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一:
八婆,香港人用来形容好管闲事女子的俗语。即是台湾人所称的“三八”或中国大陆人所称的“长舌妇”。是一个带有贬义的词语。坊间相传“八婆”这词源于开埠初期一个名叫朱燕,家中排行第八,人称“八婆”的女子。朱燕为富商何东家族的一名佣工,后被发现将何东家族的秘密售予英国商人,被当时华人所指责,于是泛称好管闲事的女子为“八婆”。另一说法是因这类女子的咀舌比“三姑六婆”更厉害,所以称为“八婆”。但真正起源则无重考究。
回答二:
八婆,几乎每部港台剧都会出现这么一个词汇,大多是形容女人的,形象也不外乎这几种:站在街头,叉腰横眉的中年妇女,莱市场上破口大骂,豪无修养的街井市民,亦或者珠宝器,披着人皮,不办人事,啰里啰嗦的贵妇人。八婆就是三八,大家都知道二八是指女人的豆蔻年华,以此类推,三八就是指那些风烛残年的女人。
八婆这称谓是港台的俚语,随着港台电影流传到内陆来,在此基础上升华,竟成了某些人的口头禅,不管年纪大小,性别,凡符合八婆特征的,统称其为八婆。开始还觉得别扭,毕竟是骂人的词,之后就习惯了,对着好朋友,也会你“八婆”啊。
究竟八婆俱备什么特征呢?庸俗,市侩,琐屑,喧哗,啰嗦,撒泼?中国的文化博大精深,每个独特的群体,都有至少一个形容词,僻如:你凶,我们可以称你为孙二娘,你俗,我们称你为下里巴人,你啰嗦,我们就称你为苍蝇,唐僧。面对着词汇的细分划,八婆已经从广泛的概念中脱离出来了。当一个女人同时俱备上述条件才有资格称其为八婆,所以现在的“八婆”越来越名不副其实,它已经完全不能当做一个贬意词来看待。
大概每个女人都在不知不觉中修练成了八婆,或者有被别人称为八婆的经历吧。其实,这年头,淑女,绅士,白领,中产都是贬意的象征,那八婆,为什么不能反璞归真。
我八婆,所以我啰嗦。记的,烟少抽点,这个月的工资发完把贷款还了,下班记的接孩子,中午别去下象棋。你听烦了么,烦了我也天天说。我是你老婆,所以我才对你八婆。
邻校的人欺负你了么?走啊,我跟你找他算账。我是女生,不怕,谁说为朋友两胁插刀,顷洒热血的只能是男人?我撸起袖子打人的模样很凶悍,我已经成了八婆,因为我把你当成朋友。
我买了一斤葱,你凭什么少给二两?虽然折合成人民币还不到三角钱,但我也要同你理论清楚,此刻我就是莱市场里津津计较,风情万种的小妇人,我八婆,因为我在维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