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为贯彻广西壮族自治区和桂林市党委、人民政府提出的推进工业化进程,把桂林客车当作支柱产业的发展战备,做好以客车为龙头的汽车及零部件产业这篇大文章,结合实际,提出实现两个转变,向结构优化、科技进步、科学管理要效益及转变机关职能的对策的措施,对加快桂林客车工业的发展具有战略指导意义。
[论文关键词] 转变观念 优化结构 开展创新 加快发展 [论文] 《桂林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及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旅游立市、工业强市、科教兴市、商贸富市、外向带动”五大发展战略,确立发展壮大“电子机电一体化、汽车及零部件、医药、食品”四个支柱产业,它是实现我市“九五”计划和 2010年远景目标,加快经济发展的关键所在。为贯彻好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发展战略,市交通行业应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想方设法去拼搏,去争取,去做好客车为龙头的汽车及零部件产业这篇大文章。 一、认清形势,抓住机遇,明确目标,加快客车工业的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公路客运量和周转量稳步增长,占全社会旅客运输量的比重逐年提高。特别是高速公路大量建成通车,使大中型客车为主的公路客运优势更加明显。“八五”期间我国新增公路里程11.2万公里,其中汽车一、二级专用和高速公路增加8919公里;“九五”期间计划新增公路里程11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6500公里,一、二级专用公路3500公里。“两会”后党中央、国务院作出重大决策,加大投资力度,固定资产投资计划己由原定增长10%提高到15%以上,其中,公路建设重点加快“三纵两横”两个重要路段的建设,这为大中型客车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和拉动效应。 根据公路客运、城市公交、旅游、团体和客车出口五个市场前景分析,我国大中型客车将保持较平稳的增长速度,其需求潜力较大,预测2000年需求量为5万辆至5.8万辆。由于我国地区间经济水平相差较大,对大中型客车产品的档次结构也有所不同,国内大中型客车的市场需求将呈现以中普档客车为主流,中高档旅游客车为方向的趋势。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和旅游事业的发展,对安全性和舒适性的要求越来越高,中高档大中型旅游客车的需求缺口会越来越大。为此,“九五”期间,我市交通工业要把握住黄金时期,以改革为动力,以市场为导向,以客车为龙头,以科技创新为手段,以结构调整为重点,以提高市场整体竞争能力为标志,加快客车工业发展,使其成为我市名符其实的支柱产业。“九五”期间客车发展目标:年产客车3000辆,平均递增21.48%;工业总产值12.7亿元,年均递增37.28%;年工业增加值3.8亿元,年均递增47.34%,产品销售率达95%以上。这个目标得以实现,桂林客车产量将迈进全国前列,客车工业也将成为我市最重要的经济增长点。 二、深化改革,是交通企业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根本出路。 交通企业只有超越旧体制,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才有可能实现。当前,交通不少企业经营困难,其中负债最多的企业负债达1亿多元;利息高,企业无钱转动;企业包袱沉重,全系统共有离退休职工2890人,占在职职工的38.5%。有些企业尽管开始建立新体制,但并未真正实现机制的有效转变;有些企业虽然进行了改组,组建了集团,但并未按“公司法”理顺关系,充分发挥出资产重组的效益;有的企业内部管理混乱,劳动纪律松驰,工作效率低,经济效益差等。因此,只有通过深化交通企业的改革,加快攻克难点,解决深层次矛盾,尽快建立起企业经营机制、技术进步机制和经济运行机制,才能奠定构造优化和经济高效运行的微观基础。要贯彻落实好“四法”(企业法、公司法、劳动法、保险法)“两则”(企业财务通则、企业会计准则)“两条例”(转换经营机制条例、国有企业财产监督管理条例)和企业14项经营自主权。主管部门要加强服务功能,努力帮助企业解决困难,促使企业发挥规模效益,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要进一步深化企业劳动、人事分配制度改革,逐步实行领导干部聘任制,职工全员劳动合同制,要抓好企业工资制度改革,发挥利益驱动机制作用,岗位工资向一线倾斜,实行一岗一薪,一职一薪,调动职工的积极性。按照“搞活大的,放活小的”的方针,对国有大中型企业有组织、有计划地组建集团,对一些国有集体小企业,实行租赁、股份合作、兼并、承包经营,将企业推向市场,参与竞争,盘活存量资产,使企业得到快速发展。 三、加快结构调整和资产重组,向结构优化和规模经济要效益。 调整不合理的经济结构,对存量资产进行重组,发展规模经济,是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迫切要求。目前,交通系统基础薄弱,高技术含量产品少,高市场占有率的产品少,导致企业在市场上竞争力不强,有的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存量资产不能发挥作用。同时,又有优势企业因得不到必需的资源,难以进一步扩大经济规模。根据桂林市委、市政府对产业、产品结构调整提出的明确思路,确定“九五”期间重点扶持工业支柱产业和客车优势产品,我们以客车产品为中心,以桂宇企业为龙头,以收购联营为基本手段,以扩大市场占有率为目标,对现有企业进行改组和资产进行重组。将连续多年亏损的桂林联通车辆有限公司,生产规模小的桂林金宝客车座椅车窗厂、桂联客车工业有限公司、机动车辆安全技术检测站等,组建成立桂林正林公司。又将桂林运输集团黑山汽车装修厂,与客车工业集团轻客分厂联营,组建桂林客车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成为广西区生产轻客基地,客车集团公司又兼并桂林汽车销售总公司,调整和扩大汽车零配件销售经营规模。通过初步调整,形成具有比较优势的客车支柱产业。 四、加大技术改造力度,向科技进步要效益。 依靠科学技术进步,提高企业和劳动者素质,是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关键。要紧紧围绕优势企业、优势产品和支柱产业进行改造,集中力量,内外资并举,高起点、高水平地引进、吸收、消化国际先进技术,提高开发能力,促进结构升级。根据市场加快开发客车新产品,力争每年有3个以上新产品投放市场;要进一步提高产品整体质量水平,实施名牌战略,每年推荐一个名牌产品;贯彻落实IS09000系列管理标准;要积极融通资金,抓好轻客生产线和汽车配件生产线的技术改造,使之形成年产2500辆生产能力,把技术资源转化为实现生产力;要培养和吸引人才,企业要有计划、分层次地培养一支懂技术、懂生产、懂经营的复合型技术人才队伍,重点培养项目的技术带头人,同时营造良好的吸引人才环境,使更多的优秀人才加入客车制造企业。要重视信息的收集研究工作,多渠道收集市场信息、技术信息、经济信息、产品信息,及时研究分析,提出对策,以推进交通工业企业技术进步的不断深化,增强客车工业发展后劲。 五、大力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向科学管理要效益。 江泽民同志指出:“深化企业的改革同加强企业管理,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互为保证的关系。”市场经济实践也告诫我们,企业打不开市场,就无法生存;企业内部管理不好,也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取胜。加强管理是交通企业一个永恒的课题。这几年企业的改革比较多地强调改善企业外部环境,“松绑放权”,给企业创造在市场竞争中自我发展的空间。这些外部条件的改善不仅是必要的,而且还应该继续深入。但与此同时,也确实存在忽视企业内部管理的倾向,“跑、冒、滴、漏、丢”现象比较严重。因此,要以改革的精神,坚持改制、改组、改造和企业管理相结合,下苦功夫,加强企业管理。要进一步深入开展“转机制、抓管理、练内功、增效益”和创“三好”活动,围绕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要学习借鉴邯钢管理经验,以成本管理为纲,眼睛向内,进一步强化营销、质量、安全、成本、资金、财务等项管理,使交通企业真正达到环境整洁,纪律严明、物流有序、设备完好、信息准确、生产均衡的要求,使交通管理工作迈上新台阶。 六、转变机关职能,扎扎实实为发展客车工业服务。 在政府转受职能,企业转机建制的新形势下,主管部门对企业转机制、抓管理、练内功、增效益的领导,只能加强,不能削弱。要不断整顿改进机关作风,提高办事效率;对企业本着“少干预、多支持、多服务、办实事”的原则,把机关工作重点真正转移到统筹规划、政策引导、组织协调、搞好监督、提供服务上来。要进一步转变观念,改进工作作风,深入企业,调查研究,总结经验,推广典型,解决实际问题,为创造良好的环境,加快客车工业的大发展扎实而富有成效地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