与60个贫困村挂钩支持;④8…0

余名机关干部到后进村挂职包村;⑤农委、政协、科协等部门派出科技工作队进山,搞好农

业新技术推广应用,山区落后面貌有了很大改善。17.4万山区人口在人均不到7分地的山区

土地上辛勤劳作,有相当一部分劳动力闲散无事,在温饱线上徘迥,山区落后面貌依旧,且

与城郊经济发展差距越来越大。进入九十年代,随着经刘的迅速发展,淄川乡镇工业产值在

江北率先突破百亿元大关,蓬勃发展的二、三产业为社会提供了大量就业机会,常年在淄川

打工者就有十万之众,为了加速小城镇建设的发展,使贫困山区农民致富,淄川区委、区政

府果断决策大开城门、放宽政策、广开渠道,实施“易地扶贫”〖CD2〗山区人口搬迁工程

,重新进行人才资源的合理配置,达到城乡互补、优势互补。1994年10月以来,共搬迁农村

人口3033户,10636人。采取5种形式:①乡镇范围内搬迁或村庄合并。在本乡镇内,围绕中

心城镇的发展,采取以强并弱,以大带小、邻村合并的方式,将偏远小村、弱村向乡镇驻地

、中心村集中。②跨乡镇搬迁,以城郊经济强村为接收村,对口定向吸纳山区农村人口,一

个强村可集中吸收一个山区村,也可以多个村区同吸收一个山区村。③分散搬迁。凡在城区

或卫星城镇务工经商人员,具备购房能力的可以优先向城区搬迁,或通过投亲靠友,自找门

路,自接对子,自行搬迁。④企业吸纳山区人口,位于中心城镇、规模大、效益好的乡镇企

业,定向吸纳偏远山区人口,弱村可以依托企业建立居民小区。⑤城区或地郊乡镇建设小区

吸纳山区农村人口,由乡镇统一管理,弱强人口吸纳能力。山区人口搬迁工程既是一项山区

拔掉穷根工程,又是一项兴城兴镇的工程。淄川将从1995年开始利用三年时间分期分批搬迁

山区人口8万人,其中跨乡镇搬迁4万人,本乡镇内部搬迁4万人,彻底消灭人均收入在千元

以下的村庄,使现有淄川区15镇15乡482个村区划态势发展成为分区适度、布局合理,人均

占的资源均衡的中心城市,并带动小城镇组群式现代化城市格局的形成。
“易地扶贫”的条件,(1)需要有坚强的经济实力作基础和后盾;(2)需要有坚强的、具有长

远目标意识的地方领导班子;(3)需要有坚强的集体经济意识,淄川区改革16年来集体经济

一直是滚动发展的。(4)接受地方和企业要有奉献精神。
二、需要研究的问题
1.小城镇建设是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行政乡镇不等于就是小城镇。农村改革16年来

,我国城市化水平大大提高,小城镇建设得到迅速发展,并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起着极其重

大的作用,小城镇作为农村进行综合配套改革的载体,使之在农村家庭职产承包责任制、乡

镇企业的两大里程碑之后,成为农村第三步改革的标志。小城镇不同于中等城市,它位于城

市与乡针的结合部,一般来说,它指县城、乡镇城区和一些具有城市特征的村庄,但是,严

格地讲,小城镇又不等同于县城、乡镇或者村的行政区划,随着经济的发展,小城镇形成区

城中心城镇,许多是跨行政区划,从而引起行政区划的变动,适应其小城镇发展,于是就产

生特有的规模效益,而不是小而全,自成一体的“庄园城镇”,突破传统的“血缘关系”和

“地缘村社”的束缚。
2.小城镇建设的深刻含义。关于小城镇建设的目标,我们认为,把小城镇建设作为农村进行

配套改革的载体,是我国农村第三步改革的重要内容。一方面通过小城镇建设把农村经济合

作组织、农村供销合作社、以及各种经济成份的农业、工业、商业及其社会服务组织结合起

来,形成一个服务体系,一方面为农业产业化服务,另一方面为城乡社会消费者服务,从而

实现农业产业化、现代化、城乡一体化,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减缓“盲流”给大中城市的

压力。因此具有深运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3.如何提高小城镇建设的规模和效益?这涉及小城镇建设的类型,要根据不同地区、不同经

济发展水平、社会文化发展背景建立不同类型的小城镇,避免“千篇一律”。小城镇建设的

发展方向:一是小城镇小城市中等城市;二是绝大多数小城镇建成现代化园林式工商小

城镇(市),否则,过于追求城市规模、追求十而全,不利于城镇建设目标的实现,必然浪费

资源,重现“城市病”。
4.土地产权流动问题。土地是农村最基本的生产要素,随着农业产业化发,客观上要求零散

、分块的土地相对集中,需要明晰土地的产权归属,即明确土地的所有权和使用权问题。在

现行政策条件下,土地所有权归集体(现有争议,如:民法通则第60条规定国家保留土地所

有权;土地法规定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除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外,属于集体所有,

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属于集体所有),农村大面积(3亩以上)非农业耕地的使用采取中

央一省(市、自治区)一县(市)分级审批管理,收纳农业土地占用费。在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

任制后,农民拥有了土地的使用权和部分收益权,不包括所有权(民法通则上说不包括占有

权和处分权),农民因此每年要向村交纳提留和统筹费等。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在土地集体

所有权不变的条件下,农民在土 承包期内可以对其拥有的土地使用权依法转让、转包、入

股、甚至抵押,使用土地作为生产要素,按照市场需要自由流动(这应该有所突破),以适应

当前经济改革发展,要打破行政区划的界限,以利于经济区域化的发展,效益的提高。这各

观上要求有所突破。因此:(1)进一步明确农村土地产权;(2)明确土地的价格(通过评估、

或通过招标、或通过拍卖来予以实现);(3)按价值规律公开、公平、公正地流动土地使用权

,或者所有权,要注意:土地使用权与所有权的价格是各不相同的,管理权限公工也不一样

。
5.按股份合作制进行农村股份合作制的改革,促进农村产业化和乡镇企业的发展。
(1)正确认识股份合作制不等于私有制。在规范的股份合作制企业内部劳动者既是企业或社

区的劳动者,又是企业的所有者,集体资产不可随时分割抽走。私有制企业中劳动者与所有

者很多情况下不是合二为一的,所有者或者合伙人可以抽走资本金。
(2)股份合作制实行分配股和风险股,需要注意:一是分配股要做到公正、合理、合法,还

要另购风险股,否则分配股无效,这能把员工与企业紧紧捆在一起。二是分配股不能转卖、

流通、可以继承,不设或不购风险股,分配股无效。
(3)厂长、经理在分配股上与其他职工一样,不能有特殊区别,另外必须购买规定的比例的

风险股。
(4)要提高对集体股设立的重视。一是社区公共建设需要“六通”(通水、通电、通路、通讯

、通气、通暖)、学校、医疗卫生、体育场地、市场、烈军属、五保户、以及宾馆、饭店建

设的需要。二是土地、电价等使用权算集体股,采取参股的形式、或者租赁的形式,通过经

济合同规范下来。三是国家对企业政策性倾斜投资,可作为集体股,如投资村企业属村集体

股,投资乡(镇)企业属乡(镇)集体股,投资县集体企业属县集体股。
(5)股份合作制企业还可以和其他企业相互嫁接〖CD2〗控股、参股,如组成有限责任公司(

与其他几个企业合资)、组成股份公司(对外发行股票),组成企业集团。一方面要坚持股份

合作制的原则。“联股联心连着骨头着筋”,“船上有谁货谁就怕翻船”,……另一方面又

要允许股份合作制在试验和推广中有多种形式。
总之,我国农村进入深层次改革阶段,成绩巨大,问题不少,各地发展不平衡,需要进行农

村综合大,问题不少,各地发展不平衡,需要进行农村综合配套的第三步改革,只有改革才

能进一步发展,只有改革才能解决面临的困难。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最新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赞助商位置
推荐内容
杂七杂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