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VCT项目资源群:161167210
潍坊市VCT项目资源群:177016930
模板下载地址为:
http://202.116.45.235/inno
--------------------------------------------------------
教育部—微软(中国)“携手助学”二期
2012年春季创新教师竞赛指南
一、竞赛项目内容与形式
1.创新教师竞赛作品是教师创新性地应用信息技术开展教学实践的案例,包括教学设计、实施、成果、评价、反思等内容。案例的教学内容可以是一个主题活动或一个教学单元。
2.教学案例应当能够体现“项目学习”的教学理念。“项目学习(Projected-based Learning)”指的是学生从真实世界中的基本问题出发,围绕复杂的、来自真实情境的主题,在教师精心设计任务、活动的基础之上,学生以小组方式进行较长时期的开放性探究,并将学习结果以作品的形式表现出来,最终达到知识建构与自身能力提高的一种学习模式。
3.竞赛作品必须使用教育部——微软(中国)“携手助学”项目提供的VCT工具模板制作(最新版本)。VCT是一个使用PowerPoint设计的教学案例模板,模板下载地址为:http://202.116.45.235/inno。
4.竞赛作品既要包括教师的教学设计方案,也要包括学生的学习作品、师生的教学反思等信息。作品的具体形式可以参考http://202.116.45.235/inno网站上的作品。
二、作品要求
1.参赛作品各项内容严格按照VCT作品模板的基本栏目要求制作,作品制作软件推荐使用PowerPoint2003版。作品内容要重点体现教师的教学设计与学生的探究、实践活动过程,强调真实性评价。作品内容与本活动规定、要求不符的作品不予参评。
2.参赛作品须附有学生作品,每个项目最多嵌入10个学生作品,学生作品可以多种形式呈现。整个参赛作品最大不能超过100M,提交的作品及相关文件都应杀毒。
3.VCT作品中各种图形、图像、文字、图表运用合理,PPT各个页面之间衔接流畅,逻辑性好。录像、Flash、声音等多媒体文件播放流畅。语言简洁、生动,文字规范,表述准确,能够展现整个探究活动过程。
4.参赛作者应当严格遵循有关知识产权的法律、法规,所提交的参赛作品必须是参赛者本人的实践成果,不得有抄袭行为。作品中引用到的图像或文字等资料应注明出处。参赛作品如引起知识产权异议和纠纷,其责任由参赛作品作者承担。
5.对于有政治原则性错误和学科概念性错误的作品,取消参评资格。杜绝弄虚作假行为,一经发现,取消该作品参评或获奖资格。
6.参赛作者不得一稿多投或用此作品去参加其他比赛。对于所有参赛作品,参赛作者应承诺一次性地、不可撤销地、排他地将其对参赛作品之著作权在法律许可的最大范围内,全部转让教育部-微软(中国)携手助学项目。活动的组织单位承诺:不以营利为目的地通过光盘、纸介质、网络资源等形式使用、制作、开发、传播参评作品。
三、作品报送
1.参赛教师应认真填写作品登记表(见附表)。作者必须在“登记表”落款处签名,并加盖学校公章后上交实验地区或项目省执行机构。
2.每件作品的主要作者,在申报时原则上限定为1名,最多不超过2名。
3.报送材料包括(1)参赛作品登记表,每件作品填写一份登记表;(2)参评作品,每个作品文件名称的组成应为“省份-姓名-项目名称”。
4.参赛作品提交省级管理机构后,由省级管理机构统一将作品、作品登记表、省级作品汇总表刻制成光盘(一式2份)并用快递方式寄至项目办公室。
四、作品评价标准
创新教师竞赛VCT作品评价标准如下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