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学生法制教育的迫切性和措施之我见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是民族的希望。学生法律素养如何, 将直接影响当前和未来一个阶段我们的法制建设, 影响整个社会的协调发展。培养与提高中学生现代法律意识是培养现代化合格人才的需要。提高中学生的法律意识从根本上讲, 就是要通过提高中学生的法律素质和现代法治观念, 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适应实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需要的一代新人, 切实负担起兴国强国的重任。那当前的中学法制教育又是怎样的呢?
一、中学法制教育的现状
1、教育部门缺乏对学校法制教育重要性的认识。这一点从现行教材的设置便可看出,在现行的教材中,只有初中八年级一门法律基础课,而小学六年和其他阶段的教学几乎没有任何法律课的设置,或者仅仅流于形式,因此,中学生在这有限的课时中获得的法律知识是有限的。江泽民同志指出:依法治国“是我们党和国家在新的历史时期,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重要方针”,而未成年人是祖国的未来,承担着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重任,所以教育主管部门应重视起学校法制教育的重要性,应该认识到加强未成年人的法制教育不是可有可无,而是必不可少。
2. 中学生的法律知识水平整体不高。由于中学生的法律知识水平较低, 法律知识薄弱, 易产生错误的观点、淡薄的法制观念。例如, 请“枪手”代考替考, 考试作弊。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 不能积极主动地利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 而是以消极的态度对待法律, 甚至会放弃法律武器, 采用报复的手段来讨回“公道”, 导致了违法犯罪的可能性。甚至某些名牌大学的学生也因为法律意识淡薄而违法,如:2002 年1 月29 日和2 月23 日, 清华大学学生刘海洋先后两次把掺有火碱和硫酸的饮料, 倒在北京动物园饲养的狗熊身上和嘴里, 造成多只狗熊受伤,和云南大学学生马加爵杀害室友事件等。
3.青少年犯罪率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据江苏省某法院对近几年来对“双抢”、“两盗”案件的统计分析,未成年人参与“双抢”、“两盗”犯罪的数量增多。近几年来,未成年人参与该两类犯罪的数量呈上升趋势。2004年本省某市两级法院共审结未成年人“双抢”、“两盗”犯罪的案件25件,2005年、2006年分别是30件、32件。其中,相当一部分属于学生犯罪。这些学生,既包括在校生,也包括刚刚毕业的学生和因违法犯罪而被开除的学生。
因此, 学校重视中学生法律意识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培养和提高中学生的现代法律意识, 有利于引导、保障和促进中学生的健康成长, 更好地预防和减少中学生犯罪, 维护社会的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