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鉴别程序上,可采用淘汰、筛选、甄别三步法。
首先,淘汰不老实之人。在干部工作中有一个基本定律,"大多数群众不认可的一定不是老实人,但群众推荐得票较高的不一定都是老实人"。这里主要采用限制性方法,如通过查阅干部的历史档案,分析其成长轨迹,对有不良诚信记录的进行淘汰,也可通过设定最低得票数出局一批多数群众不认可的干部。事实上,对于不老实、没能力这类人,他们的推荐得票一般较低,其德才素质也比较好识别。
其次,在老实人之中,筛选出有能力之人。对能力素质的鉴别,多采用竞争性方法进行筛选。如运用综合面试、情境模拟、无领导小组讨论、公文筐等对能力素质测试效度较高的方法区分出其能级大小。
再次,在有能力的之中,甄别出不老实、比较老实、老实。这里关键是要辨别比较老实、有能力,老实、比较有能力,老实、有能力三类人。如何准确、有效地辨别这三类人是当前整个干部工作的难点和热点。古人云"君子挟才以为善,小人挟才以为恶。挟才以为善者,善无不至矣;挟才以为恶者,恶亦无不至矣。"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是干部工作的基本用人原则。干部工作的实践一再表明:才不够,可以通过学习培训和实践锻炼来提高;不老实,德不行,人品底子差,很难弥补。能力相对较弱的老实人,一般不会迷失大的方向,一步一个脚印,虽然走得慢,但是随着时间的积累,一直不停地走,最终可以达到自己的目标。然而,能力较强的不老实之人,倘若能力使用的方向错了,将对事业造成更大的危害。鉴别这三类人,可运用不同评价对象侧重分析其不同的素质维度。如对能力素质评价,侧重分析上级评价,因为上级站在全局对其能力素质定位比较准确,把握比较客观。如对老实与否的评价,侧重分析同级和下级的评价,因为他们对其德行素质、服务意识和思想作风才有真切的感受。
四、考核体系上不让老实人吃亏。构建上级评价、同级评价、社会评价、部门内部评价和自我评价"五位一体"的综合考核体系。在考核内容上,以德才素质为核心,全面了解干部的思想素质、能力水平、工作绩效、服务意识和廉洁自律情况。正确把握德才兼备的辩证关系,始终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注重考核思想作风、党性修养、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和家庭美德,真正把对党忠诚可靠、对人民有感情、为人老实的干部选拔出来。在考核方法上,坚持德才与实绩相统一,注重工作的结果与过程的有机结合,更加关注对工作投入、作风转变、效能提升、制度完善等过程情况的考核分析。综合运用目标、历史、横向、纵向、内外比较法,辨析工作的显绩和潜绩,分析在实绩形成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引导干部以正确的政绩观落实科学发展观。在考核结果上,强化结果运用的激励性和约束性,以实绩论德才,凭德才用干部。提高考核的透明度,构建德才素质展示平台。不仅展示干部的履历、品行和才能,而且展示干了哪些实事,取得什么绩效,以充分接受群众的评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