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雪茄是一件非常个人化的事,甚至比喝酒更个人,因为喝酒你还可以让朋友分享同一瓶的酒,但抽雪茄,你总不可以与人共抽一根吧?
在理论上,世界上不会有两根完全一样的雪茄,就正如没有两个相同的指模一样,因此,要恰当地表达出一根烟的口感,抽烟人的个人修养最为重要。让我们先看看什么样的男人在抽雪茄吧。
丘吉尔的Churchill型号
集军事家、政治家、文学家于一身的丘吉尔,绝对是天下第一号雪茄客,发生在他身上的雪茄故事数之不尽。 1895年,22岁的丘吉尔被派往古巴哈瓦那驻守,从此与雪茄难舍难分。在他长达90年的生命里,估计他每天最少抽上10根雪茄,终其一生大约抽了25万根雪茄,总长度为46公里,总重量达3000公斤。
二次大战期间,为了能在15000英尺的高空也能享用雪茄,他特制了一种飞行氧气面罩,这种面罩上开了一个洞,让他在乘坐军机时仍可大抽雪茄。在二战期间,古巴每年为他保存大约5000根雪茄,并派专人秘密运往英国,同时避免用战舰运输,惟恐会被德军炸毁而中断他的雪茄享受。
1941年,德军大举轰炸伦敦,炸毁了当时的Dunhill烟草店,当警报解除后,店主于凌晨2时第一时间通知丘吉尔:“首相先生,您的雪茄丝毫无损。”
他最喜爱的一个雪茄尺寸(7,48)成为今日举世知名的雪茄型号——Churchill。
大卫杜夫的Davidoff
要列举对古巴雪茄,甚至整个雪茄界影响最深远的人,季诺•大卫杜夫(Zino Davidoff)肯定是其中一个。他一手推动了古巴雪茄国际市场,甚至令古巴准许他以自己的名字建立雪茄品牌,更有人形容他本身就是一部20世纪雪茄史。
季诺•大卫杜夫出生于乌克兰首都基辅,本身为犹太人。父亲亨利•大卫杜夫是著名的烟叶调配商人。为了逃避当时东欧国家对犹太人的迫害,大卫杜夫一家迁往瑞士日内瓦,并且继续经营烟草生意,季诺•大卫杜夫在这种环境下成长,培养出对烟草的终生热情。年轻时的他曾经周游列国,最后到了古巴,在这里他学习到了另一门烟草生意——雪茄。1929年,当他回到日内瓦父亲的烟草店后,便在店内的一角设立了雪茄专柜,还开设了控制温度与湿度的雪茄储存室。他凭借与古巴的关系,进口古巴雪茄,令当时不少因战争而流亡到日内瓦的富豪趋之若鹜,同时亦为他带来丰厚的利润。
1989年,季诺•大卫杜夫与古巴国营烟草公司关系破裂,起因是他不满古巴生产的烟叶质量,而一举烧毁了13万支古巴制Davidoff雪茄,据说市值约为300万美元。翌年他将公司迁往多米尼加,与古巴合作逾半个世纪的关系从此结束。事后他形容:“今次的事件就像离婚,痛苦而悲伤。”
季诺•大卫杜夫像丘吉尔一样,也是一个高寿的人,享年88岁。临终之时,仍抱憾不能看到Davidoff再次在古巴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