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错觉语言,就是教师在课堂上为了讲授某个知识点或复习某方面的知识,故意对课文内容或语言文字进行错误的解释或判断。激发学生辨误察正的能力,从而学到正确的答案,例如:在板书时,我们有的老师故意把字词写错:“草秆”写成“草杆”“男”田和力相连接。对于这些错字,大部分同学立即知道“杆”字应改为“秆”,“男”字田和力应分开。采用错觉语言可以使学生知误辨正,提高抗干扰能力,对提高学生课堂学习兴趣具有积极的意义。这种激发兴趣符合小学生心理特点——“自我表现”。学生把发现老师的错误看做是自我表现的机会,当他几次纠正老师错误获得成功,对老师上课注意力也就更加集中,对课堂学习也就更有兴趣。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课题组的全体成员还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尝试,比如:开展阅读、作文、识字的小竞赛;讲故事比赛;查字典比赛。因为都是随机进行的,并没有给学生造成很大的心理压力,学生在轻松愉快中学到了知识,从而提高了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和培养了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因而学生的学习成绩普遍得到了提高。
通过研究学习,我在课堂中实施愉快教学研究有了一定的进展 ,但仍存在很多问题:
1、自身的理论功底不够扎实。
2、课堂教学中组织的活动还不能调动每个孩子参与的热情,致使学生思维发展参差不齐。
3、课堂上自己还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调动自己的热情。
在今后的课题研究和实施中制定了一些改进措施 :
1、继续狠抓教学研究。在这次研究的基础上长期深入地进行愉快教学的有效性研究,学习愉快教学的更多高效的策略。
2、进行多渠道的学习,注重平时积累,充分利用远程教育资源,定期进行空中课堂的学习,学习更先进有效的教学策略。
3、坚持撰写实验札记,阶段性小结等,便于随时查看自己的成果,回顾自己的成长历程,不断反思和提高自己的专业研究素质。
总之,通过这次课题研究,全体课题组成员做到了要求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有所收获,并尽量调动每一个学生的积极性,充分肯定学生的进步,以鼓励为主,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正确对待自己,树立信心,真正做到了促进每一个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达到了我们课题组本次课题研究的预期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