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 ·故事 ·史海钩沉 ·人物档案 ·地方风俗 ·谚语大全 ·讽刺与幽默 · 赚钱 · 法律 · 在线教研 · 会员中心 · 心理测试 · 魔鬼词典 · 顺口溜
 
主页特效 网页特效 百家姓
娱乐 歇后语 绕口令 脑筋急转弯
 
谚语 谜语 名言 邮政编码
便民 酒方 验方 偏方 站长工具  
 
算命 风俗 手相 爱情
女孩 音乐 面相 星座 血型
 
饮食 穴道 偏方 医药
生活 软件 硬件 解梦 高考



   JS特效



实用工具
便民服务 加密解密
 
魅力高密 民间故事 Flash教程 PS教程 最新国内新闻
新华字典 黄道吉日 英语园地  万年历 Html2anycode
  首页 | 美图 | 短信 | 安全 | 校园 | 网站 | 游戏 | UFO | 文秘 | 生活 | 信息技术 | 论文 | 人生 | 情感 | 日记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主页 > 论文大全 > 理工类 >

中国电子商务中的EDI及其应用

时间:2010-07-27 23:43来源:www.panpan.org 作者:饺子 点击:
中国电子商务中的EDI及其应用 干霖(上海市长途电信局EDI公司200003) 电子商务(electroniccommerce,EC)是指在两个或多个交易方之间利用电子工具和电子技
  

中国电子商务中的EDI及其应用 

  干霖(上海市长途电信局EDI公司200003) 

      电子商务(electroniccommerce,EC)是指在两个或多个交易方之间利用电子工具和电子技术,实现商品与服务的交易事务。从广义上讲,电子商务涵盖了电子邮件(E mail)、电子数据交换(EDI)、电子资金转帐(EFT)、快速响应(QR)系统、电子表单和信用卡交易等多种应用。 

    1电子数据交换(EDI) 

   1.1传统的EDI(electronicdatainterchange) 

    EDI是指按照协议,对具有一定结构的信息,通过数据通信网络,在贸易伙伴的计算机系统之间进行交换和处理。EDI包括网络、标准和软件三大部分。 

    (1)网络:传统的EDI是在专用网络上实现的,这类专用网络称为增值网(VAN),这样做的目的主要是考虑到安全问题。 

    (2)标准:由于不同企业的信息格式不同,需要以统一的EDI标准格式文件作为信息交换的中间媒介。目前国际间统一的EDI标准是联合国主持制订的UN/EDIFACT(UN/EDIforad ministration,commerceandtransportation)。 

   (3)软件:EDI的软件主要用于将用户应用系统中的信息翻译成EDI标准格式,并通过专用通信协议进行传输与交换。 

   1.2EDI的优越性 

   (1)经济效益:可建立更好更密切的贸易伙伴关系,优化企业内部运作过程,增加贸易机会,改进质量和服务,降低成本和获得竞争的战略优势。 

   (2)社会效益:变革贸易方式,带动新产业的产生和发展,堵塞漏洞,减少腐败,节约资源和能源。 

    1.3WEBEDI 

    由于增值网的安装和运行费用较高,许多中小型公司难以承受,他们大都使用传真和电话进行贸易往来。即使使用EDI的大公司也不能完全做到节省费用,因为他们的许多贸易伙伴并没有运用EDI。成本因素限制了EDI方式电子商务应用范围的扩大,而因特网的发展则提供了一个费用更低、覆盖面更广且服务更好的系统,使最小的家庭公司和个人都能使用电子商务。 

     随着因特网安全性的逐步提高,已表现出部分取代增值网而成为EDI网络平台的趋势。WEBEDI方式就是其中最为流行的一种。它利用万维网和电子数据交换技术相结合,提供一种全新的电子商务方式———WEBEDI。 

   在市场竞争激烈的今天,WEBEDI具有明显的优势:(1)费用低廉,成本仅为增值网的1/4左右。(2)功能齐全,在WEB页面中运用多媒体技术,能以丰富的视频、动画、音频和图形来提供生动的电子目录,使商品对用户更具吸引力。(3)灵活性,利用在线互操作方式,使用户可随时上网浏览和在线输入订单;广告商也可及时地在线对信息进行修改和更新,并向用户发布最新信息。(4)普遍性,借助因特网这一全球最大的信息网络,只要是因特网用户,就可成为贸易伙伴。(5)安全性,EDI严格的转换格式和通信规程,使业务流程更具保密和安全性。(6)协调性,实现整个贸易过程的自动化,减少或消除原有的人工处理环节,减少差错,提高效率,带来竞争上的优势。图1EDI对商务方式的变革 

    2EDI在国内的发展 

    2.1概况 

   EDI在国际上已广泛应用。美国前500家大企业中有65%使用EDI,90%的报关业务通过EDI进行。在亚太地区,新加坡的EDI系统Tradenet是世界上第一个全国性贸易促进网。中国的电子商务始于90年代初。目前,一批国内信息化程度较高的单位已开始使用EDI方式进行商务活动。已经建成或正在建设的有:中国电信的公用电子数据交换网(CHINAEDI)、首都电子商务工程、上海信息港、中国电子商务信息系统(CECIS)、中国企业信息标准化及EDI应用项目(EDICHINA),以及海关总署、交通部和外经贸部的EDI项目等。 

   2.2上海邮电EDI的发展 

   上海邮电的EDI始于1993年,为了适应市场发展的需要,专门组建了上海依地埃(EDI)实业有限公司,研制、开发和推广EDI网络系统,促进上海市电子商务的发展。目前已初步建成了基于传统EDI、因特网和WEBEDI的公用电子商务平台系统。 

 (1)传统EDI的应用 

 EDI作为中国电信CHINAEDI的上海节点和国际出口,与美国GEIS的EDI EXPRESS网络及CHINAEDI各节点互联,为用户提供国际与国内的全方位通信服务。同时,作为上海市国际经贸电子数据交换网络的市级EDI汇接交换中心,与海关、港航和外经贸分中心联网,消除了行业壁垒,实现了各中心之间的报关单、舱单、许可证等单证的试运转,用户只需上任何一个EDI网,即可完成所有贸易单证的交换。目前已有几百家报关、航运和外贸单位通过上海国际经贸电子数据交换网络,实现通关运输及贸易单证传递。另外还开发了EDI单证存证系统,将EDI交换机上用户收发文件的内容和时间保存在存证服务系统中,供用户举证和查询用,并提供EDI用户的计费和统计信息的查询。 

     同时还完成了邮电部门与银行的联网,涉及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上海银行、浦东发展银行、招商银行、中信实业银行、深圳发展银行等。通过联网,实现了企事业单位通信费银行自动托收业务、帐单的现金代收业务,以及移动电话网上支付业务,使用户可从现金支付、信用卡(储蓄卡、借记卡)自动划帐、公用事业费无承付托收等多种方式中,选择适合自己的通信费支付方案。 

  与国内制造业的骨干企业强生有限公司合作,结合其现有覆盖全国的分销网,通过EDI网络实现供应商、经销商与发运商之间的电子数据交换,进行订单、发运单等商业单证的传送,达到减少库存量、缩短供货周期、降低生产成本、控制销售规模,以及优化供应链管理的目标。 

   (2)WEBEDI应用 

    WEBEDI是基于WEB的EDI实现方式,它使用WEB作为EDI单证的接口,一个参与者作为EDI用户,确定相应的EDI标准,在WEB上发布表单,供中小客户登录到WEB站点后选择并填写。提交填写结果后,由服务器端网关程序转换为EDI报文,并进行通常的EDI单证处理。为了保证单证从WEB站点返回参与者,单证还能转换成E mail或WEB表单的形式。由于综合了WEB和EDI二者的优点,使得WEBEDI系统具有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目前,WEBEDI已在上海得到初步应用,只要进入EDI公司的万维网页http://www.she di.net.cn选择的“宾馆客房网上订”,瑞金、华亭、和平等十多家宾馆的资料就会跃入你的眼帘,用户只需根据网页提示,在浏览器中选择所需宾馆,在线填写订单并发送,不久就可通过WEB和E mail得到宾馆的订房答复。当你到达目的地时,宾馆已为你准备好客房,真正让你体会到宾至如归的感觉。通过订房确认单,用户还可对订房需求进行确认或修改。在宾馆方面,为了使其更方便和及时地处理EDI单证,还提供了寻呼提醒功能。该业务开放以来,已有不少境内外朋友发来订单,用户反响良好。 

 3EDI发展面临的问题 

   (1)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信息基础设施是制约EDI发展的“瓶颈”。虽然我国的通信基础设施已有很大发展,中国公用电子数据交换网络在全国14个城市建立了节点,海关总署、交通部和外经贸部也都开始组建全国性的EDI网络,但从互联程度、响应速度、带宽及覆盖范围来说,与EDI和电子商务发展的要求还相去甚远。 

  (2)信息意识 

   我国的企业计算机普及率低,应用水平也不高,对产、供、销、人、财、物等重要资源的管理大多尚未实现电子化,信息的获取、处理和运用还停留在初级阶段。大部分企业对于信息带来的效益和提高竞争力的重要性认识不够,信息意识薄弱。 

  (3)安全问题 

   电子商务是通过网络进行商务活动的,网络的开放性和商务信息的独占性两者之间在安全性方面必然存在矛盾。EDI作为一种相对安全的通信方式,其本身的安全功能也有限。为了达到与传统贸易方式相同或更高的安全性,需要通过安全技术和安全协议来提供技术上的保障。 

  (4)法律问题 

   电子商务完全不同于传统的商务活动,会带来一些新的法律问题,如交易的有效性和合法性。这需要成熟且统一的法律框架进行公证和仲裁,以保护电子商务活动顺利进行。前不久推出的《合同法》第十一条中,对电子邮件和EDI单证的地位作了一些认定,在这方面迈出了第一步。 

   (5)互联问题 

    目前各行各业还存在各自独立进行信息化建设的倾向,已建成的网络之间,在兼容性和互操作性方面存在问题。因此需要打破行业垄断,互相协作实现网络互联,以形成具有高价值的综合网络。上海的国际经贸EDI网络通过市政府牵头,以邮电的公用EDI平台为市级中心,实现了与海关、港航和外经贸EDI分中心的互联,是一次有益的尝试。 

干霖上海长途电信局EDI公司技术开发部经理—82—技术纵横电信快报(2000.No.3)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最新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赞助商位置
推荐内容
杂七杂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