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 ·故事 ·史海钩沉 ·人物档案 ·地方风俗 ·谚语大全 ·讽刺与幽默 · 赚钱 · 法律 · 在线教研 · 会员中心 · 心理测试 · 魔鬼词典 · 顺口溜
 
主页特效 网页特效 百家姓
娱乐 歇后语 绕口令 脑筋急转弯
 
谚语 谜语 名言 邮政编码
便民 酒方 验方 偏方 站长工具  
 
算命 风俗 手相 爱情
女孩 音乐 面相 星座 血型
 
饮食 穴道 偏方 医药
生活 软件 硬件 解梦 高考



   JS特效



实用工具
便民服务 加密解密
 
魅力高密 民间故事 Flash教程 PS教程 最新国内新闻
新华字典 黄道吉日 英语园地  万年历 Html2anycode
  首页 | 美图 | 短信 | 安全 | 校园 | 网站 | 游戏 | UFO | 文秘 | 生活 | 信息技术 | 论文 | 人生 | 情感 | 日记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主页 > 论文大全 > 理工类 >

以龙头企业带动热区农业产业化集团化现代化的

时间:2010-07-27 23:49来源:盼盼的家园 作者:江南 点击:
三.发展广东农垦热区农业产业化集团化现代化经营模式和前景 (一)、我国农业产业化、集团化的现状分析 农业产业化是提高农业比较效益的有效途径,实施产业化战略可以推动农
  

三.发展广东农垦热区农业产业化集团化现代化经营模式和前景
  (一)、我国农业产业化、集团化的现状分析     农业产业化是提高农业比较效益的有效途径,实施产业化战略可以推动农业的大发展,主要是以下两个方面决定的:一是进入市场的需要。如何解决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如何保证农业生产的稳定发展,如何抵御市场风险,这些问题在90年代以后的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全面转轨之后变得日益突出。二是提高农业经济效益的需要。现阶段我国农业经济效益不高,比较利益低下,严重影响了从事农业生产的积极性,这是当前制约我国农业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农业效益的高低取决于多种因素,但主要是农业政策、农业投入以及科技在农业中的运用。如果对这些因素进一步细分和具体化,除了农产品价格水平及其与工业品的比价关系这一影响农业比较利益高低的重要因素外,农业生产经营规模,农业专业化分工状况,以及农业生产、加工、流通各环节的相互关系等因素,都对农业效益有直接的、重要的影响。这些已经为我国农村走农业产业化的成功经验所证明。

  山东省自1993年实施农业产业化战略以来,全省农业“龙头”企业已发展到1.3万个,连接700万个农户,带动基地5500多万亩,全省已确立18个主导产业。实施农业产业化,推动山东农业出现新突破,农业经济全面增长。过去农民只得到生产环节的收益,而实行农业产业化,还可以从农产品加工增加值和流通利润中分享一部分。而黑龙江省由于近年来积极实施农业产业化战略,各地对主导产业和主导产品实行专业化生产、规模化经营,产供销一条龙发展,收到了显著成效。如双城雀巢公司投资4.3亿元,日处理鲜奶530多吨,带动了全市27个乡镇和附近市县乡镇奶牛饲养业的发展。现在黑龙江省的经济作物也开始向产业化方向发展,亚麻、甜菜等经济作物加工企业增多,市场竞争能力增强。海南省近年来以市场为导向组织农业生产、加工、流通,抓住反季节瓜菜、热带水果、海淡水养殖几个主导产业,组织规模化经营,专业化生产,贸工农、产加销有一体化,同时下大力气解决了运输流通环节严重妨碍农产品市场实现的难点,推动了海南市场农业的大发展,农业比较利益大为提高。实现了农业增加值、农业纯收入连续三年以两位数增长,粮食连续三年夺丰收。

  近年来政府尽可能地采取了一些支持、加强农业的措施,但是,目前我国财政不可能拿出更多的资金投入农业,虽然一些地方政府可以从各自的实际出发创造以工补农、以工建农的“地方小气候”,但是从全国广大农村以及庞大的农垦系统来看,至少在近期内是不可能得到这种资金投入的。因此,在我国现阶段,提高农业比较利益,主要应通过实施农业产业化战略来实现。可以说,事实证明,沿着这条路坚定不移地走下去,农垦企业的兴旺发达是确定无疑的。

  (二)、广东农垦热区农业产业化的现状分析
  广东垦区自改革开放后,加快了经济发展步伐,加速进行了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特别是“八五”以来,进一步实施“巩固提高农业,主攻工业,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的战略方针,广东农垦热区农业产业化的规模和速度有较大较快的扩大及进展。 1、建立了一批区域商品基地。这是农业产业化的基础环节,也是“龙头企业”依托和赖以生存的条件,目前,已建成或初步建成的区域性基地有:湛江垦区的糖蔗、剑麻、橡胶、水果茶叶和禽畜饲养、养殖基地,茂名垦区的水果、橡胶、蔬菜、茶叶、禽畜饲养和水产养殖基地,阳江垦区的水果、橡胶、海水养殖和生殖和生猪饲养基地,揭阳垦区的水果、高档茶生产基地,汕尾垦区的海水养殖、优质稻生产基地,总直的乳制品、无公害蔬菜和花卉生产基地等。其中大部分“基地”可以为广东农垦热区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发展奠定得天独厚的基础。
  2、“三高”农业规模不断扩大。至1997年底,其累计面积达到106.05万亩,年出栏5000头以上的养猪场13个,万头以上的猪场5个,生猪饲养量44.2万头,鸡300万只,饲养奶牛2000头,淡、海水养殖面积4.2万亩,年水产品总量9200多吨。这些“三高”农业新的发展,为进一步推进广东农垦热区农业产业化的经营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3、形成了一批具有一定规模和较高技术起点,集产加销于一体,外向市场、内联基地的龙头企业。除有湛江垦区的广前糖业公司、丰收糖业公司、华海糖业公司、东方剑麻集团公司以外,还有茂名垦区的金田水产公司,汕头垦区的绿海公司,阳江垦区的金海开发区批发市场等。这些以农业资源加工为主的龙头企业,以及为其产前、产中、产后服务的第三产业的发展壮大,又进一步推进了垦区农业产业化进程,至目前,广东垦区先后组建了具有一定规模的热区农业产业化组织35个,其中龙头企业带动型的15个,以糖业、剑麻制品、菠萝罐头、青梅加工等为主导产品企业已成为广东垦区的“产业龙”。(三)、广东农垦热区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成功典型——“广前模式”

  “广前模式”:广东省广前糖业发展有限公司是由原广丰糖厂和种植甘蔗的前进农场于1994年11月26日联合组建的,是集“农、工、商、运建”综合经营为一体的国有大型制糖企业。该公司运作三年来,成效显著。1995年创产值4.8亿元,比联合组建前增加了1亿元,利润3600万元,增长55.1%,上缴税金6100万元,增幅高达165%;职工人均收入增长40%。1996年遭受严重的自然灾害,公司仍创产值5.1亿元,利税5620万元,其中利润2300万元,是湛江市制糖行业当年仅有盈利的两个企业之一。1997年制糖企业普遍不景气,该公司创产值5.4亿元。利税4000多万元,企业经济效益处于全国制糖业前列。广前公司的成功实践,国内一些专家学者和政府领导人称这种农工商一体化的体制为“广前模式”,认为这个模式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资产优化重组的模式,广前公司是热区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成功典型,三年实践证明,这个模式是成功有效的,它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发展前景。

  广前模式的基本特征是:(1)、实现糖蔗种植、原料加工和产品销售一体化经营;(2)、实施严密的企业计划管理,农、工、商、运、建各个生产环节都有严格的科学的计划安排

  (3)、以资本和利益为纽带,构成工农利益共同本;(4)、实施风险机制,经营者和职工的收入与效益挂钩,对管理人员实行流动式管理,能者上,庸者下。

  (四)、广东农垦推进热区农业产业化的中期规划。

  广东省农垦集团公司几位主要领导在1998年农垦三级干部会议的报告以及有关部门的经验介绍中,都曾对农垦热区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前景进行了中期规划(1998~2000年),其主要内容归纳如下:
  1、壮大和发展农业商品基地。大规模的热区农业商品基地由现在的24个壮大和发展到30个。为此,要实施“三高”、“四化”战略,加快产业化、现代化进程。

  (1)进一步调整热区作物结构,继续推进下低产胶林,上“三高”农业的进程,以2000年,“三高”种植面积由现在的106.05万亩增加到120万亩,其中种植当年即有收益的“短平快”作物面积达到75万亩,占“三高”种植业面积的62.5%。

  (2)巩固和壮大糖蔗和剑麻业。糖蔗业:甘蔗面积达到40万亩以上,总产量达到240吨以上。剑麻业:种植面积发展到10万亩,直纤维产量超2万吨。 (3)大力发展水果业。由现在各类水果面积30.79万亩发展到42万亩,总产量由6.99吨发展到12万吨。其中,菠萝“湛江垦区发展到2.5万亩;红江橙:湛江垦区发展到1万亩;芒果:湛江和茂名两外垦区发展到2万亩;青梅:揭阳垦区发展到3万亩以上等。

  (4)加快发展养殖业。养殖业,尤其是以饲养猪、鸡、奶牛为主的饲养业应当成为垦区今后农业发展的重中之重。其中,生猪饲养,到2000年,垦区的出栏量将由现在的24万头增加到30万头,其中瘦肉型猪出栏量由8万头增加到20万头;从各垦区发展规模来看,湛江垦区;到2000年每个农场至少办一个万头猪场。湖光、广前、丰收等条件较好看单位办2~3个万头猪场或2~3万头大型猪场,湛江集团公司在湖光农场拟办1万头种猪场,向垦区内供应优良种母猪,争取生猪年出栏规模到达20万头以上。茂名垦区:拟建4个1万头猪场,3个2万头猪场。阳江垦区:正在兴建的万头猪场为龙头,以各农场养猪场为骨干来带动职工养猪生产。

  家禽饲养:肉禽出栏量由300万只增加到1000万只, 禽蛋产量由1600吨增加到6000吨,饲养家禽主要安排于茂名垦区。奶牛饲养:燕塘牛奶公司的奶牛从现有的1468头扩大到2000头,产鲜奶4000吨;湛江湖光农场的奶牛从现有400头扩大到1000头,产鲜奶2000吨。到2000年,养殖业产值在大农业产值中的比重由23.9%提高到30%以上。
  1、大力发展技术密集型的高新技术农业。重点是城郊型的无公害蔬菜、花卉等设施农业、种子种苗工程、食用菌生产和特种养殖业,到2000年,在农业中,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由目前的35%提高到40%以上。

  2、选好和培养好龙头企业。在着重抓好农业商品基地的基础上,与有关的加工工业的产前、产中、产后服务相结合,组建18个龙型企业。其中,湛江垦区6个,茂名垦区4个,阳江垦区2个,揭阳、汕尾、深圳、汕头垦区各1个,省集团公司2个。
  3、发展高起点和规模化的新的专业企业集团。如湛江垦区可以以廉江片农场6万亩龙眼为原料基地,新建有龙眼保鲜、贮存、加工和销售项目为龙头企业,把分散经营的家庭农场和周围农民与大市场连接起来,成为“公司+家户”式的水果企业集团。到2000年,全垦区组建15个有相当规模的专业集团,其中新建的有9个。
  4、组建大型企业集团,如湛江垦区要积极创造条件将广前、丰收、华海等联合并组建成中国最大的糖业集团。

  (五)以龙头企业带动热区农业产业化集团化现代化经营的模式和前景分析:   1、广东农垦区农业产业化集团化的必要性与有利条件

  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其农业发展观是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他指出:“中国农业的改革和发展,从长远的观点看,要有两个飞跃。第一个飞跃,是废除人民公社,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是一个很大的进步,要长期坚持不变。第二个飞跃,是适应科学种田和生产社会化的需要,发展适度规模经济,发展集体经济,这是又一个很大的前进,当然这是一个很长的过程。”这“第二个飞跃”的实质,就是要实现我国有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根据我国国情而定,强调适度规模经营,强调集约经营, 走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土地出产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和产品商品 率的社会主义农业现代化道路,是农垦企业发展的方向。这只能依靠农业产业化集团化才可能最终实现目标,因为,按照传统的三次产业分类法,农业被确定为一种初级产业,其狭小的范围仅仅包括种植与养殖业,而农产品深加工与农产品流通,则分属第二、第三产业。长期以来,按照这种产业分类法来组织农业生产经营,必然导致农业产业内部的不协调、产业规模扩大受阻,农产品市场风险大和农业比较利益低下。在传统体制下,生产、加工、购销、服务等是互相分离的,严重分离了本来就“弱质”的农业,束缚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农业产业化集团化正是冲破了传统观念的束缚,使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资源优势,确定农业的主导产品和支柱产业, 通过对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和产业的重新组合,形成专业化、集团化的农副业生产体系,它的优势在于:可以大规模地组织分工、分业生产,把以往的分散经营纳入一条龙的生产经营体系,把分散独立的许多生产过程融化为一个社会生产总过程,最大限度地发挥整体效应和规模效应。而针对组建化的总体要求,广东农垦的组建优势是明显的。因为,经过几十年大兵团建设的农垦企业已经拥有小农户无法比拟论据规模经营的土地与人力资源,以及企业化管理方式,其本身就是农业集约化经营的有效组织,我们不但拥有一批具有区位优势和地方特色的农产品商品生产基地,而且形成了各垦区的主导产品和主导产业。同时,近年来,各具特色的龙头企业迅速崛起,农场产品加工、储藏、运输、销售能力明显加强,更是为农业产化集团化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 、总体思路。
  热带和南亚热带农业产业化集团化建设,要以国内外市场为导向,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以因地制宜利用发发挥热带南亚热带的资源及其优势为原则,以实现“三高”农业及现代化农业大企业为目标,以资产和利益为纽带,以科技进步为动力,围绕垦区主导产业,实用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规模化建设、系列化加工、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集团化组织和现代化管理,产加销、贸工农相结合形成一条龙式的生产经营管理体制,并建立若干个龙头企业带动的网状产业链、真正成为垦区经济支柱的大型企业集团。
  抓好若干个大中型专业企业集团,就是广东农垦实施“振兴经济,推向新阶段”战略方针的具体行动;就是抓好“大”的有力体现;就是广东农垦集团公司实现美好彰景的希望所在。

 3、具体设想。

  根据上述总体思路,结合垦区实际,我们认为广东农垦应当将有限的人力、财力、物力集中并尽快地投入到组建如下四个按“广前模式”以龙头企业带动的行业性质或组织形式、管理方式不同的大型企业集团。

  (1)同行业紧密型的龙型企业集团

  ①基本上属于同一行业,通过强强联合、强弱联合和贸工农联合,重组如下:①糖业专业企业访华团(或专业公司)。

  以广前公司为龙头企业,将广前公司、丰收公司、粤海公司和廉江糖厂等单位联合组建成中国最大的糖业集团——“三丰”糖业发展有限公司(集团)。近期目标(今明两年);甘蔗基地面积40万亩以上,主要产品有白砂糖、机制纸、酒精、纤维板、复合肥料等,总产量12亿元,白砂糖产量占广东省总产的10%以上,成为广东省最大的糖业企业;中期目标(九五目标):通过低成本扩张、兼并或托管省内外那些缺乏甘蔗资源的制糖企业和有资源但经营管理不善的制糖,进一步扩大制糖企业,进一步扩大制糖规模,成为中国最大的糖业企业:远期目标:到2010年,若实现120万亩甘蔗生产基地规划,按每亩6吨产量计,将达到年产量720万吨,届时将成为“世界糖王”。这就是广东农垦糖业发展的“三步曲”。

  ②以目前的东方剑麻公司为龙头企业,将不适宜种甘蔗却适宜种麻的位于雷州半岛西半部干旱地区的火炬农场和幸福农场等单位并入,扩大东方剑麻公司的规模与实力,成为“四个最大”:全国最大的糖业集团、全国最大的剑麻产业集团、全国最大的菠萝生产加工基地、广东农垦最大的养殖业商品生产基地。近期目标:麻田面积增加到10万亩以上,总产纤维3万号,主要产品除初级产品麻纤维外,还有深加工产品剑麻、纱条、绳缆、地毯、挂毯、抛光布和抛光轮、工艺品、化工品等共12个系列,2000多个花色品种,总产值达到3.5亿元,税利3000万元以上;中期目标:到海南的东方、昌江发展麻田1万亩,收购广西华侨局一间3.4吨纤维厂;远期目标:走出国门,准备到巴西发展。 (2)跨行业跨地区半紧密型的龙型企业集团

  属于不同行业不同地区的,可以通过贸农联合、贸工农联合和科贸工农联合,组建如下二种企业集团:
  ①.果蔬卉龙型企业集团

  以省集团公司直属的科技中心(含拟建的信息网络中心)、农业公司和三水绿色农业公司构成的绿佳实业总公司为“大龙头”企业,各垦区的水果加工、保鲜、销售项目为“小龙头”企业,围绕垦区的水果(以龙眼、荔枝、菠萝、青梅为主)、蔬菜和花卉(重点是城郊型的无公害蔬菜、花卉等设施农业、种子种苗工程—食用菌生产等)区域性生产基地,以信息网络化为产、加、运、销等作为服务手段,科贸工农相结合,组建新的、具有热带和南亚热带特色的、半紧密型管理的广东农垦果蔬卉型企业集团。

  近期目标:大小龙头企业各自组建,尤其是省集团公司直属的绿佳公司要率先组建成大龙头企业,其中重点抓信息网络中心的建设,各垦区龙头企业的建设方案是湛江垦区以菠萝加工厂和龙眼的加工、保鲜、销售为”小龙头“;茂名以龙眼、荔枝的加工、保鲜、销售为“小龙头”;揭阳以大坪、沙溪青梅加工厂和负责青梅外销的汕头农垦绿海贸易公司为“小龙头”企业。

  中期目标:到本世纪末,争取以绿佳公司“大龙头”牵头的“一大三小”龙头企业联合组建成广东农垦果蔬卉集团公司。

   ②.养殖业龙型企业集团

  以牛奶公司为主的燕塘公司牵头作为“大龙头“企业,各垦区养殖业的骨干企业以“小龙头”企业,围绕垦区以猪、鸡、奶牛为主的饲养业和淡、海水养殖业生产基地,也以信息网络化为产前、产中、产后服务手段,科贸农工一体化,组建成具有城市菜蓝子工程性质的、包含牧、副、渔产业的、呈现纵横交错网状产业链的、半紧密型管理方式的养殖业龙型企业集团。

  近期目标:在加强以燕塘牛奶公司为主的“大龙头“企业集团建设的同时,建设;湛江垦区以湖光农场的大型种猪场和大型饲料厂为首的养殖业集团;茂名垦可以汉业公司蛋鸡场和金田养殖场为首的养殖业集团;茂名垦区以汉业公司以汉业公司蛋鸡场和金田养殖场为首的养殖业集团;阳江垦区以三叶、红五月农场的万头猪场和金海湾水产批发市场为首的养殖业集团;汕尾垦区以梅陇水产公司为首的养殖业集团。

  中期目标:以燕塘公司为“大龙头”企业,牵动“四小龙”企业,联合组建成广东农垦龙型企业养殖业集团公司,使其养殖业产值达到全省农垦大农业产值的三分之一以上。 四、实现广东农垦热区农业产业化、集团化、现代化的主要措施:

  1、科学地确定、精心地培养龙头企业,是热区农业产业化成功的关键。

  (1)龙头企业的作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热区农业,必须靠龙头企业辐射农场基地、农户(家庭农场),在千家万户的小生产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之间发挥桥梁作用。

  (2)龙头企业的条件:龙头企业是连接农场与市场的纽带,其经济实思的强弱和牵动能力的大小,直接决定着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规模和成效,如何科学地确定以及精心地培育龙头企业,是农业产业化成功的关键。而确定龙头企业:①、要选准主导产业。这是农业产业化的前提和基础环节,也是龙头企业的依托和赖以生存的条件。主导产业的确立,要以市场为导向,发挥当地资源优势,合理布局,不能够违背自然规律搞瞎指挥。要引导干部群众扬长避短,选准主导产业,不断精心培育、形成规模。据此,在发展经济时,我们要积极主动地选择一些档次较高、产品有市场、科技含量较大的项目作为支柱产业,并且逐步精心加以培育为骨干企业甚至未来的龙头企业,对其重点加以扶持。目前,广前、丰收和粤海的糖业,东方剑麻集团公司的剑麻;丰收公司的菠萝;红江的橙子;湖光、五一、海鸥、建设的生猪;大坪、马鞍山、大池的青梅等都是农场的主导产业,可以适当加以培育。②、配置一定规模、稳固的生产基地。在此同时,在选准主导产业的前提下,要有目的地配置相应的、有一定规模的、稳固的生产基地,优化组合各生产要素,从中使产品有市场的龙头企业在生产中可以上规模,上档次,从规模经营中产生效益,降低产品成本。逐步形成各具特色的、有一定规模的、稳固的农业生产基地,努力实行集约化生产,摆脱粗放型的生产与经营,争取规模效益。集团公司应给以资金、技术信息等的支持和引导,确立起“人有我优,我有人无”的产业地位。通过引导,实现股份制经营,更好地发挥综合效益。③、要有精明的廉洁的企业家作为龙头企业的新带头人。 在确定和培育龙头企业的过程中,可以从企业现在规模、技术水平、辐射面、带动力等方面综合考虑,分别选择技术水平高,产品附加值高、规模大,资源雄厚、外向型发展的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农业科技开发和信息网络服务等不同的产业作为龙头企业,并突破部门隶属关系界限、行政关系界限甚至所有制界限,培植大型专业集团,使热区农业资源可以更好地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和最佳效益目标得到优化配置,带动农业产业化各环节的发展。2、科学地运用产业链带动生产、加工、运输、销售一体化经营。

  产业化的实质是利益一体化,产、加、运、销的一体化经营的龙头企业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而农垦部门由于家底和资源均非一般农户可以比较,有自己独特的优势,即两个一体化的优势: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采购、加工、销售一体化。我们有自己的生产原料基地,有自己的生产加工工厂,有自己的采购储运集散基地,也有自己的商业网络,如果联手开发市场,是完全可以发挥其他行业所不可能具备的综合优势的。因此可以充分利用家大业大的优势,以产业链带动其辐射、释放和转化功能,同时也可以影响产业链的各个环节推广使用先进科学技术,采取集约化经营,大幅度提高土地产出率。所以,在组建龙头企业时,不要拘泥形式,在农、林、牧、副、渔、工、商、运等各方面均可以发展,但是必须从实际出发,发挥农垦特色,以农业生产基地为依托。广东垦区的糖业、麻业生产,基本已经形成科学的产业链:围绕着“蔗糖龙头”,向前向后延伸的模式是“种管甘蔗—榨糖—食用酒精—纤维板—书写板—蔗尾饲料—蔗渣回收为燃料、蔗渣废水处理(肥料)—发电—甘蔗燃料运输—上市”为一条龙。以剑麻制品为龙头,向前后延伸成为一条龙在生产经营;剑麻种植—纤维—深加工系列(纱条、麻绳、抛光轮、麻织地毯等)—化工原料—食用菌—麻渣处理(农家肥)—上市。

  今后,还可以在其他产品的生产上科学地利用产业链带动市场效应,实行“龙型系列”,按龙头产品实行产加销一体化,运用现代化的科学技术实现生产的高产、高产、高附加值。例如,以养殖业为大龙头,以信息网络服务为骨架,可以向前向后牵动四条龙型系列。

  (1)粮食 → 家禽饲料加工 → 种猪  → 养猪  → 宰杀加工    →净猪上市 → 各种肉制品系列(猪肉干、猪肉松、香肠、罐头等)。

  (2)粮食 → 家禽饲料加工→种鸡鸭 → 孵化 → 养鸡鸭 → 活鸡鸭 → 鸡鸭蛋上市 → 整鸡鸭、鸡鸭蛋的各种初加工、深加工系列 → 羽绒加工 → 鸡鸭粪转化(养鱼、有机肥)。

      (3)牧草 → 饲料加工 → 饲养奶牛 → 鲜奶上市 → 各种乳制品加工  →牛粪处理转化等。

      (4)饲料加工 → 淡海水养殖 → 水产鲜货上市 → 各类水产制品 → 批发市场。

  以果蔬卉业为龙头的幅射状产业链系列:

→旅游观光

果蔬卉的试管繁殖(育) → 种管养  <→水果蔬菜花卉鲜品上市

→产品初加工、深加工系列→

鲜产品系列制品、干品系列制品→

制罐品 → 酱油 → 果菜渣处理(农家肥)

    以龙头牵引相关的产业兴起,收到“一花引来万花开“的效果。由于辐射力强,不令能够获得较大的效益,而且能够起到典型示范的作用。

3、利用热作产品优势,最大限度地打开国内国际市场。   以国际市场为导向,是我们农垦事业的发展目标。市场需求是经济发展的动力,离开市场需求,农业产业化只能是一纸空谈。产加销、贸工农一体化经营的农业产业化,以“贸”当头,突出市场的导向作用,即根据国内外市场需求容量确定加工工业规模和确定初级农产品生产规模,从而实现农产品的商品化、市场化。此外,在市场机制的支配下,经济效益原则是我们时刻要注意的一个重要原则,这就要求我们,在进入市场之前,就要考虑在什么地方,在哪些地域配置哪些产品生产比较有利。广东农垦有自己的热带自然条件的优势,应该立足当地资源,因地制宜地发展热作产品。在发展过程中,应该随时以市场需要作为导向,根据自身条件和产品优势,灵活多样、循序渐进地稳步发展,贴近市场、贴近顾客,形成生产者与顾客之间的密切接触,使生产者能够迅速、准确地获取市场最新信息,全面及时地了解国内外市场动态,突出特色产品,以稳、狠的重拳全面控制热作产品市场。我们应该利用广东农垦已有的优质产品效应,不断拓展新的市场。同时,不要躺倒在已有的市场上沾沾自喜,认为不要花多少力气自然有经销商要货,而应有“忧患”思想,根据市场竞争者以及市场可能的变化制定营销策略,争取实现“立足广东,誉满全国,跻身国际市场”的经营战略目标,完成产品的三个转变,进行优势调整,在品种调优、质量调好、效益调高、后劲调足上下功夫。因此,在产品的转变过程中要向以下三个方向过渡:
  ① 从生产初级产品转变到产品深加工上市,增加产品的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增加产品的最终利润。我们应该舍得在这方面加大投资力度,同时利用广州高校及研究院所科技力量,开发适应21世纪的高、精、尖产品。

  ②从委托代理转到自营出口和直线销售,使生产企业彻底摆脱“不知国际市场行情、不知自己产品的销售价格、不知自己产品的销售方向”的三不知状态。集中力量组建培训销售队伍。因此,广招具有现代市场营销知识的销售人材是目前农垦企业的当务之急。

  ③从简单生产、代理销售、国内市场、出口产品转变到境外发展合资企业,走向跨国经营之路。针对以上目标,我们在基地建设上最好尽量突出农垦特色,体现:经营规模大、产品批量大、技术含量高、商品率高、产品品味高的特点,以农垦的优势产品、名牌产品、特色产品、绿色产品为发展重点。4、依靠科技进步是发展热区农业产业化的决定因素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在市场经济逐渐发育成熟的今天,科学技术与收获和效益紧密相联。农业产业化集团化对科技进步的要求贯穿于种子、种苗、种畜、农药、肥料、用水、土地改良、栽培模式、饲养方式、加工、储藏、运输等各个环节,科技进步对发展热带农业产业化向纵深发展起着关键甚至决定性的作用。如湛江垦区,近年来凭借科技优势,充分发挥科技在农业产业化中的作用,已经构成了“科教兴垦”一大特色。他们推广甘蔗良种综合配套技术累计达51万亩,新增产量28.3万吨;从去年起,更是加快早熟高糖良种新台糖16号的推广步伐,从而使甘蔗早、中熟品种的比例更趋合理。此外,推广剑麻综合丰产技术、通过营养诊断指导剑麻施肥技术、推广纯杂、瘦肉型猪及集约化饲养配套技术、菠萝生产上推广先进的叶面肥等等,据估计,两年中,垦区13个重点推广项目,新增纯利达6315万元。十五大强调,“科技进步是经济发展的决定因素”,“大力推进科教兴农”,我们力争的目标是:科技进步贡献率由现在的35%提高到50%以上。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我们要在以下方面作出努力: (1)信息化、网络化的全面运用
  据了解,与国际互联网相连的四大公用网之一的金科网上,已经开设了一个农业科技信息站点“广东金科农村之窗”,人们从中可以全面了解全国各地的农副产品批发价格,并可在国内首个农作物常见病、农业技术数据库上查询,目前,该网已经连接省内的所有研究所,人们可以随时发电子邮件向专家请教。这是我们把握商机的极好机会,因为,利用它们,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购销中间环节和劳务支出极大的提高交易效率。更有利于企业的内部管理,尤其是在解决供应商的销售服务渠道广域化和采购商采购渠道统一化等管理中的难点问题上更具优势。广东农垦系统有实力和条件使用现代化的信息手段,因为基本上每一个农场都配置了电脑设备,只需要配制一台调制解调器即可以上网,成为系统网员。这会带来三个好处:一是可以利用它联成农垦系统的商流物流网络中心,为各个农场和企业提供信息情报以及提供国内外贸易机会;二是可以利用加入农产品综合信息网使农垦产品拓展市场,因为此网络综合了国内、国际有关农产品生产经营、流通等多方面的权威信息设有“国内外经济动态”、“供求信息”、“市场行情”、“新产品新技术”等20多个栏目,每周有20万字的信息量,是个信息容量大,含金量高、反映市场行情变化快捷的专业网络。三是可以通过国际互联网发送和接收电子邮件,达以快速与国际市场联系的目的。这样,本身就发挥了国有企业集团自身的优势,充分利用了农垦已具备的硬件资源。这是其他竞争者无法与之抗衡的。

 (2)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推广农业机械化。

  农业机械化是农业先进生产力的体现,是实现农业规模经营的根本邮路。为此,要认真研究农业机械化推进农业科技革命的作用。研究人、机、地优化组合,实现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提高劳动技术和规模效益。21世纪前后,农垦经济正处于新的发展时期,可以说,农业机械化越来越全面地体现出不可替代的先导作用和示范作用,农垦系统已经形成了比较坚实的农业机械化和物质基础,培育了一支素质较高的农机化队伍,而农业产业化集团化战略的农施,要求更加完善的农业机械化服务体系,采用与推广先进的农机技术是提高产量,降低产品单位成本,增强市场竞争能力的最佳途径。

  (3)运用现代科学技术促进热区农业生产的高效、高产和高附加值。

  垦区各行业尤其是专业集团公司要普遍建立科技发展机制,创建科技先导型企业,增加科技人才和科技投入,提高创新应变能力。目前,可以运用小试管繁育果蔬卉、基因库养育优质良种家禽、水果在盛产期的保鲜、贮存、加工;控制水果大小以及年收成的有效方法等,实现生产的高效、高产、高附加值。据有关专家介绍,只要建立一个小型的香蕉试管苗生化工厂,运用细胞分裂繁殖的科学方法进行香蕉苗繁殖,一个试管苗在一年里可以150万株种苗,比自然繁殖的成本降低三分之二。据茂名局和湛江局的生产科技处介绍,曙光、五一、红江农场采用控梢等技术已解决了荔枝、芒果等水果大小年收成的问题,可以达到年年均产丰收。而广东新兴温氏集团的家禽研究所,建立鸡的“基因库”,仅用两年时间,培育出4个抗病力强、肉料比低、产蛋率高、肉质好的品种,结束了该集团长期引进商品代种鸡的历史。再据有关专家介绍,随着饲料标准化的完善,当今的养鸡技术几乎达到随心所欲的程度,可以选择肉鸡的上市时间,有45天、75天、90天、150天等多种不同养殖时间的鸡饲料可供选择。

5、热区农业产业化的模式不宜单一,宜多样化。
  由于广东农垦各垦区(局)各行业的自然环境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既有相似性,又有差异性,有的行业之间的差异十分明显等缘故,因此,广东农垦热区农业产业化的模式不宜单一,应当多样化。从经营方式来看,糖业和麻业,适宜采用“专业集团公司大龙头企业(如广前公司、东方剑麻集团)牵头+小龙头企业(各糖厂)、(农场)+基地”;水果业,适宜采用“专业集团公司大龙头企业(如省农垦农业科技信息中心)牵头+小龙头企业(5个地区局相关的骨干企业)+农户(家庭农场)”;蔬菜和花卉业,适宜采用“专业集团公司(大龙头企业)+基地”;养殖业,则适宜采用“专业集团公司(大龙头企业:如燕塘公司)牵头+小龙头企业(各垦区相关骨干企业)+基地+农户(家庭农场)”等。从管理形式来看,同行业同地区的糖业和麻业应采有半紧密型的管理形式,跨行业跨地区的果蔬卉业和养殖业则宜采用半紧密型的管理形式,对于联管的外来单位和接收当地农民专业户还可以采用松散型的管理形式,这样,既有利于公司整体企业管理得到加强,又便于各企业之间具体协调管理的切实可行,既可得到集团公司总体的综合效益,又能兼顾各方的实际利益。   6、政府部门与集团公司协调配合,是农垦企业农业产业化成功的保证。

  良好的外部环境,是农业产业化集团化得以顺利实施的保证。

  首先,地方政府对市场的培育与管理是支持农业产业化战略实施的关键环节,如果政府与集团公司联手打破地方封锁,规范交易行为,鼓励公平竞争,就可以使农业产业化向良性循环发展。

  其次,可以考虑建立一个能够协调有关产业和部门的农业产业化综合管理机构,集中地、倾斜地扶持农业产业集团化的发展。纵观世界各国政府,在实施农业产业化的进程中,无不采用政府扶持和积极引导的措施。

  再次,政府应在财政扶持上加大力度,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有关各项增加农业投入的政策,同时开辟新的投资渠道,加大引资力度,建立一种国家引导、多方配套、企业为主的投入机制,按照“谁开发、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引导各方资金支持产业化的发展。只要我们注意建立健于利益调节机制,利益分享,以工补农,以农促工。通过资金运营、调配,发挥农工贸的唇齿相依关系。建立风险补偿机制,实行农、工、贸共担风险,发挥整体经营优势,提高农场抗风险的能力。建立法律保障机制,全面推行全员劳动合同制,经营目标责任制等,就可以使农业产业化集团化进程中出现的问题与矛盾得到有效的解决。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最新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赞助商位置
推荐内容
杂七杂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