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水穿石,水滴石穿。
下面就来谈谈我的教育随笔点滴
来到这里,就开始写起了教育随笔。由原先的无法下手到后来的无奈完成检查任务一直到现在把他当成一种习惯。虽然这种习惯的养成浪费了许多时间,但依然感觉到他的价值,他帮助我们这里的每一位成员记载着在这里发生的一切回忆,并将依然记载下去…… 起初写的时候,有一种无从下手的感觉,于是便有了学习别人,慢慢地开始写自己的随笔。刚开始主要反映的是自己刚踏上课堂的困惑及自己从不适应到适应期间的心灵独白。终于有一天,我们适应了这里的一切,于是随笔不再显得那么沉重。现在随笔正在向正规发展,而且来源感觉挺广,有时是研究自己的课堂,有时记录与学生一起成长的点滴,有时是对教育的研究,有时是读书感想等。 在我的随笔里,主要记录一些对教育浅层次的研究,甚至有时候会觉得自己的这一研究是荒谬的、错误的。因为我给自己的教育研究是——中美教育的黄金结合。一个20出头,一个没有受过系统的高等的教育,没有出过国甚至没有去过几个大城市的教师,却有着一种对教育的好奇与向往。正是这种向往使她不断地在网上浏览大量的国外教育的方法与画面,从而来酝酿。于是在我的随笔中出现了许多转载的国外教育。其次出现的是一些读书感想,如果喜欢的书,可以抒发的多点,如果没感觉,仅看而已。对于一些随笔的主要来源(课堂教学及班级发生的事),我却显得苍白无力。虽然我的课堂并不怎么呆板,也并不乏激情,但仍然缺乏更多的实效性、生成性、创造性。虽然我天天都在关注学生的成长,如果他们快乐,我会欣慰;但如果他们痛苦,我更多的时候还像一个孩子不知所措,许多次我都无法达到所想象的教育结果,就因为没有过多的经验,自己不够成熟、不能科学的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于是我保持了沉默,选择了观察与阅读。 虽然到目前为止已经写了快一年的教育随笔,也知道它在质的方面没有丝毫进展,但却深切地体会到它的积累将对我以后的教学是一笔不容忽视的财富。我相信它会让我从不成熟走向成熟、从迷茫走向豁然开朗、从平凡走向卓越,所以我会坚持写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