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体动能E =△m c2 ;这正是物体所吸收斥力子的全部排斥能。
由动量定义, 则:
动量 P = E /c = △ m c = n @ c
这表明,自由态的斥力子运动速度应该是光速。物体的动量就是物体所吸收的n个斥力子的总动量,
如果没有热的散失,那么物体增加的动量应该等于所吸收的斥力子动量的增量。
可得斥力子理论动量守恒定律的表述: | P |= |ΔV m0 |= Δm C = n @ C
动量还可以用质量和速度的乘积表示,设物体的动量为mV,每个斥力子的动量为 @ C。
由若干物体组成的体系,动量守恒定律还可写成:
| m10V10+m20V20+…mn0Vn0 |=| m10V11+m20V21+…mn0Vn1 |= N @ C
可见经典物理的动量守恒定律仍然成立,而后一个等式则表明了动量守恒定律的本质意义。极端情况时有:|Δm0V|= @ C 即物体每吸收一个斥力子将引起动量的改变。这是个最小动量作用因子,是造成量子作用测不准关系的原因。可见对于微观粒子来说,速度的变化也不是连续的,而是量子化的。
牛顿第二定律 F = m a 可写成
; 加质量×光速=加速度×惯性质量
即物体运动状态改变同物体吸收或释放斥力子的数量变化成正比,而与惯性质量成反比,其比例常数为光速C。运动发生的原因是物体内部引力和斥力对比发生了变化,使物体在原位置的引力平衡遭到破坏,而需要寻找新的平衡位置。对于一个上抛物体,它所能达到的最高高度H ,就是物体受力后新的平衡位置。同样大小的力,若使物体作水平运动,也一定会运动到与离地表等于H高度的球面相交的那一点时,才会停止。所以,静止的物体一旦运动起来,不管方向如何,它都会具有一种脱离地球引力的倾向。这表明存在一个相对地球的局域性的绝对参照系。它由引力场的空间构成,空间各点不是平等的,在同一等势面上的参照系是相等效的。
由各种运动物体释放出来的自由态斥力子,弥散在宇宙空间形成斥力子“气”,并构成了宇宙的背景热。光子同其他高速运动粒子一样,在克服引力场以及与斥力子气作用时,也会能量减少引起频率红移,减速成为普通粒子。所以,哈勃常数则可以看作是一种空间阻尼常数。