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福克斯2005年7月29号就支持BD格式,微软是9月份宣布支持HD DVD,就是福克斯之后的两个月,他也意识到市场的严重性。20世纪福克斯不是DVD论坛的理事会成员,他向DVD论坛提出了自己的需求,微软是DVD论坛的理事会成员,他把这个否决了,游说其他理事会成员。这里讲一个插曲,因为BDF核心成员也是DVD论坛的理事会成员,一开始DVD论坛投HD DVD方面的选票,通过一些决议的话,BDF成员一般都投反对票,后来他们觉得自己这么做比较小家子气,最后形成一个现象,只要投HD DVD相关的选项,BDF一些成员尤其是索尼、飞利浦、松下、夏普都弃权,不参与你的事。弃权票等于是没有影响了,剩下的那些像东芝、NEC、三洋、微软都是原来HD DVD的,他们可能会比较容易通过自己想要的,因为BDF说我们不靠这个方式封杀你,我们公平地来竞争,你的决定我都弃权,也让你通过,到市场上来竞争。
微软在这场格式战的竞争中,起到不是很好的作用,他的确给HD DVD提供很大的帮助,但是对HD DVD强势的支持,里面加了不少自己的私心在里面,他可能在HD DVD和好莱坞之间假设了一道看不到的阻拦,或多或少迫使好莱坞厂商选择其他的办法。2007年有报道说20世纪福克斯想把BD+往HD DVD上移植,这是为什么好莱坞退场有这方面的原因。从技术上来讲,东芝总裁说技术上不是败因,我不完全信服。HD DVD的失败在技术上有一定的关系,技术上的失败不是容量,更多的体现在带宽上,播放一个片子都知道码率高,质量越好,在码率的问题上,好莱坞厂商还是比较喜欢BD的。除了码率的问题,还有其他的应用需要高带宽配合,如无缝整合、高清画中画等等。
HD DVD的容量不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因为HD DVD的复制成本真得比较低,在容量能超过它的BD双层50GB的成本相当高,这是当初华纳兄弟和20世纪福克斯不太满意的地方。从复制片商来讲,他们选择是HD DVD,华纳是DVD的创始人,HD DVD是DVD正宗的接班人,华纳兄弟对HD DVD非常有感情的,原本是想放弃BD,但是时代华纳的大股东是想赚钱的,不希望混乱的双格式竞争态势延续下去,这么下去,更多的用户是等待,而不是去购买,时代华纳必须做出一个抉择,必须得选择一个。看市场占有率DVD发行占有率,华纳、派拉蒙、环球,就三个占一拨,也达不到50%,华纳就想即使投靠了HD DVD,HD DVD阵营占有率不超过50%,胜算不大,返过来投靠BD的话,胜算可以说是稳定了。当时找了20世纪福克斯,还是提出了版权保护的要求。在BD片子里,发行的标题,光影碟里只有20世纪福克斯用了BD+的版权保护。正是因为当时微软的阻挠,20世纪福克斯的东西没有进入HD DVD体系里。我相信如果当时HD DVD也是支持BD+,福克斯至少是中立的态度。如果福克斯当时是中立的话,竞争的态势可能就不好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