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德教育宣传资料(6段)(5)
时间:2013-06-20 15:01来源:盼盼的家园 作者:明霞 点击:次
5、邻里团结 良好的邻里关系对人们的生活、工作、学习等各方面都大有益处。我国劳动人民一贯重视邻里关系,民间流传着许多名言,如邻里好,赛元宝
5、邻里团结
良好的邻里关系对人们的生活、工作、学习等各方面都大有益处。我国劳动人民一贯重视邻里关系,民间流传着许多名言,如“邻里好,赛元宝”、“远亲不如近邻”等。“孟母三迁”的故事更是妇孺皆知。然而,近年来,人们发现,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特别是信息时代的到来,我们与世界各地人民的联系越来越近,相反,与自己对门而居的邻里关系似乎越来越远了。现实生活中特别是在城市,住在同一小区、同一幢楼,相互之间不了解、不熟悉的人并不少,有的甚至对门对住了好几年,也不知邻居姓甚名谁、在哪里工作,真可谓“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
固然,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现代家庭的生活方式、休闲方式等发生了很大变化,邻里关系面临许多新情况。特别是城市里的楼房越盖越多、越盖越高,不少家庭告别平房和大杂院搬进了设施齐全的单元住宅,客观上也给改善邻里关系带来诸多不便。但是,我们仍可以根据现代社会生活的要求,建立良好、新型的邻里关系。
加强邻里团结,建立良好的邻里关系,着重要做到“四互”:
互尊就是要尊重邻居的人格,尊重邻居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切忌搬弄是非。还要尊重邻居的合法权益,如看电视、听音乐、唱卡拉OK等声音要适当,浇花、养鸟等不要给邻居带来麻烦。
互助 要破除“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的旧观念,视邻里的事情如自己的事情,视邻里的困难为自己的困难,从小事做起,积极主动地为邻居做好事,例如,收捡好邻居晾晒的掉在地上的衣服,扶老人或小孩上楼梯,协助邻居换煤气罐等。另外,还要主动搞好公共区域的卫生工作。有的家庭内部装潢像宾馆,一尘不染,楼梯过道垃圾成堆,不堪入目,曾人有戏曰:“进入家门要赤脚,出了家门要跳脚”,这与现代社会文明显然是极不相称的。
互让邻里之间长时间相处,难免会有磕磕碰碰的时候。一旦因生活琐事发生了矛盾,双方都不必斤斤计较,要讲风格、讲谦让,能解释的就解释清楚,不能解释的就让一步,互相让一让就过去了。邻里相争往往是进一步“狭路相逢”,退一步“海阔天空”。只有我们以“让”字去调剂邻里关系,就一定能使邻里和睦相处。
互谅要了解邻居的生活习惯,理解邻居的职业,谅解邻居的苦衷。对邻居要少一点抱怨,多一点宽容;少一点指责,多一点赞扬;少一点品头论足,多一点相互学习;少一点斤斤计较,多一点热忱关怀。
个人品德征文转载
(四德宣传资料之五)
党的十七大指出,“要全面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在原有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的基础上,又新增了个人品德建设。笔者认为,个人品德虽然排序在最后,却最为重要的。加强个人品德修养是建设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的基础,没有个人品德的存在,也就没有其他三个道德的存在。作为地税人,加强个人品德修养,也是树立地税社会形象的基础,没有每一个个体优良品德集合,就不会树立好地税整体良好形象。
一、个人品德修养是其他三个道德的基础。 所谓个人品德,就是平常人们所说的道德品质。它是一定社会的道德原则、规范在个人身上的体现和凝结,是在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关系的一系列行为中所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特征和倾向。个人品德的存在,构成了其它三个道德的基础。
1、只有加强个人品德修养,才会有良好的社会公德。社会公德是全体公民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必须共同遵守的准则,是社会普遍公认的最基本的行为规范。主要内容有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等。社会是由单个人组成的,个人品德的高低,决定了社会公德彰显的高度。要提高社会公德,就必须先提高社会成员的个人品德。社会公德的核心内容是尊重人、关心人、理解人,互相友爱,济贫扶困。它体现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人的个人品德正是在人与人交往的过程中体现出来。“德不孤,必有邻”,个人品德的修养的提升,在尊重别人、关心别人、理解别人的同时,也必然获得别人的尊重、关心和理解,从而推动社会公德的前行。
2、只有加强个人品德修养,才会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职业道德是指在职业范围内形成的比较稳定的道德观念、行为规范和习俗的总和。它是调节职业集体内部人们之间的关系以及职业集团与社会各方面关系的行为准则,是评价从业人员职业行为的善恶、荣辱的标准,对该行业的从业人员有特殊的约束力。主要内容有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等。职业道德是一般社会道德的特殊形式。因此,个人品德也是职业道德的基础。每一名职员都代表其所属职业的形象,其个人品德的好坏,直接影响社会对其职业道德的评价。不讲职业道德的行为多是由于这些工作人员缺少个人品德的修养造成的。他们平时轻视自己的人格,不用个人品德来约束自己,因而也就不可能受到职业道德的约束。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