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西湖边,有一家小吃店叫“点线面”———点心、米线、面条?
有家面店叫“光卖面”,真的只卖面,而且味道好得不得了———想吃饺子勿进。
某蛋糕店叫“偶卖糕的”———“OHMYGOD(我的上帝)”的中文音译,这句话已经成为不少年轻人的口头语了吧。
我们办公室后面的鱼馆叫做“就这个鱼馆”———强烈的自我肯定。
在重庆沙坪坝三峡广场的一个角角里有个很小的店面,它有个很大的招牌在外面,写着“这里有家店”———光看位置是基本上找不到这家店的,但店名却弥补了这个缺点。
第五招 忆苦思甜话当年
起这种名字的大多是主题餐厅,迎合人们的怀旧情节。而具体又分为两种:一种有着浓郁的历史烙印,多采用曾经的“生产队”“根据地”“大食堂”;另一种以喊口号为主,不过要留心,口号别喊过了火。
“柴火大队食堂”、“革命根据地”、“天马生产一队”———属于第一种,不过要注意饭店里的整体氛围和店名要吻合。比如“天马生产一队”里面包厢名就叫“果林组”、“农机组”等等。
“社会主义好”、“食客准备着”、“与食俱进”———属于第二种。从这三个名字就能发现,店名也要学会与时俱进呀。
第六招 花言巧语够小资
对于一家想显得有品位、够时尚的餐饮小店而言,店名的“小资化”是达到这一目的的良方。这种名字一定婉转,给人留出足够的遐想空间,偶尔还要玩一玩文字游戏。
“花时间”,咖啡店的名字———小资店名中的佼佼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