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主要是谈谈如何制作淡入淡出的动画的。
-----------------------------------
欢迎访问盼盼的家园(www.panpan.org)
在以前的作业中,我们让大家制作的三个动画都是带有淡入淡出效果的,但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其中有不同之处。
第一个动画是随着文字移动而逐渐显现,移动到一半时文字最明显,然后又随着移动逐渐消隐。
使用帧过渡来制作的话,就需要先确定好3个关键帧,第1帧文字应该在最右端,不透明度为 0%(或隐藏图层);
第2帧文字在中央位置,透明度为100%;第3帧文字在最左端,不透明度回到0%(或隐藏图层)。大致如下图所示。
然后分别在帧12,以及帧23之间进行过渡,各增加5帧左右即可。
帧延迟时间可自行设定。在这个动画中,文字的淡入淡出是随着移动同时进行的。
在整个移动过程中透明度始终在变化。
第二个动画中,文字在最右端淡入的时候是静止的,完全显现后才开始移动。
移动到最左端后又在静止状态下淡出。那么它的关键帧应该为4帧,大致如下左图所示。
分别在这4帧之间设定过渡即可。
虽然具体的过渡帧数可随意设定,但从设计方面考虑的话,帧12和帧34的过渡应该少一些,大约3至4帧即可。
而帧23之间的过渡应相对多一些,大约6至 7帧左右。
这是因为在同样的距离上移动时,帧数越少每帧移动的越快,帧数越多则移动得越慢。
如下右图所示就是3帧、4帧、7帧的每帧移动距离。从理论上来说,帧数越多则动画细节越丰富,也越细腻。
我们这个动画主要是展示文字内容,要让观看者看得清楚。
如果把淡入淡出的帧数设定得很多,而移动的帧数很少的话,就会形成一种局面,那就是文字非常细腻地淡入,然后飞快移动,接着又非常细腻地淡出。或许观看者仍然可以明白文字的内容,但这样的表现手法是不恰当的。
虽然某些时候这也可以成为一种非常规的表现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