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课堂教学改革经验交流材料(2)
时间:2010-09-10 15:32来源:未知 作者:红旗 点击:次
其次,我校根据课堂教学实际情况和新课程标准要求,明确把三主一目的作为一堂好课的课堂教学评价机制,即: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质疑为
其次,我校根据课堂教学实际情况和新课程标准要求,明确把“三主一目的”作为一堂好课的课堂教学评价机制,即: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质疑为主轴、以效果为目的。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也是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需要,它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因此,学生的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方式、学习表现是我校课堂教学评价的核心内容:看学生在学习时间、内容、方式等方面是否拥有较大的自主性,是否有自我评价学习的机会,是否有一定的自学能力等;教师能否根据不同学生的个性、特长,组织开展合作学习,学生参与合作学习的热情、情感体念如何,是否形成互相协作、互相帮助、取长补短、共同提高的风尚;学生是否通过探究问题获取知识、学习有关技能和科学的研究方法、领悟科学的思想和精神;探究问题的热情和兴趣如何;是否会质疑,质疑的质量如何。
()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主要是通过学生的参与程度来体现的。我校开展听课和评课时,注意观察参与课堂的学生是否是大多数,提问是否涉及到学生的各个层面;学生是否参与到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时间上是否有保证;看学生在参与教学中所解决的问题是否是深层次的问题,是否以一种积极主动的能够主动质疑的姿态参与。
()我们看教师,主要是看教师教师在教学设计时,对教材、课程标准及学情是否研究透彻,课前准备是否充分,在教学中是否体现新课程理念,体现启发式及讨论式的教学方法,体现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发展的教学过程,注重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我们要求每一位教师都要根据学科的课程体系正确理解教材所表达的意图,并结合所教学生的特点将教材内容转化为教学内容;教学内容要有具有挑战性,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教学内容体现科学性、人文性 和社会性的融合。教师必须根据课程的要求,为学生提供一的一定的学习环境,在尊重每一位学生的同时,注意适时赞赏各类学生,提供较多的时间让学生主动学习,让学生有较多的时间思考、质疑和发问。课堂教学的创新,离不开教师的创造,只要我们的每一位教师都愿意去发挥自己的才智去创造,和学生一起去合作,变 “辛苦型”教师为“研究型”教师,我们的课堂就可以长出灵动的翅膀!
不可忽视的是,我们在关注每一堂课的同时,还时刻注意到一堂课的外延,即一堂课结束结束之后,学生能否在一段时间内保持学习热情、兴趣,提高自信心;从学习中得到快乐,逐渐增强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愿望,逐步形成各种质疑的习惯和科学价值观,形成融洽的师生关系。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